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1-11 15:03:22作者:佚名
青海經貿進修大學假借四川財經學院名義行騙招生的風波被報導后南京財經大學自考騙局,湖南師大承諾返還中學生雜費。
像傳銷那樣去招生
9月中,重慶曝出一起有一千多名中學生上當的招生行騙。記者在調查過程中,找到了一名熟悉招生騙子的“深喉”,他向我們揭露了近幾年廣州各培訓中學假托學院之名,招生盜竊的重重內幕:招生就是從頭到尾誤導人,就看你有沒有能耐誤導,把錢搞到兜里就行了。至于中學如何去教,以后就業的問題等,招生人員不參與,也不管。
南都周刊記者_李繼鋒廣州報導
原先是一個騙子
一周之內,遠處廣東硯山縣蚌峨鄉的劉桐(化名)連續收到兩份學院投檔通知書。一份是四川財經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大學的會計專業,另一份是湖南林業職業技術大學的林業管理。
一個人收到兩份通知書,山鄉山村瞬間沸騰了。迎來送往慶賀的鄉鄰,劉先明難掩一臉的自豪。父親劉桐在鄉上讀一所職業中學,盡管成績通常,而且每年要出上億元的學學費和生活費,但自己多年的堅持,總算換來明天的成績。
想和朋友分享喜悅的劉桐,不斷地給朋友打電話,但激動瞬間減了大半:鄉里的其他村莊里的朋友大部份都收到了學院投檔通知書,有個平時成績比自己差的朋友還收到了四份。
母親堅持讓劉桐讀河南財經學院的會計專業,鄰居們剖析:一是四川財經學院牌子過硬,二是會計專業畢了業好找工作。劉桐拗不過母親,盡管不喜歡會計專業,但還是選擇了財經學院。
8月31日一早,母親騎著摩托車帶著劉桐順著陡峭的大路趕往市區,等待傍晚才出發的班車。陪著父親在市區吃了早飯,劉先明才把大兒子打工攢下的五千元錢交給了妻子。
隔日,負責招生的“財大王班主任”開車親自接劉桐到中學。在交了五六千元的雜費、書本費、住宿費后,劉桐得到一張蓋有“高等教育交費專用章”卻沒有明晰收費主體的收據。身分證、學生證、團員證等護照則被以注冊為名收走,此后中學生們便被拉去一所警校軍訓。
軍訓結束后,劉桐和朋友們被老師率領著去認寢室,老師指著一棟房子說:那是大家的寢室,原先住的是研究生,現今研究生撤走了,為了讓新朋友住得舒服些,中學要對公寓部份宿舍進行家裝,僅需10天家裝完,中學生就可以搬回到公寓里住了。現今須要要暫時在外邊找地方住。之后,學生們被分別安頓在師大附近城中村的10余家小酒店和招待所中。
開始有中學生懷疑她們所上的不是四川財經學院,而是掛羊頭賣貓肉的山雞中學。有憤怒的中學生打電話報案,并在師大附近集聚上去要求見校領導,要求校方解釋清楚。直至這時,劉桐才發覺投檔他的中學稱作“云南經貿進修大學”。
原先這是一個悉心設計的招生騙子。
按照廣州市五華區教育局提供的資料,四川經貿進修大學是一所進行中等職業教育、自考助學的公辦社會培訓類機構,并不具備頒授學歷證書的資格。但在對外宣傳資料中,該校常故意省略校名中的“進修”二字,刻意模糊辦學性質。早在2008年,該校因無法通過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管理評估而被勒令暫停招收新生,至今未完成整改。
去年5月,經貿進修大學與交大高等職業技術大學簽訂了教學合作合同。中考結束后,經貿大學即以師大高職大學的名義向低分考生發裝入學通知書,招收“本科”學生。它們的投檔通知書有兩個樣本,中學生收到的是:封面印有“云南財經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大學入學通知書”字樣,封皮是財大圖書館的相片,內頁有四川財經學院標志,落款為“云南財經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大學”,并加蓋私章。向交大高職大學報批的則是:封面印“云南經貿大學”,落款也是湖南經貿大學,并加蓋私章。
經事后調查,經貿大學院領取去的“錄取通知書”約有2萬多份。劉桐收到的投檔通知書即來于此。
得悉被騙后,上千名憤怒的朋友集聚在交大周圍討說法。湖南師大院長汪戎稱,“財大沒有獲得任何經濟利益,沒有任何法律責任,而是被惡意盜名的被害者”。但考慮到“受騙中學生是無辜的,且深陷窘境須要幫助,在無助的狀態下集聚在中學附近,可能引起社會問題,造成輿論的誤會,師大從承當社會責任的角度考慮,樂意安置這批中學生。”
他向被騙的中學生承諾:尊重你們的選擇,盡最大努力幫助你們——如果樂意出席專升本或成人中考,財大將舉行助考班,第一年的費用全免;省招錄辦正在全國范圍內補報本科生,交大可以提供幫助,已被其他中學投檔的,交大可代為聯系;假如選擇退錢,交大也將代為退錢。
截止9月15日,1271名被騙中學生絕大部份已得到妥善安置,其中,1200名中學生已退錢離校。
“深喉”現身
盜竊露餡后,四川經貿進修大學教授趙永剛曾立下借據,稱會將中學生收取的費用轉給廣東師大,由交大代為向中學生退錢。但在向交大匯款140億元以后,趙永剛卻人間蒸發了。
民警調查計算,這個經貿大學共收到雜費收入約為650億元,去除近300億元的招生回扣、租金、聘用人員薪資及轉移給交大的140億元,趙永剛等人起碼還留有200億元。
記者據悉趙永剛的兩個電話號碼南京財經大學自考騙局,而且,這兩個電話一個撥不通,另一個則處于來電提醒狀態。此前謊稱師大班主任之名的“招生老師”,也大都死機或換號,不知所終。
青海經貿進修大學招生騙子只不過是廣州近幾年招生頑疾的冰山一角,甚至在全省各地,類似的招生盜竊也普遍存在。記者調查發覺,在院校周邊,常常有不少和經貿大學一樣的公辦培訓類中學租房辦公,她們在中學名稱和地理位置上打擦邊球,誤導中學生入學。
這種中學以高額回扣為動力,構建了一支龐大的招生隊伍,走鄉串寨引“生”入甕。
記者找到了一名熟悉招生騙子的“深喉”——M先生,一個不樂意透漏姓名的人,曾是廣東財貿進修大學的“班主任”,雖然就是招生人員。2004年,中學結業的M碰巧進軍廣州的招生江湖,發覺這是一個雄鹿的礦藏。“我做得不算最好,但幾個月就可以賺幾十萬,很快就在成都買了房屋”。但是,據他所說,財富的高漲,卻讓他心中越發不安。本來可以改變山里女兒命運的學院招生,畸變為各個利益集團瘋狂牟利的道具。
2010年假期,他領到了一個培訓機構近4000份的“錄取通知書”,只領取了數十份,就決定收手。“他們這樣招生是在滑向犯罪的泥沼,”M說,“我決定說出招生的內幕,希望中學生們不再被騙,也求我心靈所安。”
一千多人的招生隊伍
南都周刊:你自己最初是如何接觸到招生這一塊的?
M先生:中學結業那年(大概2003年),我有個朋友在(廣東)交大,周末沒事情干,他找份工作,就是擺張椅子在大道上招生。每晚給幾十塊錢的月薪,招到一個中學生給200到400元的提成。之后我中學結業后,也來找哪個朋友,他把我介紹到一個中學去做,我做得還好,那時侯中學生好多,根本不用去招,她們自己會來廣州,那時侯很亂,貴大、師大等等都擺了椅子等在大道上,但這個中學的辦學性質呀,中學生來讀得好不好呀,我們都不清楚。
南都周刊:你開始做的那一年賺了多少錢?
M先生:那年賺了5000塊錢,在路邊的檔口上,十多二三天吧,那時侯認為好玩又自由,擺張椅子,想做就做,不做可以去逛去玩。
南都周刊:最紅火的時侯一年可以賺多少錢?
M先生:確實很迷人,像我這些中學結業沒考上哪些學院,基本上就是混,但我在重慶這幾年,我讀書的錢、買房子的錢完全就是靠做這個事情。雖然我還是做得差的了,有些人一年五六十萬、上百萬。還不是一年,是幾個月(通常3個月左右),一個中學生賺2000元,10個就是2萬,100個就是20萬。今年我一個同學的團隊做了八九百個,那就是幾百萬了。
南都周刊:大家這個圈子負責招生的大約有多少人?每位團隊如何分級如何合作?
M先生:沒有詳盡統計過,但常年混在這個圈子的人數有近百人。像傳銷一樣,每位人都有團隊,一層層的,做到中層,幾個月就可以賺幾十萬。通常就是三層四層這樣子,薪水是一層層發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