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11-21 09:02:10作者:佚名
“‘本土化’是三年制高職教育的重要特點。”在上海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中學(湖南聯合職業技術大學上海建設交通分院)主任郝云亮看來,七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的兩大重要任務是為本地中學生服務,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因此,該校從專業設置、校企共同體等方面對接區域發展,旨在于辦家旁邊的好學校。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新的職業崗位和職業崗位群不斷出現,對人才的需求也急劇呈現出新的特性。郝云亮介紹,為了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靈活性,中學專門構建專業設置和招生計劃調整動態管理機制。因此,中學六大專業群均組建以區域行業企業專家為主體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通過采集行業、企業用工需求,對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做出預測,作為專業調整和招生計劃調整的核心指標,配合招生就業部門每年采集的就業率、對口就業率和招生計劃完成率,進行綜合剖析與研判,確定專業設置和專業計劃數調整的方案。
以車輛產業為例,新能源車輛、智能車輛也已成為車輛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十四五”期間上海也將構建全省典范性的5G+車聯網先導區。上海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中學車輛工程系院長徐興振介紹,中學近些年設置了新能源車輛檢查與修理技術、汽車智能技術等新專業,而傳統燃油車車輛檢查與修理專業招生計劃數由占比60%,增長到20%;新能源車輛、汽車智能技術等新興專業計劃數占比逐漸降低到60%。
上海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中學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成為產業變革升級的風向標。隨著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從三步走到兩步走的歷史邏輯,建筑產業現代化建設迫在眉睫。上海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中學建筑工程系院長黃建國表示:“傳統的建筑施工技術已成為建筑產業現代化建設的制約,裝配式建筑、智能建筑的盛行勢在必行,怎么掌握好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方向和與現代化產業相應的核心技能成為我們專業群建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黃建國介紹,建筑工程系借助兩年制高職學制長的優勢進行跨界育人,2018年將建筑工程技術、市政工程技術、建筑智能化工程技術進行專業能力融合,與當地建設類企業共同創建“魯班大學”,按照南京地方經濟特征和行業特色,保持傳統建筑施工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規模的同時,重點培養新文科背景下“綠色化、裝配化、智能化、信息化”四化合一的專業技能型人才。
據介紹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為了提高服務地方中小企業的針對性,破解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出現的供需矛盾,中學各專業對接中國建設教育商會、中國水利教育商會等14個行業商會,充分借助各商會的行業企業資源,與產業鏈下的諸多中小企業聯動,產生產學研共同發展的生態圈。
據悉,為了提升中學生工作崗位的適應性水平,上海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中學以建筑專業群為試點,建立了基于本土企業需求的結業生職業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擬定了結業生綜合能力評價五年行動計劃及結業生綜合能力評價施行方案,通過企業對結業生后續發展能力的評價,來衡量中學的辦學質量,調整中學的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
郝云亮表示,“十四五”期間,上海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中學將捉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機遇,對標區域產業結構和變革升級需求,發揮優勢專業的品牌價值與資源凝聚力,提高專業群的幅射和推動作用,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養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
《中國教育報》2021年06月01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