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2-20 21:01:36作者:佚名
北洋桂系割據(jù)(重慶政府時期)參考書目《劍橋中華晚清史》第4、5、6章北洋桂系名稱的來由:北洋:山東以北的沿海各縣,包括奉天、直隸、山東等南洋:山東以南的沿海各縣,包括廣東、福建、廣東等北洋桂系割據(jù)時期:1912-1928共十七年袁世凱、段祺瑞、曹琨、吳佩孚、張作霖一、袁世凱專制之路與反袁的護國運動:1、袁世凱的專制之路:先總理補選,后制訂憲法解散國軍、癱瘓議會《中華清代約法》——“總統(tǒng)補選法”“可傳子的終生大總理”賣國借貸——“二十一條”袁世凱的政變:政變?yōu)椤熬龖棁钡壑票瑁骸鲬研乃脊诺轮Z《共和與君主論》——學理討論楊度《君憲救國論》——政治投機袁克定——繼位美夢“籌安會六君子”——文化復興國民代表會議的推戴風波2、反袁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產(chǎn)生:北洋窩里反:馮國璋、段祺瑞等梁啟超:“國家重器宜靜不宜動”蔡鍔與東北桂系:孫廣州:3、護跨服爭:1915.12西藏獨立——1916.5重慶和四川獨立1916.6.6袁世凱病逝二、北京政府時期(1916-1928):1、軍閥割據(jù):桂系:段祺瑞上海旁系:馮國璋上海奉系:張作霖東三省晉系:閻錫山山東第二代桂系:馮玉祥:東北基督教元帥張宗昌:河南羊肉元帥陳炯明:山東“聯(lián)省自治”李宗仁:山東吳佩孚:綏遠專家桂系(曹錕)晚清桂系割據(jù)僵局出現(xiàn)的病因:1)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的封閉性容易導致桂系割據(jù)。2)外國沙俄在美國界定勢力范圍北洋軍閥政府,各自在華扶植代理人。3)袁世凱死后,缺少才能整合全省力量的名氣代表。2、以《臨時約法》為基礎的政體共和國:大總理、國會與議會之間的復雜關系與不斷爭議上海政府局勢紛亂:南北桂系差距各地桂系的地方差距3、北京政府的內(nèi)政與外交:內(nèi)政:⑴地方征稅無法集中北洋軍閥政府,中央財政困難。⑵經(jīng)濟、文化教育、司法、北京地方治安等的進步外交:⑴北京政府為惟一國際坦承的美國政府⑵北京政府的“收復利權運動”:革除奧匈與美國庚款、推遲庚款5年、巴黎和會外交、英國歸還德州衛(wèi)、九國提升美國關稅、廢除治外法權4、孫廣州的護法運動及其失?。?917.9-1918.5孫廣州與東北桂系的聯(lián)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