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3-02 08:10:05作者:佚名
今天微博上出現了關于高考作文的熱搜#高考作文考查學生的能力#。
網友們爭論高考作文到底應該寫出考生的知識和積累,還是應該順應時代,簡潔、準確、通俗易懂。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 8月2日,浙江教學月刊微信公眾號《教學月刊》發表文章稱,浙江試卷中有一篇滿分作文。 這篇作文一年級學生只給了39分,但后兩位老師都給出了55分的高分,最后的作文評審組給了滿分。
下圖是這篇命運坎坷的高考作文:
在上述文章中,浙江省高考作文評分組組長陳建新教授對滿分作文的評價是:
“其中的每句話都圍繞著個人的人生理想與家庭、社會的期望之間的差距和錯位展開。文章自始至終邏輯嚴密,推理到位,沒有多余的廢話,所有引文都不是為了美觀還是為了美觀,請填寫字數?!?/p>
不過,也有評論人士指出,這樣的寫作需要考生閱讀大量書籍,而且寫作的學術性很強,普通高中生根本無法完成。 “當然,我不希望學生模仿默默無聞的樣子?!?/p>
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的資深媒體人朱學東在微博評論道,“什么是高考作文考試?我覺得無非就是主題,圍繞主題的邏輯推演,選詞、造句的能力等等。這篇滿分作文,在這三個方面都是合格的,無論是主題、邏輯、文字表達?!?/p>
朱學東說,“這并不意味著每個人都應該這樣學習,但如果發生了,那是很少見的,應該鼓勵。從這個意義上說,我不反對打滿分。”
8月3日,作家馬伯庸在微博評論稱,上述文章很難簡單評價為“滿分作文”或“爛作文”。 他說,文章中大量使用了生僻詞匯、生僻典故,以及祛魅與魅惑、實踐領域的劃分、理想期待的范式等學術用語。 “令人驚訝的是滿分高考第一人,這些生僻的詞語、典故和表達方式都用在了正確的地方?!?/p>
但馬伯庸認為,問題是沒有必要。 作文要表達的意思可以用更通俗易懂的單詞和句子來組織,而不丟失任何信息。 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慈不配位。 他認為,真正的問題出在閱卷老師身上。 作者閱讀量大,知識淵博,表達能力強。 他的戰術選擇沒有任何問題,他的未來一定會很光明。 但從策略上來說,不要認為這樣寫是一個好的出路。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楊慶祥表示,閱卷老師經過審核和重新評價,給出了滿分。 “這一舉動值得認可。 這并不是說鼓勵每個人都寫這樣的文章,而是鼓勵每個人根據自己的興趣來寫。 用你自己的個性來寫個性化的作文,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作文。”
附:2020年浙江卷論述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和對未來的美好期待。
我們的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期望,社會可能會給我們分配不同的角色。
在瞬息萬變的現實生活中滿分高考第一人,個人、家庭、社會之間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差距或錯位。
對此您有哪些經驗和想法? 寫一篇文章并分享你的看法。
【注】①選擇角度,確定思路,自己擬標題。 ② 風格要明確,不能寫成詩。 ③不少于800字。 ④ 不得抄襲或重復。
我們都寫過作文,
你能看懂上面的高考作文嗎?
如果你看到上面這篇“大神級”滿分作文,
我想學習模仿
或者你想知道作者的寫作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