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4-15 01:32:59作者:網絡
孩子是未來,孩子是明天,孩子未來的成功,20%取決于孩子先天的智商,80%取決于她后天的努力,就是對孩子的學習興趣、意志、性格等的培訓,來彌補智力的不足;培養出一個快樂、健康的孩子,是老師和父母的共同心愿,也是我們共同的渴望。新世紀、新要求,傳統育兒方法也必須進行升級處理,面對機遇和挑戰,我們應如何培養孩子呢?正確而可行的育兒的方法更值得我們一起來探討,以下幾方面是我的育兒心得體會。
一、 思想品德教育。
從她的言語和行為中感受,她是否有禮貌、誠實、愛心等方面來教育。其實,生活中這樣、那樣的小事,要培養她有公德心的,并且做父母的還要給予支持,并加以贊美,讓她知道施恩受惠能讓人更快樂,但是我們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的同時,還要對孩子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等方面的教育。
二、從小事抓起,培養良好的習慣與獨立能力。
習慣成自然,我們針對身邊的小事,跟孩子做一些約定,比如獨立讓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和孩子約定看電視的時間、方式和內容等等。標準不必過高,但需持之以恒,對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有很大的幫助,在很多人心目中,總覺得孩子還小,笨手笨腳,什么事也做不好。但在現實生活中,其實需要孩子分擔責任,比如說,大人先出門,孩子后出門就必須讓她學會關門窗、電源等等,告訴他不關窗,萬一下雨,雨水就會從窗戶飄進來,不關門,怕小偷進屋拿東西,關閉電源能節約用電,讓她知道事情不做好的不良后果與做好的區別;批評事情而不是孩子,而是要告訴孩子,你做的這件事,媽媽不喜歡或喜歡。
三、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
談到孩子的興趣,我們自然的想起那些“興趣班、特長班”,覺得讓孩子學鋼琴、學畫畫,等等來培養孩子的興趣。在與一些小同學的談話中,有更多的孩子是在父母的要求之下,不得不參加那些培訓班,硬著頭皮做練習,完全不是孩子的興趣。事實上,對孩子來說,興趣是小孩身上自發的部分,而家長與老師起著一個促進作用,要想辦法激發孩子的廣泛興趣,并加以培養!,適當的玩一些親子游戲,給孩子一些鼓勵,細心聆聽他們的需求,并經常保持與老師溝通,以及老師與父母對孩子信任,也能讓孩子對信心倍增,輕松學習,樂觀向上。
四、制定學習計劃和擁有平常心
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讓孩子有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與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定時學習,讓習慣成自然,盡可能幫助孩子消化老師教的新知識,而不是給孩子施加額外太多學習壓力,對于孩子的考試成績,我建議不要反映太大,無論好與差,都要以平常心對待,正確的引導孩子面對的得與失。鼓勵與贊美的話是孩子學習過程中學習動力,這是我深切體會到的;我們從沒有因為考試成績不好而批評她,會告訴她認真答題獲得滿分,老師和家長一定會感到十分驕傲的,但如果是因為字沒寫好扣分,就會提醒她,你是學生,字一定要寫好,寫端正,每次在考試前或考后我們都會對她說,“曉玉,加油!”
育兒是一項艱巨復雜的工程,它不僅僅需要物力,更需要精力與耐力,然而在與孩子共同學習中能收獲一些快樂和甜蜜,同時也能得到一些思索和啟迪,總之孩子只要有一點進步,都會令我們驚喜不已,因為那是老師與家長辛苦付出后所收獲的果實。對于怎樣幫助孩子改正寫錯別字的壞習慣和粗心的壞毛病,這些問題是我們目前最傷腦筋的,我們也會請教其他家長,看看有什么好的方法,到目前我還未能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另外還有一些學習方法也是需要加以改進,我們需要不斷去探索好的育兒方式,希望好的育兒方法和老師的指導如同一艘輕舟,載著孩子們駛向無限廣闊的知識海洋,讓孩子們更健康,更優秀,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