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3-19 07:06:24作者:佚名
近年來,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興奮首先來自政策推動。 今年2月,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大力培育農產品現代流通方式和業態,發展農產品網上交易。 近日,國家工商總局再次發布意見,進一步提出積極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和農產品批發市場建立網上農產品交易市場。 這些無疑為日益火爆的農產品電商增添了一塊“干柴”。 未來它也將成為中國最受歡迎、最受歡迎的行業,因為中國一直是農業大國。
2、直銷員
直銷風險低、投資少,是個人創業的良好機會,也是擴大就業、擴大內需的必然選擇。 直銷雖然是一個新興行業,但潛力巨大。 金融危機期間,只有直銷行業的逆勢崛起才能證明這一點。
3、手機行業
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我國網民規模已達5.8億,手機網民規模達4.6億。 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銷量位居全球第一。 眾多第一的背后,是人們生活方式的顛覆性變化,以及移動互聯網市場的巨大商機和誘惑。 “移動互聯網已經到來,而且正在以壓倒性的優勢到來。” 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在央視專題片《指尖商機——無限商機》中這樣說道。
9月2日晚至6日,央視財經頻道推出專題片《指尖商機》,用5集全面展現移動互聯網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
正如馬化騰所說,“差距有多大,就有很多商機,甚至是洗牌的機會。”
馬云表示,新的商業生態一定會像一頭獅子。
2013年8月,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達10億,遠超PC互聯網用戶。
中國之所以能成為手機大國,就是因為移動互聯網來了壓倒性的優勢! 人們對手機配置的要求不斷升級。
2012年是智能手機的普及時期。
2013年至2014年是智能手機升級時期
目前有10億手機用戶,其中至少80%需要升級手機。 中國將成為全球手機用戶最強大的國家。 同時,它也是移動互聯網最強大的國家! 手機無限的市場需求也成為了未來最賺錢的職業。
4. 媒體人員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和新媒體的不斷涌現,當前傳媒行業人才需求呈現多元化、市場化的趨勢。 專題導演、演藝經紀人、制片人、音響師等職位也呈現出多媒體發展的特點。 作為全球媒體行業收視人數最多的國家,中國收視人數占全球的20%,擁有超過9億電視觀眾,預計每年還會增加1000萬戶家庭。 隨著國內行業準入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將進入傳媒行業,傳媒行業的競爭和人才需求也將加劇。
5、移動互聯網產業
網商是指利用電子商務工具在互聯網上進行商業活動的個人,包括企業家、商人和個體店鋪老板。 自2004年這一概念提出以來,“網上商人”已成為新興商人群體的代名詞。 這個群體不斷成長,創造了無數商業奇跡。 未來中國哪個行業會“如子彈般飛翔”,增長最快? 根據瑞士信貸發布的報告,可能是電子商務。 有數據還顯示,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是GDP的10倍,網絡零售增速每年都以100%的速度增長。 可見勢頭之猛,勢不可擋。
6. 律師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相關的經濟糾紛和貿易摩擦也越來越多。 隨著社會法制的完善,人們越來越認識到通過法律手段保護自身合法權益的重要性。 因此,對律師的需求日益增長。 預計到2020年,律師人數將達到300萬人,成為未來最有前途的職業。
7. 健康管家
其準確定義是:從事個體或群體健康監測、分析、評估以及健康咨詢、指導和危險因素干預的專業人員。 國家正在推動實施的“全民健康管理工程”是一項龐大的系列化、數字化工程,必須由國家、集體和個人共同完成,具體工作必須由健康管理者來完成。 保守估計,至少需要200萬專業健康管理人員。 但目前我國專業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僅有10萬左右,人才缺口巨大。
8.心理咨詢師
是指運用心理學及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遵循心理學原理,通過心理咨詢技術和方法幫助解決心理問題的專業人員。 該領域增長最快的三類人才是:心理健康咨詢師、心理健康和藥物濫用社會工作者以及婚姻和家庭治療師。 隨著社會競爭的激烈和人們工作節奏的加快,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影響人們身心健康和社會穩定的因素之一。 在發達國家,平均每1000人就有1名心理咨詢師。 如果按照1:1000的比例計算,中國至少需要40萬名心理咨詢師,而目前全國取得心理咨詢資格證書的人不足3000人。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健康,心理健康從業者的職業前景普遍被看好。
9. 金融分析師
即CFA,他們是受過良好教育,具有優秀的金融理論素養,并獲得專業認證的高級金融人才。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不斷涌現,對金融分析師等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以上海為例,未來兩年上海對CFA的需求量為3000人,但目前上海擁有CFA資格的人只有30人左右。 因此,高薪和競爭是不可避免的。
10、殯葬業
說到殯葬業的巨額利潤,把它排在第三位實在是不公平。 其利潤率遠高于房地產行業,但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以及民眾不滿情緒的沸騰卻遠遠不能與房地產行業相比,因此只能排名靠后。 20至30元競拍購買的骨灰盒在殯儀館的貨架上售價為300至400元。 利潤率高達10至20倍。 材質較好的骨灰盒,價格不超過100元,可以賣到一兩千元; 一塊不到2平方米的土地,上面建有復雜或簡單的墓碑,少則五六千元,多則一兩元。 一萬元。
墓地比商品房貴。 在這樣的郊區未來吃香的十大職業,如果建成房子的話未來吃香的十大職業,每平米也就1000多塊錢。 但僅墓地土地就賣到每平方米5000多元。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我國每年死亡人數約為820萬人。 如果按照每人2000元的低標準估算喪葬費用,市場還有164億元。 面對如此龐大的“殯葬經濟”,中國殯葬業能否輕易放棄行業壟斷地位? 據調查,在殯儀館、墓地,物價部門批準的火葬收費標準為92元,但火葬過程的費用仍達六七千多元。 喪葬費為何如此驚人? 雖然理論上,我國殯葬業已經做出了打破壟斷的姿態,允許民營企業進入,但事實上,時至今日,我國殯葬業仍處于壟斷狀態。 進入殯葬行業的行政審批權仍然牢牢掌握在民政部門手中。
未來十大熱門行業,你選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