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2-08 16:08:23作者:佚名
《2021年《狼和小羊》教學設計和反思》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年《狼和小羊》教學設計和反思(10頁珍藏版)》請在人人文庫網上搜索。
1、狼和小羊教學設計和反思 狼和小羊教學設計和反思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3、懂得像狼一樣的壞人,總找借口做壞事,他們是不講道理的。 教學準備 1、生字和詞語卡片。 2、掛圖。狼和小羊的 _。 3、幻燈片。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貼狼圖)認識它嗎?認識生字“狼”,讀一讀。它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貼羊圖)誰能告訴老師,羊又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呢?一只兇惡的狼和一只溫順的小羊碰到一塊兒會發生什么事呢? (板書:和)結果怎樣?這個故事又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學習了這篇課文,大家就知道了。 二、學習課文 1、課件演示,范讀全
2、文 要求學生認真聽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初步熟悉課文的內容。說說你在看錄像和聽老師范讀課文的基礎上,懂得了什么? 2、自讀課文,標出小節號,目視雙行,讀誰字音。碰到不理解的詞句畫上記號。 3、出示生字詞。 弄臟 吃驚 溫和 倒流 經常 爭辯 撲去 親愛 可憐 壞蛋 找碴兒 背地里 氣沖沖 罵 你覺得哪些詞語難讀,或容易讀錯,提醒大家。 指名讀,跟讀狼和小羊教學設計,齊讀,開火車讀,男女生讀。 4、你覺得文中哪些句子不好讀? 5、指名分段讀。注意不讀破句。 6讓學生簡單說說狼和小羊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三、學習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語。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十一課(學生齊讀課題)上節課我們學
3、習了生字詞,現在我來考考大家,看你們會認了沒有,讀準了沒有。 二、精讀課文。 1、師范讀,生思考:想想狼到底想干什么?(范讀課文,讀出角色的不同性格) 學生交流。(狼想吃掉小羊)(出示狼和小羊的 _) 2、學習二、三自然段。 師:狼想吃小羊,想到什么程度呢?找出課文中的話讀一讀。(指名讀) 師:我發現你把“狼很想吃小羊”的“很”讀得重, _這么讀啊?狼這么想吃小羊,心里會想些什么?狼心里是這樣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樣呢?(課件演示)狼是個專做壞事、非常殘忍的家伙,他打算怎樣吃掉小羊?他對小羊說了什么?自己讀讀第二、三自然段。 生自讀。 1 2 下一頁 師:狼對小羊說了些什么,小羊是怎樣反駁他的?
4、誰來讀讀。(課件出示句子) 師:狼說這話的時候是什么樣的?(指導看課件)你能再讀一讀嗎? 誰還想來讀? 師:小羊能把狼喝的水弄臟嗎? _?(出示句子)指名讀。 師:(出示反問句)師讀。小羊會不會把狼喝的水弄臟呢?這是反問句,它的意思就是說小羊不會把狼喝的水弄臟。(出示陳述句)齊讀。用反問句比用一般敘述句更有力量,這里更加強調小羊不會把狼喝的水弄臟。小羊不會把水弄臟的理由是什么呢? 指名讀。 畫簡筆畫,理解“上游、下游、倒流”。 師:狼在上游,小羊在下游,羊絕不會把狼喝的水弄臟,可狼偏說羊弄臟了水,這就是書上說的(出示找碴兒)讀兩遍。 3、學習四、五自然段 師:狼第一次找碴兒被羊駁倒了,他甘心嗎
5、?他的態度變得怎么樣了?他又找了什么理由,對小羊說了什么?小羊又是怎樣反駁的? 同桌互讀,一人扮演狼,一人扮演羊讀。 (出示句子)分組讀。 師:讀到這兒狼和小羊教學設計,你有什么問題嗎?我有一個問題不明白,文中說“就算這樣吧”說明狼承認小羊說得有道理,這樣是怎樣啊?狼第二次說去年小羊經常在背地里說他的壞話,而去年小羊還沒出生,狼這樣指責小羊,這叫什么? (出示找碴兒)讀兩遍。 4、學習第六自然段 齊讀第六自然段。 師:狼兩次找碴兒都被小羊用事實駁了回去,這一次狼又找了什么理由? 師:誣賴小羊不面,狼在毫無事實根據的情況下硬說罵他的不是小羊就是小羊的爸爸,這又叫什么? (出示找碴兒)讀兩遍。 師:現在誰來說說“
6、找碴兒”是什么意思? 師:對,找碴兒就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故意挑別人的毛病,甚至是毫無根據地找借口,跟別人吵。 質疑。“爭辯”是什么意思? _不想再爭辯了? 指導看圖。狼的兇相。指導朗讀。 5、分角色朗讀。先指名讀,再男女生讀。 6、體會寓意。(出示課件) 三、拓展延伸。 狼撲向小羊,小羊有什么反應?小羊被狼吃了嗎?小組討論。 指名反饋。 板書 教后反思: “找碴兒”這個詞雖不是生字,但課文就是圍繞狼的三次“找碴兒”來敘述的,因此讓學生如何理解這個詞的意思,是課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設計時,我參考教參中片斷教學,覺得挺好,便原原本本地按里頭的設計去教學。可實際上是課近尾聲時,還有同學質疑什么叫“
7、找碴兒”。我百思不得其解,按教參里環環相扣,直指重點的教學設計,學生應該會理解。問題出在哪兒呢?經展青教師的點撥,恍然大悟。原來,“找碴兒”這個詞對北方的孩子來說并不陌生,他們口語中就常用到,教參中的設計適合他們。而對于我們南方的孩子卻陌生得很。如果在教學狼第一次找碴兒時,只要多追問一句:“找碴兒就是我們常說的找借口”并在后面教學時多提幾次,學生自然就明白了。就像隔了一層窗紙,只要教師輕輕一點,就通了。還是經驗惹的禍,也許教學時太注重教案了,死板地按照原先設計好的教案去上課。平時常說 _學生的實際編寫教案,好教案只能參考不能照搬,如何去實施呢?還得細細體會啊! 上一頁 1 2 【狼和小羊教學設計和反思】相關文章: 1. 2. 3. 4. 5. 6. 7. 8. 模板,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