更新時間:2023-01-26 17:01:23作者:佚名
小小紅包封面為何連續幾年都是春節“搶手貨”?紅包封面是一門怎樣的生意?
全文2432字,閱讀約需5分鐘
撰文/楊一凡校對 李立軍
今年春節,你收到了多少紅包?其中有多少是用紅包封面發的?
從2020年微信首次對個人開放紅包封面服務至今,紅包封面從一張簡單的紅色背景圖變成了如今結合視頻,互動按鈕等多種玩法的春節儀式感寄托。
▲圖/淘寶
在各大社交媒體,紅包封面討論度持續保持火熱,截至1月24日,在微博熱搜榜單中“微信紅包封面”相關閱讀已經超過了19.8億次。
▲圖/新浪微博
相關話題下,有人分享自己精心設計的紅包封面,有人分享出自己做的“蹲點”搶紅包封面時間表,市場上甚至已經出現“紅包封面”相關的產業鏈,有人在電商交易平臺通過制作和銷售紅包封面賺得盆滿缽滿。
紅包封面從一張沒有太多實用價值的背景圖片,逐漸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節日儀式感。
小小紅包封面為何連續幾年都是春節“搶手貨”?紅包封面是一門怎樣的生意?
紅包封面不過是近幾年才產生的新事物,為什么能夠迅速俘獲一批一批消費者花錢呢?
回顧過去幾年紅包封面的發展歷史,也許可以窺見一些原因:
2019年春節,企業微信推出了“定制微信紅包封面”功能,最初該功能只對企業開放。
2020年,首次開放個人申請紅包封面服務。
到2021和2022年,申請人只要開通視頻號或者完成視頻號認證就可以上傳使用。
近年來隨著門檻逐步降低,使用人群越來越廣,紅包封面的花樣自然也越來越多。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紅包封面審核流程比較嚴格,即使制作完成之后也不是免費的,通常是發送方用一元一個的價格購買再發送。
從最開始定時定點搶封面,到大家自掏腰包花錢制作封面,大家對紅包封面的消費態度正在悄悄發生著變化。
━━━━━
個人封面,為個性化自掏腰包
對于個人用戶和自媒體從業者來說,紅包封面的出現更像是一種個性化延伸。
坐擁二十萬粉絲的自媒體從業者小池告訴我們:“自己定制紅包需要一些門檻取消微信紅包,公眾號或視頻號粉絲量和活躍度達到要求才有資格制作紅包封面。”
“通過了賬號資質后、繪畫、設計、上傳、審核通過后,還要花錢去發送,送少了不顯得沒有誠意,做多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我認為紅包封面可以看做是一種內容產品,雖然過程費工夫,但能在春節期間抓住機會傳播,打造自媒體的個性,拉近和用戶的關系。”
“紅包封面既出彩又被人喜歡,需要創意和設計功底,花很多工夫送給關注者或朋友,顯得更有誠意、更用心思。”
紅包封面不只是封面。
主題的擴展、形式的改變、拼創意,打破刻板印象、獵奇封面的出現,紅包封面早已不局限在“紅色”,各種顏色、主題的封面不斷推陳出新。
▲圖/淘寶
在互聯網中,紅包封面成了一種兼具節日儀式感和個性表達的產品,越來越多人愿意為了喜歡的紅包封面一擲千金。
在豆瓣紅包封面討論小組,關于紅包封面的討論從未停止,在關于“微信紅包封面有什么用?”的討論帖子中,“紅包封面像是給游戲角色充值,或是給手機買手機殼上癮一樣,讓人忍不住消費。”回答贊同數排在首位。
━━━━━
品牌封面,劃算的節日生意
對品牌方來說取消微信紅包,紅包封面蘊藏了巨大的商業價值。
某快消品牌公共管理人員小黑告訴我們:“1塊錢1個的紅包封面對個人可能有些貴,但對品牌方來說是一筆非常劃算的交易。”
“品牌花1塊錢就能獲得1次品牌的精確露出,這其實是一筆非常劃算的營銷費用,我們花一塊錢發出的紅包可能被客戶分發給十個甚至更多的人,每一次打開紅包都是有效曝光,這種成本算下來性價比非常高。”
▲圖/小紅書
今年的紅包封面玩法多樣,音頻、視頻等互動元素的加入讓品牌方有了很大的發揮空間。
我們采訪了幾位品牌紅包深度收集者,得到答案:“對一些時尚大牌來說,紅包封面更像是一種身份背書。”
“定鬧鐘、拼手速,就是為了搶一個喜歡的品牌封面。”
“為了喜歡的紅包封面苦苦等待蹲點,制定時間表去搶大牌紅包,我是品牌粉絲,就需要搶到。”
▲圖/小紅書
這些年,品牌封面紅包也在發生變化。
“和前幾年堆疊著品牌LOGO的封面不同,今年的品牌紅包更注意氛圍感營造,宣傳功能越來越淡化,對品牌露出做了隱蔽處理。”
“搶到很好看的紅包封面之后會忍不住在群里想發一下炫耀。”
━━━━━
紅包封面是一門好生意嗎?
有需求就有生意,春節期間,有人把紅包封面做成了月入萬元的紅包生意。
博主小仟去年開始在店鋪中上線紅包封面,價格從幾毛錢到10元不等。
店鋪頁面顯示售價6.98元的紅包封面銷量已經超過1000,熱銷款式銷量都在一千單以上,粗略計算,店鋪交易額超過萬元。
▲圖/受訪者提供
在各大電商平臺,有很多關于紅包封面分銷的廣告,宣稱可以通過銷售紅包封面輕松賺錢。
我們聯系到一家自稱是紅包封面代理的店鋪,店家宣稱銷售封面可以輕松盈利,但需要大量的粉絲基礎和電商銷售經驗,加入需要繳納代理費用。
▲圖/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