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12-26 15:42:51作者:佚名
無錫大橋實驗學校成立于1993年8月,時名為“無錫大橋實驗中學”。是改革開放以來無錫市人民政府批準舉辦的第一所民辦學校。 2003年經江蘇省教育廳批準,成為蘇南地區面向全省招生的20所優質高中之一。大橋實驗學校是其中唯一一所民辦中學。同時,學校也成為國家教委高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單位中全國唯一一所民辦學校。為更好地貫徹精英教育理念,響應社會發展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滿足學生多元化發展的需求,2012年學校發展成為小學、初中(高中、高中)。初中)和國際部。十二年制學校。
學校致力于為民族復興、國家發展、社會進步培養更多的精英人才。始終堅持“教學第一、德育主導、育人為本”的原則,弘揚中國教育的優良傳統,吸收國外的教育理念和做法。本質是實施素質教育。在努力提高教育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的同時,我們還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和實踐能力,廣泛開展各種課外文體、社會實踐、素質拓展等活動,搭建學生人文素養和實踐能力的平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和諧發展,為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和承擔責任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和承擔責任的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人生的主人,學校的主人,社會和國家的主人。
學校擁有一支愛崗敬業、關愛學生、經驗豐富、專業知識淵博、銳意進取的高水平教師隊伍。學歷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合理。各學科團隊在資深特級教師的精心指導下迅速成長。學校實施“藍色“青年計劃”,不斷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現有專任教師278人,其中99%具有本科以上學歷,20%具有研究生學歷。
無錫大橋實驗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得到了無錫市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經過20多年的努力無錫大橋實驗中學,大橋實驗學校已成為學生、家長和市民心目中的優質名校。每年中考平均分總分始終位居全市各級學校第一。歷年中考狀元大多是大橋畢業生。 1996年建高中后,初中和高中的教學質量齊頭并進。近五年高考綜合平均成績持續位居全市各級各類學校第一,第一科錄取率達95%以上,第二科錄取率100%以上。第二道菜。
1993年至今,學生在國內外各類學科競賽中獲獎人數居江蘇省同類學校第一。其中,數學和英語的獲獎成績最為突出。學生在初中數學競賽中獲得一等獎的人數已連續8年。位列全省第一;省、全國數學競賽一等獎的人數被負責組織競賽的領導稱為“全省獨一無二”。 ;參加中學生國際英語水平測試時,無錫市有826人參加,171人獲獎;大橋有50人參加無錫大橋實驗中學,50人獲獎。金牌獲得者中有五名都是大橋學生。學校還發起了中學生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通過率達97.4%。
在探索中國民辦優質教育的過程中,學校求真務實、勇于創新、奮發進取。經過全校師生員工的辛勤努力,學校已蜚聲海內外。國內多所一流大學已將大橋視為高素質生源基地;清華、北大、復旦等名校自主招生逐年增加;美國排名第一的普林斯頓大學由于橋校友的出色表現,將橋學院列為中國最好的學院。作為優秀中學之一,大橋校長被特邀參加該校在上海舉辦的聯誼會。
學校歷史
1993年,全國勞動模范顧云宇、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丁維道,在沒有國家一分錢的情況下,靠個人投資3萬元,艱難起步。他們創辦了無錫大橋實驗中學,開始探索中國民辦教育的發展。路。建校初期,學校只有兩個初中班,向無錫市第一中學租用教室辦學。
1996年,學校成立高中部。建校初期招生困難,但學校師資精良,教學工作緊鑼密鼓。三年后,學校高考名列全市第三,終于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同年,學校開始與新加坡頂尖高中——南洋女中、華僑中學長期合作。不斷輸送優秀學生到頂尖國際學校就讀,為他們提供廣闊的發展舞臺,同時逐步提升學校的海外聲譽。
2002年,學校自籌資金,在孔廟、縣學(校官)所在地學前街38號修建了新校舍。學??偨ㄖ娣e28500平方米,配備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F有初高中40多個班,學生2200余人。保存完好的古跡與現代化、充滿活力的校園融為一體,傳承和體現了“育人、弘學、崇儒、尊孔”的理念。學校開始了歷史性、跨越式的發展。
2012年,現代化、高科技、功能齊全的大橋中學新校區在太湖之濱的無錫(太湖)國際科技園建成并投入使用。經無錫市教育局批準貝語網校,大橋實驗中學正式更名為無錫市大橋實驗學校。在原有初中、高中的基礎上,增設了小學部和國際部,保留了學前街校區,形成了兩個校區有機聯系、相互促進、優勢互補、優勢互補的綜合格局。其他。與現代化接軌的大橋實驗學校,秉承大橋中學“團結、求實、進取”的傳統校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培養新一代優秀人才作出新的貢獻。精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