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太陽》教學反思
更新時間:2021-11-27 09:16:24作者:教育文稿網
[原創]《太陽》教學反思
《太陽》是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是習作單元,主要學習寫說明性文章。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閱讀簡單的說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說明文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學習接觸過,圍繞這一要素,《太陽》采用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多種說明方法,以平實的語言,介紹了和太陽相關的一些知識,說明它與人類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通過教學,我覺得以下幾方面可以交流改正。
一、關注單元導讀,明確教學目標
但對于說明性文章,五年級學生并不陌生了,在中年級就學過《蟋蟀的住宅》《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等,日常生活中也會閱讀科普讀物、說明書等。但本單元要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并會用說明方法介紹熟悉事物的特征。所以,我引導學生解讀單元導讀,用葉圣陶先生的“說明文以說明白了為成功”導入,以作者是如何把太陽這一事物說明白的為線索,貫穿整個課堂。
二、學習方法,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常言說:教無定法,只要得法。作為語文老師應該將接受式學習和自主探究式學習有機結合,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理解文章內容。通過第一自然段的示范,讓學生總結發現學習方法,結合生活體驗,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的運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表達的好處,完成語文要素的學習。我在學生接受新的知識時,給孩子適當的點撥或示范,讓他們有較明確學習方向,明確學習方法。
三、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
本課雖是說明方法的教學,比較嚴謹,但語文教學離不開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明確了說明方法,感受好處后,通過練筆,鞏固了說明方法,又訓練了語言表達。運用說明方法拓展訓練,其實就是寫的訓練,課堂上將寫簡化成了表達,這也是緊扣習作單元語文要素。
回想這一節課,也有一些遺憾和不足:
1.課堂教學中,只關注了學習方法的指導,忽視了朗讀方法的指導,朗讀文本較少。
2.運用說明方法拓展訓練時,可以把“初試身手”的電視塔資料提供給學生,讓學生當場寫作。
我相信重新調整后設計,會改進這些不足,力求呈現一堂高質量的說明文習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