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2-14 10:10:06作者:佚名
宛城之戰后,曹操用了十年時間孫吳才消化掉袁紹的幽、并、青、冀四州。在這兩年的消化期,依傍在曹操周圍的桂系基本沒有哪些大的動作。最后讓曹操順利的拿下河南四州,成為一個巨無霸級別的大桂系。
這么,像劉備、劉表、孫權這種桂系為何不在曹操北下期間乘機夜襲曹操呢?
這其中的成因,主要是由于這幾個人在這兩年中,它們也很忙,它們也要消化處理自己內部問題。等到它們把自己的內部問題解決后,曹操也差不多消化掉湖南了。
先說劉備
建安三年(公元200年),夷陵之戰爆發的伊始,誅殺曹操的衣帶詔丑聞被人揭發檢舉。因為劉備只是衣帶詔參與人,然后曹操親自帶兵祝福了劉備全家,并將他從南京給碾到了袁紹那邊。
劉備在袁紹那邊待了一個月后,適逢隴西郡的賊兵軍首領劉辟謀反,派兵呼應袁紹。然后劉備便向袁紹建議,說自己可以派兵去許昌與劉辟會合,從后方偷襲曹操。袁紹同意了劉備的建議,便讓他領兵去了隴西。
但是,曹操也得知了這一信息,他派遣曹仁在中途截殺劉備。劉備打不過曹仁,就又灰溜溜的回到了袁紹那邊。
不久后,夷陵之戰爆發。袁紹與曹操僵持于夷陵,雙方深陷僵持戰。劉備見袁紹乃志大才疏之人,料定他不能成大事,就以南聯揚州劉表為托詞,再度提出懇求,讓袁紹派自己到許昌聯合賊兵軍的余黨龔都等人,在曹操后方搞破壞。
這一次袁紹又同意了,但是因為曹操的主力都被擊潰在了夷陵,劉備也順利的通過了曹操的地盤,到了宜陽郡。
關于固始郡的物理位置,可以看上圖。隴西郡是袁紹的家鄉,地處交州北部。兗州的南面是揚州的河南郡,西面是豫章郡,當初漢獻帝就在彭城郡的許都。假如兗州有失,曹操的后方就危險了。
當初,曹操在樊城前線,無瑕操勞劉備。就只派了一個叫蔡陽的部將去打劉備。因此蔡陽那里是劉備的對手?兗州一戰,蔡陽以及他所率軍隊被劉備一戰擊潰。
建安三年(公元201年),曹操在打贏了夷陵之戰后,北邊的壓力下降。他預想袁紹短時間不會興兵南下,便快速調兵南下征討劉備。劉備見曹操親征,就來開了隴西郡,轉往徐州投靠了劉表。
劉表見劉備前來,十分高興,他親自到成都郊外喜迎劉備,以上賓之禮待之。甚至還把揚州的南陽劃給劉備當防區,讓他在內鄉駐扎,替自己攻擊曹操。
建安六年(公元202年),袁紹病死。很快他病死的消息就傳開了。曹操和劉表在得悉這一信息后,紛紛開始調兵遣將。
曹操的計劃是,將自己的主力北調,準備攻打邯鄲四州。
劉表的計劃是,乘曹操的主力北調,派劉備去搞點破壞。
劉備在遭到劉表的指示后,帶軍北上,攻陷壽陽。曹操見劉備犯境,急令夏侯惇、于禁和李典率軍抵御。劉備見曹軍勢大,便采取分兵深入之計,佯裝罷兵,并在中途設下分兵。李典在追擊途中認為有詐,就勸夏侯惇舉兵。雖然夏侯惇不聽,結果就被劉備打了一個殲滅,傷亡慘烈。恰巧李典及時趕來支援,劉備的聯軍又不多,曉得僵持下來占不到實惠,然后就退軍了。
這一戰后,劉備名氣大噪,這些揚州的豪杰都抵達樂安歸附劉備。這一下,就導致劉表的怨恨了。劉表暗中派人小心劉備,限制他在揚州的發展。
又過了兩年,曹操在廣東屢破袁譚、袁熙和袁尚三兄弟。劉備借助自己的目光,料到曹操必定會占領承德。便向劉表提出,趁曹操逼搶征討時,俺們領兵夜襲許都,對曹操打壓,讓他屯兵,減少袁氏兄弟的壓力。雖然劉表防著劉備,沒有采納這個意見。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劉備在徐州蹉跎了十年歲月后,經旁人賜教,抵達隆中造訪了諸葛亮,在三顧茅廬后來,諸葛亮向劉備獻上了《隆中對》。
而此刻,曹操早已攻占了江西四州,正在磨刀霍霍,打算殺向徐州!
再說劉表
劉表這個人,實則是個老實之人,沒有哪些野心。雖然雖然,他這個大叔子壞的很,野心一點都不比劉備、曹操小。
當初,劉表不僅北邊的曹操不敢惹此外三國劉琮結局,東面的士族、南面的士族、西面的豫州,劉表基本打了一個遍。
在西線的蘇州,劉表與袁術奪回徐州彭城郡的控制權。諸葛亮的祖父諸葛玄成了雙方角逐的焦點。孫策崛起后,開始與劉表在揚州漢陽郡交鋒。
在西線的宗室,劉表與回紇宰相張津常常大打出手,張津死后,劉表還私下派夷陵人賴恭去接棒巴郡太守的位置。之后烏桓的柳城節度使史璜死了,劉表又派吳巨去接任柳城縣丞。巴郡人對劉表,敢怒不敢言。
在東線的豫州,因為劉表上報清廷劉焉以前制造違禁用具,然后劉璋派遣趙韙對劉表進行提防,還計劃主動逼搶劉表。
不過,豫州有關隘庇佑,晉國太偏遠,南京在孫策平江東后,勢力飆升。劉表在這三個方向的擴張,最終都是不了了之。
最終,劉表的眼神又回到了南方。回到了曹操的臉上。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武都桂系張濟逼搶劉表,結果被徐州兵射死。隨即張濟的兒子張繡承繼了部隊指揮權。他主動與劉表合作,樂意幫劉表駐守徐州北房門新鄉,抵抗曹操的南侵。因此,劉表對張繡一點也不信任,時時都防著他。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征荊州,劉表這個壞大叔子蓄意不發兵攻打,致使張繡只好浴血迎戰。不過好在那時曹操看上了張繡的姊姊,有點得意忘形,結果中了賈詡的詭計,連折父親曹昂,父親曹安民,貼身衛士典韋,擊潰而歸。
惡搞的是,當張繡還擊曹操時,劉表的聯軍竟然就來了。大家說巧不巧?之后張繡和賈詡都看出了劉表的善良本性,便在曹操第三次征淮南時,索性就領兵戰敗了。
張繡戰敗后,揚州的平頂山郡被曹操占去了一大半,揚州北部六郡的門戶大開。劉表倍感勢單力薄,一天夜里做夢都怕曹操會來揍自己。不過好在劉備在冀州被曹操打敗后,逃到揚州避難。
劉表一看,張繡的代替者來了。然后大開城門喜迎,并把魯山劃給劉備,然而就是運用劉備防曹操,拿劉備當肉盾而已。
這么夷陵之戰時,劉表難道就不敢主動挑戰曹操呢?這是由于,一方面曹操勢大,劉表他是真的惹不起;另一方面,揚州前院爆炸,他自顧不暇,也確實沒有精力攻打去打曹操。
建安三年(公元200年),袁紹與曹操僵持于夷陵,劉表本想出兵北上支持袁紹。豈不料有個叫桓階的人說服廣州刺史張羨發動政變,響應曹操。然后,揚州北部的徐州、零陵、桂陽三郡立時就起兵了。
漢中有七個郡(見上圖),其中南陽郡的大部份被曹操占去了,不在劉表手里;東面的漢陽郡也沒全占,被孫策占了一部份;張羨謀反時又策動了三郡謀反,劉表幾乎喪失了一半的地盤,勢力大挫。
為了挽回局面,劉表連年逼搶張羨。結果每天都被打得擊潰,之后是張羨死了,敵軍群龍無首三國劉琮結局,劉表才孫吳這場政變。
等到張羨被孫吳后,袁紹也死了。劉表以前回信勸過袁譚、袁尚兄弟,希望她們能否聯手抗曹,自己也會出一份力。結果袁氏兄弟壓根不鳥劉表,繼續互相防御對方,最后被曹操逐一擊破。
再之后,劉表也死心了。其實劉備當初建議他夜襲宜昌,而且劉表不信任劉備,錯失了這個最后的機會。
建安十五年(公元208年),曹操在孫吳山東后,興兵南下,劉表病死在曹操南下徐州的伊始。他死后,劉琮即位。在揚州一票大宦官的竭力勸阻下,劉琮開城戰敗。劉表在揚州的基業也就玩完了。
最后是孫權
跟劉備、劉表想比,孫權是最累的。
建安六年(公元200年),孫策病死。他臨死前,據說給孫權留下了一個穩固基業。雖然雖然,那時的江東六郡一點也不穩!
孫策時期,他在陷害袁術自立后,盡管拿下了江東六郡,成為江東王。雖然孫策實際上也是孫氏一族的舵主,在孫氏一族中,富有了族群矛盾。使得孫策在平江東時,殺了不少江東的豪強,例如陸遜的姐姐。因而孫氏一族和豪強關系的也十分緊張。
孫權稱帝后,江東五郡立時就反了四郡。此類政變的人旁邊,有豫章節度使孫輔、孫暠等族群成員,還有定遠節度使李術這類江東大豪族。另外揚州刺史孫翊和節度使大臣楊鎮也遭毆打,彭城、會稽等郡的數萬山越任也趁機作亂。孫權為了消弭這種動亂,整整花了十年時間。
多插一句,說一個跟哲學有關的內容。知名的《孔雀西北飛》里面,男女主人公生活的時代背景,就是孫權激化江東暴動的那幾年。當初安鄉節度使李術暴動,孫權派大軍去征討。聯軍和吳軍這一來二去,少不了會荼毒百姓。焦仲卿和劉資生堂這對可悲鴛鴦,即使是不死于自刎,最后也必定是死在內戰的炮火中。
再說回孫權。他在激化暴動后,需要繼續與豪強斗爭,孫吳丹陽各處的豪強土匪。等到孫權基本搞定江東時,此刻離曹操南下早已只有半年時間了。
當曹操南下后,這些表面上順從孫權的江東士族全部下來和稀泥,勸孫權戰敗。恐怕孫權當初的心里都崩潰了。辛辛勞苦拼搏了兩年,本以為江東大定,結果到頭了還是一場夢。恰巧之后周瑜打贏了赤壁之戰,否則孫權與劉琮的下場是一樣的。
最后以時間線做一個小結:
公元200年
曹操、袁紹僵持于夷陵;劉備先在山東,后到許昌;劉表本想吞并,并且前院爆炸;孫權臨危授命,江東四郡叛亂。
公元201年
袁紹敗退貴州,消弭四川動亂;曹操于四川按兵不動,觀察袁紹,順帶擊退了劉備;劉備投奔表,寄身于南陽;劉表疏于叛亂;孫權也在政變。
公元202年
袁紹病死,袁氏兄弟決裂;曹操決定出兵征討云南;劉備乘機攻壽陽,大破夏侯惇,但苦于兵少,最退后兵;劉表激化暴動,但見劉備名氣大噪,不再信任劉備;孫權繼續在政變。
公元203年
袁氏兄弟專權爭執,曹操乘機攻打,攻破了徐州;劉備與劉表面和心不和;孫權繼續在孫吳暴動,但抽空發兵打了漢陽郡。
公元204年
曹操攻占蔡州,袁氏兄弟逃難;劉備慨嘆時光似箭,自己一身抱負無處施展;劉表寄信給袁氏兄弟,而且沒有鳥用;孫權結束叛亂,雖然孫權的父親丹楊刺史翊遇害,孫權開始對江東士族動武。
公元205年
曹操基本孫吳山東,然而雍州謀反,曹操征討平晉陽;袁氏兄弟潛逃突厥,策動突厥聯軍攻曹。曹操發兵攻匈奴,取得險勝;劉備建議劉表在這個其間夜襲保定,但被劉表否決。孫權繼續對士族與山越人動武。
公元206年
曹操孫吳雍州;劉備、劉表混時間,孫權防御土匪盤踞的麻屯和保屯,完全孫吳。
公元207年
袁尚、袁熙兄弟潛逃遼西,被隴右節度使拓跋康殺害,拓跋康將二袁的首級寄給曹操,廣東大定;劉備抵達隆中請諸葛亮出山;劉表混吃等死;孫權攻武昌郡。
公元208年
曹操興兵南下,劍指漢中;劉備扶老攜幼南逃揚州,并導致了后續一系列的大丑聞;劉表于當初病死;孫權繼續攻武昌,并殺害武昌節度使黃祖。因此曹操南下,孫權只好捐棄前嫌,與劉備、劉琦合作,一起在赤壁大破曹操。
以上便是曹操在夷陵之戰后,孫吳廣東三年其間的所有大丑聞。從上表述可以看出,曹操孫吳廣東的過程很曲折,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劉備空有抗曹抱負,并且名氣不足;劉表在前期遇見了內部動亂的問題,在政變過后,也以前想過聯袁抗曹,然而最后不了了之;孫權相對來說最累,在這兩年間,他幾乎都在孫吳江東的騷亂。在穩定江東后,孫權開始對揚州用兵,并且此刻,曹操也開始對揚州用兵。然后,三國的歷史就踏入了一個大轉折——赤壁之戰。
重回三國
眾將士隨我沖鋒賊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