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4-02 16:29:40作者:佚名
區屬:
針對全市63所高中,這些學校分配名額的比例是一個區間,50-65%,是可變,具體多少現在不好說。其中30%是分配到區(30%中本區只占5-10%,外區占到90-95%),這個比例和委屬有很大的差異,因為是區屬高中,主要放在分配到本區的學校中,占比70%。較高的分配到學校的名額比例,能確保保證每一個初中都能得到至少1個名額。
例如:建平中學招募400名,假設名額分配是60%,也就是400*60%=240人,按照分配到區和校的比例,240*30%=72人,分配到區,其中浦東新區的占比是72人中的5-10%也就是4-7人,分配到外區72人中的90-95%也就是65-68人。分配到浦東新區240*70%=168人,按照浦東目前的不擇生源的中學,完全可以做到每校一名以上,有點雨露均沾的意思。本區有多少個區屬高中,你的初中就至少能分配到多少個。
名額分配到區,對學生沒有任何要求,擇優優先入取。名額分配到校,對學生有一項硬性指標就是在校就讀必須滿三年,也就是至少6年級下要就讀該校,名額分配實行考前填報,到區和到校都可以填,且只能分別填1個,然后按照區內競爭和校內競爭原則,中考排序方式,按照1:2的比例進行預錄取。例如有2個名額2022華師大附屬東昌中學錄取分數線,就預入取4名,再參加該校的綜合考查(滿分50分,禁止組織學科類測試)以綜合考查分數擇優入取。這就叫見分又見人。
原先招生政策下,這幾百名學生絕大部分都是本區內,除去一部分推優,大部分學生都在該學校入取分數線之上。現在的招生政策下,這幾百名學生中有一定數量外區學生,而且因為學校分配關系,存在一部分并未達到該學校分數線的學生。是不是有點高考的感覺,同一個系的,甚至是一個寢室的,因為你的城市、區域不同,錄取的分數線也不同。
三,統一招生。
包括委屬、區屬、普通高中、特色高中、中職校,所有的學生都要進行中考,統一招生考生可以填報15個志愿,和高考不同,中考是先填志愿后考試。最后按照入取分數線進行擇優錄取。
那這樣的改變,對于學區房,特別是初中學區將帶來怎樣的變化?
一,好的學校優勢可能被削弱
因為各個高中招生生源的結構變化,存在一部分未達到該校入取分數線就被入取分配的生源,按照以往該校錄取分數線,裸考的要求可能將會提高。700分招200名,今年這個學校變成了710分,只招100名。原先可能能進市重點的,現在也許只能勉強上一個普通的市重點。但具體減少多少名額,分數線怎么劃定,現在誰也不好說。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好的學生,成績優秀的,還是大概率能進好的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