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4-14 21:29:36作者:網絡
4—5歲是幼兒園中班的年齡,4歲以后孩子的心理發展出現較大的飛躍。4—5歲的心理發展比3—4歲迅速得多,主要在于認識活動的概括性和行為的有意性明顯地開始發展。? 首先、4歲-5歲的幼兒的獨立性差,模仿性很強??匆妱e人玩什么,自己就玩什么,看見別人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家長不要因為孩子想要什么就滿足他的要求,要因勢利導,還可以教育孩子和別的孩子交換玩具玩,這樣既能使孩子玩到他喜歡的玩具,也能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浯?、4歲有驚人的想象力,有時聽孩子編成的故事,成人會覺得他在說謊,其實他對于事實和虛構的界線還分不清楚。由于豐富的想象力,孩子對事實與虛構會分不清。因此別以為他是存心說謊的壞孩子,假如處理不當,孩子會因為自尊心受傷而引起自卑感。成人應了解其心理現象,別加上莫須有之罪名,應耐心地解釋及提醒,到4歲半以后這種真實與虛構分不清的現象會慢慢消失,孩子不再認為自己是一個飛人、一只怪獸,電視上的真假動作亦慢慢學會把真實和虛構分開。好奇、好動、好模仿、好被人稱贊是這個年齡最顯著之心理現象。家人或者老師應有堅定的原則去照顧及引導,應耐心地滿足孩子因為好奇所引起的發問,并多做戶外活動,以發泄其旺盛的精力?! 〈送?,4-5歲的孩子愛玩,但此時孩子大腦的成熟程度不足,興奮過程的活動勝于抵制過程。因此,應該要注意不能長時間使某些部分神經細胞處于興奮狀態,也就是說可以讓孩子玩,但要適當,不能玩的太瘋。
幼兒園(托、小、中、大)幼兒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托班幼兒年齡特點1、 思維特點:(1)“萬物有靈、萬物有情”即把周圍沒有生命、沒有意識的物體都看作是有生命、有感情的。(2)想象和現實易混淆。(3)屬于直覺行動思維,他們只對自己身邊的事物感興趣。對自己沒有親身經歷的事物不感興趣。(4)注意時間短,即使對感興趣的事物也不能保持長時間的、穩定的注意。(5)只能關注事物表面的,淺顯的,感性的特征。2、動作發展:托班的孩子運動發展處于大肌肉發展階段,喜歡重復的做搭高積木類的游戲,動作常顯得笨拙可愛,而小肌肉(手指等)運動的能力則更弱。3、語言發展:兩歲以后寶寶已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詢問了,這時寶寶和成人的交注已是用語言伴隨動作和表情來進行了。4、情感發展:(1)做錯了事會連忙認錯“我是好孩子”,并對自己的行為有所約束。(2)喜歡和比自己年齡大的兒童玩。由于不會自主的解決問題,和小朋友玩耍時經常發生搶拿別人手中的東西,抓、咬、推小朋友的現象。5、行為規范:(1)剛入園的孩子在生活習慣方面不愿意接受老師的幫助(表現在穿脫衣服、鞋子等方面);不知道正確的洗手方法,在洗手時還要玩水;有不少的孩子需要情緒依賴、物體依賴(如有孩子要含著奶嘴睡覺、有的要拿塊毛巾睡覺等等);不會正確運用勺子,不會吃飯,也不愿意接受老師和阿姨的幫助;不會拿茶杯,還會水散地,口渴了也不知道叫老師;不會自己主動地跟老師說要大小便,經常尿在身上、床上。(2)在衛生習慣方面:有了鼻涕不會自己擦,隨地亂扔紙屑,還會撿臟東西吃;喜歡奔跑、推人、抓人、咬人等,大動作穩定性差。(3)在文明習慣方面:不會說禮貌用語;不會和大家一起分享玩具,只知道獨占玩具。(4)在行為習慣方面:玩玩具時,玩具扔滿地,不知道收拾玩具;有部分幼兒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不會把自己的書包、衣服、玩具放在指定的地方;不會搬椅子,只會拖椅子。(5)在交往習慣方面:大部分的幼兒不愿意和老師用語言交流,只能用動作表示。在和同伴的交往中明顯帶有自我中心的傾向,常常以自我需要作為唯一標準,他們會和同伴搶東西,得不到滿足時甚至會抓、咬人,出現人生的第一反抗期。6、行為問題:(1)情緒問題:當入園的孩子情緒發展的明顯特征是易感性和易變性,情緒非常外露,還表現在易哭、易怒、有時自說自話、有時發呆等。(2)焦慮問題:孩子特膽小、不愿意與人交談,怕見陌生人,還很孤獨。這些都是在托班初期甚至整個托班年齡段呈現出來的狀況,也可以說在托班年齡段正在形成行為習慣的最初階段。由此,及時及早的做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工作尤為重要。托班幼兒心理發展特點2-3歲的孩子天真、幼稚、純潔、活潑;身心在迅速發展,在各方面都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2歲的孩子開始用語言與人交往,他那帶著奶氣的語言雖然極為簡單,卻標志著極為重要的掌握人類交際工具的新里程。2-3歲的孩子最容易接受成人的教育,告訴他什么事情該怎樣做,他便會順從地接受并記住。他可以遵守簡單的規則和要求。例如,他會根據成人的要求不坐地、不玩土等。2-3歲的孩子有獨立的要求,喜歡自己脫穿衣服、疊被子,盡管他還不會或不太會,但這種要求很強烈。2-3歲的孩子樂于助人、喜歡勞動。媽媽剛掃地,他就去拿簸箕;爺爺拿起報紙,他會送來眼鏡……2-3歲的孩子有很好的記憶力,他能很快地背會一首兒歌、古詩;跟隨成人到過某個親友家,再路過時他能說出這是誰家。2-3歲幼兒的語言發育特征是什么?2-2歲半(1)會說50多個字。(2)能說5-6個字組成的句子。(3)會說簡單的兒歌。(4)會使用代詞“你”、“我”。(5)不再說難懂的話。2歲半-3歲(1)有些字發音不夠清楚,但家長能理解小兒所說的話。(2)能說8-9個字組成的句子。(3)能說出2-3天前發生的事情。(4)能說出大部分的身體部位。(5)會使用代詞“他”。2-3歲幼兒的聽力發育特征是什么?2-2歲半(1)能持久地注意傾聽一些聲音,如電視聲、電話鈴聲等。(2)能分辨身后家中成員的說話聲音。(3)能按指令同時做兩件事,如把開關關上,隨后把皮球交給爸爸。(4)能指出書中人物或動物的動作,如睡覺、寫字等。2歲半-3歲(1)聽到音樂不由自主地隨節奏起舞。(2)能理解大和小,長和短。(3)能按指令將物品放在桌上或桌下。小班幼兒心理發展特點一、認識的發展:1、感知覺的發展1)視覺:主要表現為視力發展和變色力發展兩個方面。3歲以后,幼兒喜歡看圖書,用眼睛看近距離和細小東西的機會不斷增加,能夠學會分清各種基本顏色,如:紅、綠、黃、藍、黑等。對于色調相近的顏色,如:紅和粉紅,黃和橘黃等則易混淆。2)聽覺:發展較早,到3歲基本完成。3)空間知覺:能辨認上下,但不能很好地辨別前后、左右。4)時間知覺:能領會“昨天、今天、明天”的時間感念,但不能掌握“過去、現在、將來”的概念。5)觀察力:剛剛萌發,只是停留在表面膚淺的觀察上,他們還不會按目的去觀察,且觀察目的會隨觀察過程發生轉移,觀察興趣常常會替代成人要求的觀察目的。小班幼兒持續觀察時間很短,只有6-7分鐘,甚至更短。觀察的事物,常常是零星的,不會概括和聯系起來觀察某一事物。觀察時常常用手指頭幫忙,指著圖片和物體進行觀察。2、注意的發展:仍處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增加。(有意注意一般只能維持3-5分鐘)。小班幼兒的注意轉移、分配能力都很差,表現在觀察圖片時,僅能注意其主要的、鮮明的部分而忽視其它部分;在做律動時,只能聽琴聲兩手上下揮動或雙腳小跑步,而不能將身體各個部分的運動有機地結合起來。3、記憶的發展:主要以無意識記、機械識記為主,凡是感興趣的、印象生動強烈的事情就容易記住,具有直觀的、形象的性質。4、思維的發展:由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展。3歲以前幼兒的思維主要是直覺行動思維,他們的思維和動作、行為緊密聯系,一旦動作停止或轉移,其思維活動也就隨之停止或轉移。小班幼兒的思維扔帶有很大的直覺行動性,但他們已經開始借助具體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來進行,即由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展。1)這個階段的幼兒只能掌握日常生活中具體概念,如:實物概念、簡單的數概念等,很難掌握抽象的關系概念、時間概念、道德概念等。2)在推理判斷時,常常以事物的外部聯系為依據,而不是以事物的內在聯系為依據。5、想象的發展:1)沒有預定的目的,受當時事物的影響比較大。2)由于想象沒有預定目的,易受當時情景的影響,所以想象比較被動,主題也不穩定。3)這時期幼兒常以想象過程為滿足,而不去考慮想想的目的。另外,小班幼兒還喜歡夸大想象,把沒有的事情說得活龍活現。二、情感發展1、同情心:具有一定的同情心,但是,他們不會表達自己,只能做出一些舉動,甚至是一些不應該的舉動來表達自己。2、榮譽感:對榮譽感的理解大多局限在自己身上,而較少考慮到整個班級,還不知道為別人的成功而高興。三、社會性發展1、語言的發展:正常情況下,都已學會講話,但不能正確地發出全部語音,因為他們的發音器官和聽覺發育并不十分完善,還不能辨別差別較小的音,不善于協調使用發音方法,所以存在發音不清楚的情況。1)詞匯量:1000-1100個,名、動詞占大多數,而且名詞、動詞是幼兒首先掌握的詞類。2)語法:能用詞組成簡單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意思,但句子經常不完整,常出現沒有主語的病句或顛倒的情況。2、自我意識的發展:1)2-3歲時,才能叫出自己的名字和掌握代詞“我”,產生真正的自我意識,與此同時,幼兒產生與成人不合作的行為,常以沉默、退縮、身體的抗拒來拒絕成人的要求,并常用“我自己來”拒絕成人的幫助。(這種“違拗”常語三、四歲時達到高峰期,心理學上稱為“第一反抗期”)。2)這時期的幼兒對自己往往只是成人評價的簡單再現,而且,對成人的評價有一種不加考慮的輕信態度。3)自我控制能力還不是很強,越小的幼兒越是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3、社會行為、技能的發展:1)社會性交往:從自我為中心慢慢地開始逐漸轉變。2)助人:出現助人行為的萌發,但是往往不考慮自己助人出現的后果,常常是好心辦壞事。3)分享:在教師的啟發下產生。4)合作:合作行為在游戲中經常出現,時間較短,相互協調性發展得較好,但有時會在合作行為中發生沖突,說明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培養。5)攻擊性行為:侵犯性行為多為工具性攻擊,起因大多數是為了玩具等分配。此外,自控能力差,辨別是非能力差,容易學習模仿影視節目中的暴力鏡頭。小班幼兒心理發展特點學習按指令行動,生活自理能力增強小班幼兒的一個顯著進步,就是逐漸擺脫自我中心,學習按指令行動。在成人的指導下,他們形成了許多日常生活、游戲和學習活動時所必需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會自己用勺進餐,會自己穿衣褲、會解會扣較容易操作的扣子,會穿不用系鞋帶的鞋子,會自己洗手等,這表明小班幼兒已開始能適應集體生活了。行為明顯受情緒支配小班幼兒的行為受情緒支配作用大,他們的情緒仍然很不穩定,容易沖動,常會為了一件小事大哭大鬧。但是較之3歲兒童,他們已開始產生調節情緒的意識,但在實際行動上尚不能真正控制。小班幼兒仍然十分依戀父母和老師,尤其需要得到親近成人的微笑、擁抱、拍拍、摸摸等肌膚相親的愛撫動作。在幼兒園能感受到老師的關懷程度,會說:“x老師喜歡我,x老師不喜歡我。”愿意和喜愛的教師接近,在喜愛的教師身邊,往往情緒愉快,行動積極。對他人的情感反應敏感性增強小班幼兒移情能力有了很大的發展,他們開始能站住他人的立場上感受情境,理解他人的感情??匆娚〉耐?、摔跤的弟妹.會表示同情,在老師啟發下,會作出安慰、關心、幫助等關切他人的行為。小班幼兒對別人的意見、別人感情的反應敏感性增強,當做錯事受到成人批評時,會感到害羞、難為情。在羞恥感的體驗和發現上.女孩比男孩更為明顯。羞恥感的出現,為兒童遵守集體規則提供了動力基礎。開始認同、接納同伴與教師小班幼兒社會交往范圍有了很大的拓展,從家庭成員擴大到老師。他們會經常主動地拉拉老師的衣服.以動作引起老師的注意,表達對老師的親近和與老師交往的意愿。他們開始認同、接納同伴,但并不太在意同伴間的協作,往往只是各玩各的。只有在寬松的戶外活動時,才會相頑追逐、奔跑、喊叫,以動作活動的方式開展有聯系的交往。小班后期,孩子與同伴共同玩的意識加強。逐步學會和同伴共同分享玩具。此期兒童也愛管同伴的事,經常把同伴的事告訴成人。動作的協調性增強小班幼兒喜歡跑、跳和踏小輪車等大動作,動作開始協調,逐步學會自然地有節奏地行走,但還無法控制在一段時間內持續某-動作.我們在戶外活動中發現孩子們的動作協調了,喜歡追跑.喜歡和老師一起參加簡單的體育活動.小班幼兒手部小肌肉發展相對較遲緩,但雙手協調技能有了較大發展,他們會折紙,會用蠟筆畫畫,電會使用剪刀有控制地沿線剪直條,動作逐步精細化了。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小班幼兒對周圍世界充滿濃厚的興腰,對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向成人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雖然這些問題十分膚淺、幼稚,但對他們理智感、求知欲的發展有極大的啟迪作用。此時兒童開始能以認真的態度對侍成人所教之事,并有動手嘗試的愿望。比如,拿到新玩具時,既喜歡操作擺弄,同時也能認真看、聽成人講解,并試著改變玩法。看到新奇的事物會主動接近,探索其中的奧秘。已形成與生活經驗有關的概念小班幼兒行動自如,認知范圍擴大,逐步形成了一些與生活經驗相聯系的實物概念,但此時兒童的概念很具體,只是特指某項事物,例如貓就是專指自己家中的那只貓。在操作擺弄物品時,兒童逐漸認識了一些事物的屬性,如大小、長短、多少、簡單形狀等。會10以內口頭數數,但不能做到口手一致。認識很大程度依賴于行動小班幼兒的認識活動基本上是在行動過程中進行的,并且易受外部事物及自己情緒的影響,無意性占優勢。他們的注意很不穩定,易受外部環境的干擾。由于有意注意水平低下,兒童觀察的目的性較差,缺乏順序性和細致性,不會有意識地識記某些事物,只有那些形象鮮明、具體生動、能引起強烈情緒的事物才易記住。小班幼兒的思維大多由行動引起,一般先做后想,或者邊做邊想,不會思考好以后再做。他們的認識具體,只能根據外部特征來認識與區別事物,思維缺乏可逆性與相對性,因此不能理解反話。模仿性強小班幼兒愛模仿的特點非常突出,模仿是這一時期兒童的主要學習方式,他們通過模仿掌握別人的經驗,習得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喜歡模仿媽媽打電話的樣子、燒飯的動作等.還喜歡學問伴的樣。游戲時喜歡與問伴擔任同樣的角色,因此在游戲中常常出現許多“媽媽”在燒飯,對此.他們感到很滿足,并未感到不合理。能用簡單語言表達自己的感覺與需要現在的孩子是語音發展的飛躍期,他們基本掌握本地區語言的全部語音,但在實際說話時發音還不夠準確。同時他們的詞匯雖增加也很快,尤其是實詞增長更為迅速。兒童已能用簡單的言語與成人、同伴交往,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還敘述生活中的事,只是在獨白時很不流暢.帶有很大的情景性。這時的兒童特別愛聽故事,常常纏著父母在空閑時間講,還喜歡一邊聽,-邊學故事中小動物有趣的動作和叫聲。產生了美術表現的愿望3歲左右的兒童,美術能力的發展由涂鴉期進入到象征期。他們產生了美術表現的意愿,會把線條、圖形加以簡單地組合來表現事物的大致特征,但是他們能表達的圖形很少,所以一形多義是兒童作品的主要特征,相似的圖形在兒童不同的作品中可能表現為許多物體。他們作畫時.常常邊畫邊用語言來補充畫畫內容。這-階段的兒童在繪畫、構造活動中,愿意嘗試各種新材料,表達熟悉物體的粗略特征。如:一條直線旁邊加上兩根短線就是“一架飛機”。他們偏愛鮮艷、飽和的色彩。喜歡音樂表現,能唱簡單歌曲小班幼兒喜歡學唱歌,尤其會對那些富有戲劇色彩的、情緒熱烈的歌曲產生很大的興趣,會反復地跟著唱。他們也會試著用l一2種打擊樂器打出不同節奏,雖然節奏并不準確合拍,但是表明他們已開始學著控制自己的動作進行表達。這一時期的兒童一般都能唱幾首簡單歌曲,有的甚至會即興哼唱一些自己編的旋律和短句,然而自編的歌曲曲調帶有很大的模仿性。中班幼兒心理特點1、 活潑好動與小班幼兒相比,中班幼兒的動作進一步發展,活動能力增強,喜歡跑、跳、攀、鉆等各種活動。游戲內容更加豐富,有一定的情節,游戲中能與他人合作。(這就要求家長要盡量多抽出時間陪陪孩子進行一些有趣的游戲,以滿足孩子的這一特點。)2、辨別是非能力增強中班幼兒能遵守一定的規則,具有初步自我控制的能力,如咬人、打人現象比小班時明顯減少。中班幼兒在成人的幫助下,還具有一定辨別是非的能力,所以當看見別人的不良現象時,愛向父母和老師告狀。(這就要求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具體的道德準則,樹立道德榜樣,做到幫助孩子分辨是非)3、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如果問孩子“4與2相比誰多誰少?”有些孩子搖搖頭說不知道,但如果問“4個蘋果與2個蘋果相比誰多誰少?”則會回答4個蘋果多。這是因為4和2這兩個數字是抽象的概念,難以理解,而4個蘋果和2個蘋果,則變得具體形象了。如果問:“2個蘋果加2個蘋果是多少?”孩子會說不知道。但是當你問“2個蘋果再添上2個蘋果是多少時,孩子一定說是4個蘋果”。(這就決定了幼兒園的計算課程的特點,不能直接就給孩子上幾加幾等于幾,有家長經常有這樣的問題-你們不教加減法嗎?我們的回答是教但不是現在。這會兒您明白了嗎?因為我們的課程一定要遵循幼兒園不同的心理和年齡發展特征來制定的)4、好提問題中班幼兒雖然已經具有一定的認識能力,但是經驗少,智力處在迅速發展階段,對周圍事物非常好奇,因而總愛提問題。如“小鳥為什么會飛呢?”“星星離我們有多遠?”小狗有媽媽嗎?”等等。(這個特點更要求家長和老師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應該有問必答。但是有的孩子的問題真的是希奇古怪,很難回答,您可以和孩子一同查資料,或者先讓孩子思考,給自己留一點回旋時間,好去請教別人或查資料,切記不可說“你真煩”或不懂裝懂,說不定你家就有一個未來的發明家、科學家、設計家......看到這兒,忙碌的您還敢胡亂敷衍孩子的問題了嗎?)5、口語發展迅速中班幼兒已掌握了口語的基本語法和2000 個左右的詞匯,能敘述一件事情的經過,能用語言向成人提出要求。尤其是語音能力發展很快,是培養正確發音的關鍵期。(這就要求家長和老師的語言一定要規范、文明,家長切記不能過多的使用寶寶語言,如,吃慢慢,喝水水,睡覺覺,屙巴巴等,這樣會阻礙孩子正常的語言發展和孩子對語言的判斷能力。)6、以無意識的記憶為主中班幼兒的記憶是無目的的,因而容易遺忘。(這個特點要求家長應該不要過多的要求孩子象小學生一樣能長時間的坐著跟您學知識,您還不如放個錄音機,讓孩子一邊聽兒歌、英語、故事或古詩,一邊玩呢,孩子保證又玩了,又學了,這是孩子特有的本領呢!對于聽過的兒歌、英語、故事或古詩一定要多次重復的聽,您不要急著讓孩子反饋給您,只要您工夫做得深,孩子有一天會給您驚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