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5-12 11:16:53作者:網絡
如何培養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呢?這是值得我們廣大幼兒教師深思的問題。
說起語言教育,一般會認為幼兒階段無非是講講故事,說說詩歌,每當和家長談到這類話題,家長總是感到很困惑,不知如何下手教。我認為要讓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全面發展,應做到家園共育,共同培養。家園攜手社會共同為幼兒創設一個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良好環境對幼兒一生的語言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家庭中的幼兒語言教育
家庭是幼兒搖籃,是孩子們最溫暖、最安全、最自由、最快樂的港灣,家庭成員的講話水平及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孩子語言的發展。因此,作為家長,在家庭中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1、家長要做好榜樣,培養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
3-4歲的幼兒正處在接受語言能力最強的時期,這時候對孩子進行普通話的教育與培養,孩子也比較容易接受。家庭中家長以身作則與孩子用普通話交談,積極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孩子樂意講普通話,特別是圍繞孩子在幼兒園里的學習與生活,談一些符合孩子語言特點的,孩子比較感興趣的話題,讓孩子樂于說、樂于講,并時時要求她用普通話表達,從小培養幼兒學說普通話的興趣。同時家長應注意用規范的語言來與幼兒進行日常交談。
2、充分利用各種環境,激發幼兒想說的欲望。
周末家長可以帶孩子去公園、書店、游樂園等場所,充分利用孩子們感興趣的景物,在玩的過程中教幼兒認識事物,鼓勵幼兒勇于交談,如與小朋友及售貨員、管理員們進行對話交流。有時,也讓孩子和小動物們、植物們說話。這樣家長也可以從中了解孩子的內心在想些什么。而孩子們的有了內容,自然會有想說的欲望,同時也為幼兒的想象插上美麗的翅膀。
3、睡前講故事。
在睡前講故事是孩子們感到最溫馨、最幸福的時刻,孩子依偎在媽媽、爸爸身邊,聽著有趣的故事,不但是一種美的享受,還可以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語言的熏陶,家長可用簡單的提問幫助孩子理解故事的內容,讓孩子說一說來表達對故事中人物的看法等等,從而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充分利用各種媒體讓幼兒接受語言信息。
孩子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強,有時看過一兩次的廣告后也能流利地說出廣告語,這充分表現出孩子想學習語言的渴望。因此,選擇一些合適的電視節目讓幼兒來欣賞,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是很有幫助的,尤其是一些孩子較為喜愛的動畫片等。家長還可以為孩子們選擇一些配樂優美的兒童詩讓幼兒欣賞,時間長了,幼兒自然會跟著讀;同時也可以利用錄音機、影碟機等電教手段,讓孩子在日積月累中學習語言,接受語言,加強對孩子的語言培養。
二、幼兒園教育中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
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教師應積極為幼兒創設一個使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也就是說,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隨時注意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思考回答,教師和幼兒之間要建立起一種親密、和諧、融洽的關系,使幼兒想到什么說什么,樂意把自己的秘密、疑問或見解傳達給教師,而教師要及時正確地給予解答,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