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12-27 15:29:02作者:佚名
帶著愛應用你所學和所教的內容
作為溫州大學暑期重點實踐建設項目之一,“貼心姐妹”實踐團隊先后榮獲溫州市校地共建特色服務項目優(yōu)秀團隊、浙江省“美德學子”等榮譽。暑假是他們投身暑期社會實踐的第六個年頭。他們走訪了樂清市虹橋鎮(zhèn)第九小學、蒲圻鎮(zhèn)第三小學、北白象第四小學、濱海公園正泰集團4大實習基地,進行了20多天的教學活動。孩子們度過了一個快樂而充實的假期。
領隊盧啟科說:“雖然這段時間我們頂著烈日,白天給孩子們上課,晚上在電腦前備課,但我們從孩子們清澈的眼神中收獲了不一樣的感動。” ”。
此外,“關愛海外華人兒童”實踐隊和“手牽童心”實踐隊前往甌海任巖松中學、文成玉湖“家中國·漢語橋”夏令營和青田縣游珠街社區(qū)幼兒園; “情商夏令營”實踐隊在新橋社區(qū)開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動。
弘揚文化,服務地方
在上級組織“新青年下鄉(xiāng)”的號召下,今年夏天,溫徹斯特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多支實踐團隊走進基層文化禮堂,為當地群眾帶來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節(jié)目,豐富了他們的精神生活。生活。
在平陽縣昆陽鎮(zhèn)雅山文化禮堂,“古韻私塾”實踐隊25名隊員帶領留守兒童背誦《三字經》和《弟子規(guī)》。 “綠色繪畫”實踐團隊深入樂清大烏石村,為180米長的圍墻創(chuàng)作了以孝文化、和諧鄉(xiāng)村建設等內容為主題的多彩壁畫。筑夢實踐隊依托甌海區(qū)茶山順澳村文化禮堂,為當地孩子輔導暑期作業(yè)、開設興趣課程。
溫州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黨總支副書記楊立軍表示,近年來,溫州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堅持深化相對薄弱的基礎教育,集中精力做好教育關愛和教育工作。為留守兒童、農民工子女提供文化藝術服務;同時,統(tǒng)籌協(xié)調新青年下鄉(xiāng)活動。根據要求,支持文化館春泥工程貝語網校,為樂清市虹橋鎮(zhèn)十余個文化館送去了多部經典兒童劇等文化活動。實踐活動輻射了當地萬千孩子,將愛心傳播到了千家萬戶。
熱心公益事業(yè)溫州任巖松中學,回饋社會
充滿愛和燃燒的激情。 “心翼”實踐隊的28名成員多年來一直前往溫州小銀河特殊教育培訓學校等機構,為自閉癥兒童提供了無與倫比的關愛和溫暖。從輔導到街頭募捐,他們的行動也感動了很多熱心人士,今年夏天他們終于籌集到了1萬元。
此外,教師教育學院還攜手蘇楚學區(qū)成立“微笑聯(lián)盟”實踐團隊。從2009年首屆微笑聯(lián)盟夏令營開始,八年來溫州任巖松中學,學生們一直在努力陪伴、傾聽唇腭裂兒童的心聲。除了通過專業(yè)心理團體輔導和個別咨詢鼓勵唇腭裂兒童勇敢接受自己外,團隊成員還組織了音樂、書法等專題課程,培養(yǎng)唇腭裂兒童的自信心。
“踐行創(chuàng)新發(fā)展,青年貢獻十三五”。通過暑期社會實踐,當代大學生學以致用、鍛煉成長、磨練素質、展示風采,這不僅服務了當代大學生的需要,深入社會基層,也培養(yǎng)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老師!教育學院黨總支書記楊立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