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3-14 21:37:49作者:佚名
建立“一條龍”資助幫扶機制。2012年在全國率先實現高中階段免費教育,每年有70余萬名學生受益。2014年啟動實施低保家庭子女(含孤兒)升入普通高校新生資助政策,每個學生每年資助1萬元,已經惠及學生4萬余人,2017年擴大到所有建檔立卡貧困家庭。2016年自治區本級設立學前教育資助資金。自治區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范圍覆蓋23個國貧旗縣,23.6萬人從中受益。
鄉村教師得到更多關愛。在解決“下得去”方面,通過國家、自治區兩級“特崗計劃”招聘教師4600余人,推進退休教師、在職教師、高校畢業生支教,有效改善了農村牧區教師資源緊張局面。在解決“教得好”方面,完善校長、教師交流制度,近年來交流人數超過3.5萬人,有力地促進了師資均衡;通過“國培計劃”“區培計劃”培訓教師超過37萬人次,提高了教師能力。
信息化助力城鄉共享優質資源。全區中小學(含教學點)互聯網寬帶接入率從2013年初的35.6%提高到98%,“內蒙古教育云”平臺建設提升了數字資源供給能力。全區102個旗縣(市區)中,已有98個旗縣建成“同頻互動”課堂,平均每天上線人數超過1000人,實現了城鄉學生同上一節課、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教育系統工委書記、高校工委書記,自治區教育廳廳長 侯元)
《中國教育報》2017年08月07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