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24 09:22:49作者:佚名
圣誕節
圣誕夜的由來
圣誕夜(Christmas Eve)是指12月24日晚上,也就是圣誕節前夕,英文稱Christmas Eve,圣誕夜也用來專指圣誕節前一天。
傳說耶穌誕生的那天晚上,在曠野放羊的牧羊人突然聽到天上傳來聲音,告訴他們耶穌誕生的消息。根據圣經的記載,耶穌來到人間是為了拯救世界,成為全人類的救世主,于是天使們通過這些牧羊人把這個消息傳遞給了更多的人。后來人們也追隨天使,在圣誕夜把耶穌誕生的消息傳遍了各地。直到今天,它已經演變成宣告好消息的活動。
圣誕節的起源
教會起初是沒有圣誕節的,直到耶穌升天后約一百年才有。據說第一個圣誕節是在公元138年,由羅馬主教圣克萊門特發起。教會歷史上第一個圣誕節是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經沒有明確記載耶穌誕生的時間,所以圣誕節的日期各地都不一樣。直到公元440年,羅馬天主教才把12月25日定為圣誕節。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的教會領袖齊聚伯利恒,進一步確認了這一點。從此,全世界大多數基督徒都把12月25日定為圣誕節。其實具體哪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知道那是為了紀念救世主耶穌的誕生。
由于《圣經》記載耶穌是在夜間誕生的,所以12月24日的夜晚傳統上被稱為“圣誕夜”或“平安夜”。
圣誕節前夕
圣誕節習俗
西方人把紅、綠、白三色視為圣誕色。圣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會用圣誕色進行裝飾。紅色的是圣誕花、圣誕蠟燭;綠色的是圣誕樹,是圣誕節的主要裝飾物平安夜是哪個國家的節日,用杉、柏等常青樹砍伐后做成塔形,上面掛上五彩燈、禮物和紙花,點上圣誕蠟燭。
紅白相間的色彩相得益彰,圣誕老人是圣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圣誕節前夜睡覺前,西方的孩子們會把一只襪子放在壁爐前或枕頭邊,等著圣誕老人在他們睡著后把禮物放進襪子里。在西方貝語網校,扮演圣誕老人也是一項習俗。
圣誕節習俗多種多樣平安夜是哪個國家的節日,包括世俗習俗、宗教習俗、民族習俗和與圣誕節相關的習俗,各個國家/地區的習俗差異很大。大多數人都熟悉圣誕節的象征和活動,例如圣誕樹、圣誕火腿、圣誕柴、冬青、槲寄生和交換禮物。據信圣誕樹最早出現在德國。
自從圣誕節慶祝習俗在北歐流行以來,圣誕裝飾與圣誕老人神話就與北半球的冬季結合在一起出現了。
圣誕賀卡
圣誕賀卡在美國和歐洲非常流行,也是與遠房親戚朋友保持聯系的一種方式。許多家庭在賀卡中附上一年一度的家庭照片或家庭新聞,內容一般包括過去一年家庭成員的長處和特長。
圣誕賀卡
圣誕襪
卡通版的圣誕帽原本是一雙大紅襪子,不分大小。因為圣誕襪子是用來裝禮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愛的東西。晚上他們會把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的禮物。
圣誕帽
這是一頂紅色的帽子。據說晚上戴著它睡覺,不僅能睡得香甜、感覺溫暖,第二天還能在帽子里找到心愛的人送的禮物。在狂歡節的夜晚,它就是全場的主角。無論你去哪里,都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圣誕帽。
結語:以上就是萬年歷小編整理的《平安夜與圣誕節的由來,平安夜與圣誕節是怎么來的》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圣誕節資訊請點擊>>>圣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