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3-13 08:05:46作者:佚名
濰坊職業學院是2001年7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學院。 其前身是1956年創辦的全國重點中專昌濰農業學校和1978年創建的全國工會系統示范職工院校濰坊工人大學。
學院教學設施齊全
學院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風箏之都——山東省濰坊市。 分為主校區、東校區、西校區和實訓基地。 是省級園林式單位,占地1400余畝,建筑面積20余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80萬余冊; 擁有7個實驗實訓中心、50個專業實驗室、14個教學輔助實驗室、30余間多媒體教室; 設有網絡中心、電教中心、外語教學中心。 廣播電臺等教學設施和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4200萬元以上。
學院開設專業
學院現有農業工程、園林工程、機電工程、汽車工程、信息工程、化學工程、應用外語、工商管理等8個系,開設院系涵蓋農林牧漁業、生物化學以及制藥、土木工程、制造和電子信息。 設有紡織食品、金融、文化教育、藝術設計與傳媒、交通運輸、材料能源等11個門類38個高職專業,全日制在校生1.1萬人。 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7%以上,并已簽訂合同。 就業率在全省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
學院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總數505人,其中副高級以上職稱118人,碩士以上93人。 “雙師型”教師占現有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教師的71%。 1名教師被評為山東省高校十佳優秀教師,2名教師被評為山東省教學名師,50余人榮獲國家、省、市優秀教師榮譽稱號,頂尖專業技術人才等
學院是省級花園式單位,校園環境優雅,基礎設施齊全,辦學條件優良。 是讀書學習的理想場所。
學院人才培養模式
學院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以培養“有德、尚學、強本領、善本領”的應用型高技能人才為根本使命濰坊職業培訓學校,大力實施“4321”項目,推行“搭建平臺、分層講授、分流培養”的教學模式,構建了“以工作為重點、農業為特色、經濟管理類”與地方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的人才培養格局。首批人才順利通過省教育廳組織的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和教育部抽查;“四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教學、科研、生產、技術服務等學科獲省級教學成果獎;3個專業被確定為山東省普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2個專業被評為山東省高職教育示范專業; 10門課程被省教育廳評為省級精品課程,2門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實現衛市高校國家精品課程零的突破); 主編教材4部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 生物園藝實訓基地被確定為中央職業教育實訓基地,農林綜合實訓基地被確定為山東省職業教育十大綜合實訓基地之一,數控技術實訓基地被列為職業教育省職業教育綜合實訓基地。教育培訓基地得到山東省財政支持。
學院科研成果
學院在經濟建設主戰場積極開展科學研究、技術攻關和科技推廣工作。 承擔并完成國家科技部、教育部、農業部等國家、省、市科技廳(局)及以上科研項目60余項。 有科技部、省科技廳、教育廳等單位科研項目30項,10余項成果榮獲省、市科技進步獎。 科研項目2項被科技部列為國家級星火項目,2項教學科研項目被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列為國家級星火項目。 被列為“十一五”教育科研規劃課題,2項科技產品獲得國家專利。 參與主編教材、圖書(系)180余部,主編出版學術期刊《濰坊高職教育》,在各類刊物上發表論文520篇,獲獎論文100余篇。
學院對外交流
學院重視國內外交流與合作,與韓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的部分院校建立了友好關系,開展學術交流,互派學者訪問; 受西部某教育咨詢單位聘請,積極開展對口支援工作; 與韓國光州女子大學、韓國天安延安大學開展合作辦學,成為中韓友好實驗學校。 分批組織學生赴韓國天安延安大學學習和深造,不斷推進學院國際化進程。
學院在辦好高等職業教育的同時,還充分利用人才、技術、設備、信息等優質教育資源,積極發展成人教育和職業技術培訓,培養培訓各類人才10000余人。多渠道引進社會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 ,服務地方經濟建設,贏得社會廣泛贊譽。
學院學術成就
50多年來的辦學濰坊職業培訓學校,學院形成了良好的校風,積累了深厚的校園文化,培養了3萬多名大、中專畢業生。 現已成為一所基礎設施完善、辦學經驗豐富、辦學水平較高的學校。 是一所在全國職業教育領域享有盛譽的高等職業學校。
學院先后榮獲全國科教興農先進學校、山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稱號,并被確定為山東省國家農業職業技術教育培訓示范基地省高等學校技能人才培養基地、濰坊市干部教育培訓基地、濰坊市領導干部考核評價基地、濰坊市陽光工程培訓基地、濰坊市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培訓基地。
學院校園文明建設也取得長足進步,榮獲“山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省級園林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