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12-27 15:22:20作者:佚名
據悉,溫州在全國探索區率先推進“未來教育”品牌建設,今年印發了《溫州“未來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到2022年,我市計劃培育1-2個市級“未來教育”創新區和30所窗口學校;到2025年,50%以上的縣(市、區)成為“未來教育”創新區,培育“未來教育”創新區。 100所“未來教育”窗口學校。此次簽約,意味著甌海在全市率先啟動“未來教育”創新區戰略行動。
根據協議,基于合作辦學新形式,建設“未來學校”將圍繞溫州、甌海未來城鄉發展規劃、人口變化和城市建設方向。雙方將在甌海南部新城共同建設溫州中學(擴建)。 、溫州中學附屬初中(新建)和溫州第二外國語學校初中(擴招)。
其中,溫州中學附屬初中將落戶甌海南部新區,規劃班數48個(遠期規劃60個班)。畢業后,學生全部在甌海地區就讀溫州第九中學,畢業生享受市級學校招生政策。
溫州第二外國語學校初中規模將擴大,新增名額將從甌海地區招收。未來,隨著區域人口集聚,溫州第二外國語學校將盤活小學資源,繼續擴班并向甌海區招生,進一步拓展優質教育資源。
此外,通過推進甌海二中搬遷擴建工程、組建學校共同體、加強辦學指導等方式,幫助引導創建一批“未來教育”窗口學校。
“共建創新區的主要目的是同步城區,通過一系列行動,支撐甌海教育跨越式發展,成為‘未來教育’的示范區,營造甌海教育跨越式發展的濃厚氛圍。”我市推進“未來教育”體系建設。”溫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雙方將引進名師,加強領導、專業支撐力度,加強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重點培養一支優秀教師隊伍;通過指導、深入推進“以學生為中心”的美好新教育生態改革、創建浙江省“互聯網+義務教育”試驗區等措施,全面推動“未來問題”的改變。
近年來,甌海區堅持“教育立區”戰略網校頭條,先后印發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先后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區、浙江省現代化基礎教育區、社區教育示范區、學習型城市示范區。三年來,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近25億元。開辦中小學、幼兒園數量位居全市前列,打造了一批國內好學校。
甌海各板塊教育資源分布:
【甌海西區】
溫州高鐵新城實驗學校引進特級教師、名校長等高水平教育人才,以民辦學校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公辦學校,實現管理體制和辦學方面的全面創新——運行模式,打造一批學科教室、現代化實驗室和STEAM教室。全國首個清華附中創新教育基地就坐落于此。與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開展教育合作。 “錢學森”班正式成立。溫州高鐵新城實驗學校正向“市標桿、甌海一流”邁進,力爭成為全市具有示范意義的課程改革標桿學校。
【甌海中心區】
甌海區外國語學校以“行達博大”為校訓溫州第九中學,踐行“開闊視野,走近世界”的辦學理念,構建了九年一貫的博大課程體系,形成了學校體系。課程、家長、學生、教師四翼發展新格局榮獲溫州市首批新教學常規示范學校稱號,成為第二所中芬創新教育示范學校和國家精品課程示范學校浙江省學校。這所公立藝術學校也是甌海外國語教育集團的一部分,于今年秋天揭牌。是本市唯一一所一貫九年制、以藝術文學為主、擅長藝術的全日制公立藝術學校。學校與溫州大學音樂學院開展深度合作,聘請溫州大學音樂學院院長、教授、合唱指揮、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鄒躍飛擔任藝術總監,建立了專家主導的教學模式,旨在打造浙江一流的特色藝術學校。 。
【茶山片】
溫州大學城附屬學校秉承“創造讓每個孩子終生難忘的教育”的辦學理念,立足于大學城。共建四所大學,推動以數理為強項的各學科發展。榮獲國家數學文化實踐研究實驗學校等榮譽稱號。 2018年12月,溫州市六大名師工作站和溫州大學省級特級教師工作室在溫州大學附屬中學揭牌,實現高端試點增長,進入快速發展的新時代。
【無天影業】
2020年2月,五田一中引進溫州第二外國語學校副校長陳杰擔任校長。 6月至7月,引進市教壇新銳人才2名,高層次教育人才2名,靈活引進溫州大學蔣金沖教授。校園建設方面,投資1300萬元改善校園整體面貌,并委托清華大學附屬初中為STEAM空間建設提供全方位支持。與溫州中學簽約,成為溫州中學附屬初中孵化器。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堅持優質教育,孵化了納甌實驗小學、龍霞實驗小學兩所優質學校。集團現擁有前匯、慈湖兩個校區,實行“一位負責人、一位法人”的管理模式。確保教育質量同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