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3-19 14:08:51作者:佚名
一名軟件工程學院2011級本科生,高考第一志愿選擇軟件專業,他很幸運地來到這里,6個月就畢業了。 高四的暑假,我和其他幾個同學開始從零開始開發華師大的百度貼吧。 受8 Squared事件影響,2011年中國所有大學貼吧仍然被禁止。當時,中國還有一些堅持不懈的大學。 貼吧人正在通過特殊渠道開發大學另類酒吧。 我們就是這群人中的一員,華師大的另類酒吧就是ecnu酒吧。 我就不細說了,這是一段精彩卻又無奈的歷史。 2012年,大學論壇解封,我們正式復活了“華東師范大學吧”。 我看著論壇從幾個人發展到幾十人、幾百人。 一、現在數以萬計的人都變了。 毫無疑問,它現在是華東師范大學最大的網絡社區,也是唯一一個日活躍人數超過千人的交流場所。 我當貼吧老板兩年多了,現在偶爾出來處理一些比較痛苦的事情,挨罵挨罵。
由于我長期負責學校貼吧,與學校里形形色色的學生都有了一些接觸,對各種好事壞事也有了一點了解。 從一開始到現在,都有很多同學來貼吧詢問遇到的問題。 在我大一和大二的時候,我每年都會回答這些問題一千多次。 所以我才知道學校各個部門的脾氣。 我把學校官網的每個子類、每個職能部門的頁面、每個章程、方法都看了一遍。 貼吧目前的管理層不受任何官方影響。 完全是學生酒吧管理團隊自覺執行的。 因此,這也是學生抱怨最多的地方:完全匿名; 難以看到投訴對象; 學生會為學生做。 說。 這個貼吧就像是華師大的居委會。 有底線但包容,受眾廣泛但平凡,有影響但不混亂。 它連接了在校學生、學生家長、高中生、校友以及校園內的官方學生組織和俱樂部。 信息復雜豐富,話題多為日常性。 另外,華師大貼吧可能是全國高校貼吧中管理最專業的。 我們有24小時的網上酒吧(有留學黨),我們有自動刪帖程序,可以識別那些批量發布的惡意廣告帖子和騷擾帖子。 這個貼吧絕對是全國最認真提供高考錄取咨詢的貼吧。 我已經把學校官網上的招生簡章看了50多遍。 從大一到大四,我帶領貼吧解答高考題三年了。 按瀏覽量和回復量粗略估計一下,我們的問答帖子每年至少可以幫助到3000名高中畢業生(為什么這么多?因為很多來咨詢的人把華師大列為A選擇,但后來就沒有了)分數不夠,未被錄取)。 我寫的和回復的很多內容在其他地方找不到,包括招生辦公室的官方網站。 招生辦老師看了我寫的問答后,只評價:“真專業”。 現在在校的新生到大三的本科生,應該有超過四分之一直接或間接看過我的帖子或者問過我問題。 (表現出憤怒)
我之所以講這個經歷,是因為如果我不講這個,你以后可能很難理解我為什么要用這樣的視角和思維方式。 畢業前我打算寫一篇博客來評價華師大。 當我看到題中的問題是我打算寫的主要內容時,我決定回答一次。
看著一批批新同學進來,變成老狗,看著他們從一開始的新鮮熱情,到抱怨抱怨,再到愛與理解; 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前輩,聽著他們的回憶和評價,我就想過半年后送自己走。 提問者剛本科畢業。 我想,當你回憶起這幾年的心情和感受時,你就會明白。 我想更認真地寫這個答案。 我必須回憶起我經歷過的各種事情。 我說如果是的話,我看了看自己發的帖子和微博,揣摩著讀這個答案的同學們的心理。 我看了半年前提問者提出這個問題以來對補充說明所做的一點修改,思考如何表達才能讓你明白。 它感覺真實且相關,所以我花了很多周末來醞釀。 感謝所有喜歡和期待我的人。 你可能想看到與我不同的東西。 然后我會嘗試寫一些你可能沒有想到的事情。 和以前一樣,我說話的時候不會刻意討好大家,也會公然挑刺。
好了,吹牛結束了。 下面開始回答。
==========以下是答案==========
“體驗”這個詞本質上應該是主觀的。 任何一個在華師大呆過的學生都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互聯網行業經常用到一個詞,叫做“用戶體驗”。 我覺得華師大學校也可以算是一個產品。 學生是用戶,學生在校時和離開學校時的感受和看法就是他們的經歷。 我先說一下我認為比較重要的幾點:
1. 這所學校和其他學校一樣,有很多公共問題。
簡單直接地說,領導力很重要。 如果領導覺得學校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分分鐘肯定會解決。 如果有少數學生覺得不好,往往會視而不見。 這在華師大的后勤工作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學校服務部的一些員工從來不把自己的工作當作是為學生服務,而是把工作當成完成任務,讓領導舒服。 只要領導不注意,同學們罵你狗也沒關系。 畢竟這個時代的學生幾乎不可能寫大字報、敢于站出來組織抗議。 我大一的時候,我的校長是于立中老師。 嗯,當我在街上遇見他時,我叫他于老師,因為他說他喜歡被稱為老師而不是校長。 他是中國第一個開通微博的985大學校長。 很快,他的微博和人人網就成為師生投訴、尋求幫助的窗口。 小事大事都可以直接發微博@連立中,一般都能找到。 他自己的回復。 由于校長親自介入,以下部門看到投訴后,迅速介入處理或作出解釋。 后來,學校的下層領導看不下去了。 他們勸于老師,校長每天的事情很忙,不值得花時間和精力在微博上處理學生的這種小事。 甚至有人直接表示,經常上微博、人人網的學生都是不認真學習的好學生。
這群白癡,如果學校的部門能夠快速處理學生的問題或者給出答案,怎么可能有這么多的投訴給校長。 于校長任職期間,學生和老師的評價都很好。 微博開通后,學校的知名度和親和力更加高了。 這些部門甚至不覺得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恥辱:校長要處理的小事越多,你做得就越糟糕。 2012年暑假,于校長辭職,接管上海紐約大學。 微博不會直接處理華師大的事務。 投訴、投訴依然存在,但大多不再受到重視。 你看華東師范大學后勤官方微博沒有看到沒有更新嗎? 如果你@他,他還會回復你嗎? 奶奶有腿。
我之所以以物流為例并對其進行批評,是因為物流是最受學生詬病的。 吃、住、洗澡、校車都是后勤負責。 然而,幕后人員的整體素質和責任感卻不值一提。 攜帶。 不過前臺的大部分人,包括我們經常接觸到的宿舍管理員、保潔阿姨、食堂阿姨等等,都非常nice。 他們與學生直接接觸,常常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后勤方面的缺陷太多了,但學生的差評不會影響這群人的工資。
當然,其他部門的廢話也不少。 比如校園社團舉辦活動,借用場地,就要花錢,而且手續也很多。 往往東奔西跑很難完成,這是典型的大眾面孔。 但另一個比較明確的事實是,有些事情不能歸咎于人,也不能歸咎于制度,但卻無能為力。 例如,財務相關問題必須澄清,以避免糾紛。 這個問題一旦出現,就很嚴重; 比如組織活動的安全問題,如果出了問題,學校就要負責。 沒有人敢站出來說,出了問題我來負責,所以大家只能盡力讓自己做的事情符合規則和程序。
一般來說,這方面的事情比較復雜,對于體制內的各個單位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華師大雖然做得不夠好,但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
2.除了后勤,這所學校很多人都對學生很關心
有同學在其他幾個回答中已經提到過這一點。 他們認識的一些老師是認真負責的。 就我自己在軟學院的經歷來說,大部分老師對學生都是非常認真的。 如果您有任何疑問,請詢問他們或尋求幫助(當然,不僅僅是在學期結束時)。 他非常熱情。 這個很多回答都提到了,我就不再重復了。 我要說的是,再加上一些其他的“老師”。 這里給老師加上引號,是因為當我們在學校里發現很多解決問題的人時,他們實際上只是職能部門的員工,嚴格來說不能稱為“老師”。 老師是教導、教導和解決疑問的人。 物流部門的人告訴你什么了? 那些團委的人給你帶來了什么困惑? 不能說在大學工作的都是老師。 對于學生來說,稱呼這些人為老師并沒有什么關系。 一方面,這是最方便的,也是表示尊重的。 另一方面,沒有人會認為有什么問題,包括我。
不知道有多少同學有這樣的感受:當生活中遇到問題時,即使一時解決不了,也可以找學校里的其他人幫忙解決,路是敞開的很明顯,但你通常不這樣做。 注意到了。 就我個人的經歷來說,我來了三年半了,大部分事情幾分鐘之內就能查到是哪個部門負責、聯系誰、如何聯系。 所以我一直過著相對安逸的生活,沒有什么可擔心的。 而我常常會不經意地想到一些事情,然后我去看一看,學校已經考慮好了,做了工作。 因為你可能遇到的問題,幾乎可以肯定很多其他同學也會遇到,而且這些人相應地處理這些問題的效率非常高。 這是關于處理問題的。 另一方面是對學生的關心和體貼。 我認為中國師范大學做得非常好。 例如華東師范大學《減肥與人文關懷》/問題/21208382
最近的另一個例子是:外灘事件中有兩名華師大學生被殺。 事件發生后,學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通過多種渠道確認學生安全。
1月1日晚,學校官方微博全部換成灰色頭像,官網首頁也呈灰色。
掌控所有官方發布渠道,避免被媒體利用和炒作。
在獲得完整、準確的信息后,將發布公告。
自始至終,所涉及學生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都受到保護。
1月2日下午,官方發布公告。 不知道有多少人仔細分析過這條微博。 我讀后的感覺是,這幾句話描述了事件,抓住了感受,很好地保護了隱私。 還有一些大學根本沒有發布公告,或者就像新聞播報的那樣:我們學校xxx同學不幸遇難,學校領導第一時間趕到醫院表示哀悼,巴拉巴拉。 至于官方網站,我專門看了復旦的。 藍頁上赫然寫著:復旦就業能力繼續位居全球前列、中國第二。
當時的華師大是這樣的:
外灘事故發生的第二天和第三天,華師大的不少師生和學生家長心情沉重。 一位家長在群里告訴我,她一整天都沒有吃飯。 盡管這次事故并不是她的孩子。 這是非常悲傷的; 一些輔導員淚流滿面。 華師大宣傳部顯然是在順應大家的意愿,盡其所能地關心大家。 這是給在校學生和遇難者家屬的一個交代。
說到微博,你還可以對比一下華師大的官方微博和交大、復旦大學的官方微博。 后兩人發新聞對自己的夸獎更多一些。 華師大的微博操作得非常熟練。 他們經常轉發學生的微博,很少直接發布新聞。 雖然都是免費內容,但發布新聞和轉發貼近日常生活的內容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我一直關注交通大學的官方微博,閱讀了很多。 前不久,我因散布謠言而被罵。 私信跟我溝通后,就把微博刪了。 華師大對微博的回應比交通大學差。
中國師范大學對學生非常信任。 一天24小時沒有電源或互聯網接入,除了上課之外沒有其他個人限制。 此外,宿舍全年不關閉,學生一年365天都可以居住。 隔壁的朋友這兩件事都沒有做。
3、毫無疑問,這所學校也有一批不配稱為老師的老師。
白癡隨處可見,在學生中、在老師中。
只要抓一些并把它們拿出來即可。
一位老師在課堂上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不知道地理系是怎么得到這么高的排名的。 一定是用錢買的。 我不知道誰給這些排名,對吧? (當時可能忘記了,下面坐著一群地理系的學生)
這里不應該有孤兒。 他們的條件很差,通常無法上大學。
這是大學老師在課堂上可以對學生說的話嗎? 而且還是國內頂尖的師范大學。媽的,叔叔,張全蛋受不了了
另一位是我很熟悉的軟件學院的楊教授。 說起來,軟學院的學生們都很清楚這一點。 他們幾乎從不回復電子郵件,工作也常常不可靠。 即使是小事我都能容忍,但上次的事情讓我很不高興。 由于教務管理員輸入錯誤,一名同學的日語成績從滿分變成了1.5分。 當他去找教務管理員時,得到的答復是:一旦錄入就無法更改,明年必須重考才能填對。
你們聽說過有人這樣欺騙學生嗎? 如果您想重修 4 學分的課程,只需重修即可?
后來這位同學去了學校教務處,事情就解決了。 這件事與我無關,我只能感到不高興。 如果是我的話,我一定會和她聊聊人生,教她做人。
一位畢業生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楊教授是一位好老師,我們將永遠記住她。 她將是我們以后踏入社會后第一個要感謝的人。 因為是她在我們大學里教會了我們江湖危險的真相。 它還讓我們知道,并不是每個人都會從我們的角度來考慮我們。 在此,我懷著崇敬的心情,發自內心地對她說:您辛苦了,我們謝謝您。
孔明先生也這樣評價她:
對不起大家,讓你們知道了很多不好的事情。
不可否認,這所學校的少數教師和工作人員是非常不負責任和無能的。
但幸運的是,他們都是對我們來說不那么重要的人,而且數量很少。 如今,華師大等985大學都在招聘專業課教師。 如果沒有博士學位,沒有留學經歷,想都別想。 能滿足條件的人,就不會像上面那么腦殘了。
(有人擔心我這樣起名字會惹上麻煩,別慌,我真的要惹麻煩了,我提到的那些人都會沒飯吃的。)
4、華東師范大學是一所擁抱變革的大學
什么是永恒?
很多人會回答:改變本身。
我對華師大的創新還是比較滿意的。 官網首頁響應式頁面已在國內高校長期使用; 教務處推出的新選課系統是對傳統選課方式的創新(雖然也是借鑒國外大學的); 為教師提供sakai平臺上課(這個也是從國外借來的)。 不管這些新事物是好還是壞,無論適合還是不適合,有這樣的嘗試和跟進總是好的。 我和華師大新聞處有過一些交流,比較熟悉。 我知道他們一直在努力做一些事情,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但大學畢竟不是互聯網公司。 他們不能亂花錢,也沒有試錯的機會。 所以,每一個新事物的推出,都必須追求一個“穩”字。 這往往限制了許多好想法的實施。 很多同學總是問:為什么我們學校沒有XX功能呢? 為什么XX設計得這么麻煩? 很多時候,只是因為那些人??思考、考慮的比你多。 系統中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也正在優化。 最新的是:校園卡丟失,申請補發,1天內即可領取新卡。 過去,您必須等待3天。 這在技術上并不是不可能的,而且我個人并不覺得有什么顧慮。 這實際上是一個系統變化的問題。 不知道是誰一瞬間想出了這個三天法則,但實際上并沒有什么用處。 為了順利使用圖書館、宿舍、食堂3天,提前支付20元補卡費總是值得的。 如果有人真的拿起你的卡并將其歸還,通常一天就足夠了。
學校的功能網站還存在不少歷史問題,學生的一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如校園卡在線充值)。 但確實進度慢了一點,要考慮的東西太多了,是一個磨練的過程,而不是故意不做。
正如2014年元旦官方微博所說:真正好的大學,是一所不斷進步的大學。 我親身感受到華師大這三年來的進步和變化,我相信它永遠是一所好大學。
5.一些與回答問題無關的想法
老實說,我覺得排名很無聊。 我見過太多了。 所謂的大學和專業排名,除了吸引高中生之外,對于現在的學生本身來說意義不大。 但網絡上有很多人喜歡爭吵,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對自己、對他人、對學校無用的事情上。
這背后有一個答案,就是華師大某個專業在全國排名第幾。 我想,除非你是這個專業的學生,??否則與你無關,也不應該與“經歷”有關。 不管你的學校專業排名如何,能不能寫在簡歷上,能不能給你找工作加分,排名第一還是最后,對你在這方面的生活和學習有影響嗎?學校? 很少。
華師大學的學校排名在大陸大學中應該在22到26之間。 說到這里,我想起曾經有一位老師在課堂上告訴學生,華師大是985大學中最后一個。
不懂的還假裝懂的傻老師。
全國有 39 985 所大學。 不管你排名如何,你都不可能排名墊底。 但還是有不少學生相信了他的話,居然跑到論壇上說華師墊底。
華師大很多院系都怕學生投訴。 最簡單的是,如果你去后勤部門投訴某個食堂某個窗口某個阿姨的不好的事情,即使她沒有問題,領導也會說些什么。 任何部門都不敢做出太過極端的事情,因為一旦學生真的惹上麻煩,學生不會受到懲罰,但相關責任人只會倒霉。 但大多數學生沒有找到解決問題方法的意識。
另外,我認為大學的目的并不是讓你馬上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如果你是大三、大四,你對母校的評價和了解僅限于排名、畢業生平均工資、食堂是否好吃。 如果周圍沒有太多外賣的話,你可能真的需要一些時間去大學學習。
6、最重要的經歷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不太關心大學的硬件有沒有那么好,食堂的飯菜貴不好吃。 這些是比較實際的點,但不是很重要。 我對一個地方的記憶和感受大多來自于那個地方的“人”。 在信息安全領域,人們認為人是整個安全體系中最薄弱的環節,加密算法強度、保密措施等遠不如人本身重要。 我認為“經歷”是相似的。 食堂不好吃,頂多就是天天抱怨而已。 然而,周圍人給你帶來的成長和幫助,或者他們的厭惡和誹謗,都會直接改變你的人生觀和行為方式。
這所學校里我覺得有趣的學生太少了。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觀點:同齡的女孩比男孩更成熟。 我不同意將此規則應用于大學生。 華師大的本科生男女比例是3:7(我的數據也是官方數據),但是這里很多女生在品行和工作上都沒有男生可靠。 我什至在想,是不是因為文科女生太多,所以整體上偏重感性和自我。 我認識并且接觸過的女孩足夠多,足以填滿幾個教室。 他們大多數人喜歡沉浸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這些圈子可能以宿舍或自己認識的一些朋友為中心。 小圈子給了他們安全感和認同感,但往往限制了他們的視野和思維。
“這個老師太煩人了,布置的作業很多。” “是啊,我真的很討厭,下次我再也不會上他的課了。”
“你覺得xx怎么樣?” “啊,我和他接觸不多,不過他看起來也不是什么好人。”
“你覺得我每天和男朋友去食堂吃飯該不該給我付錢?” “當然應該,男孩子不應該給女孩子花錢。”
我告訴你,一些低級的意見一旦在小圈子里討論起來華東師范大學,就成了大家的共識:“你看,我身邊的人都這么說。” 對于本科生來說,很多觀念還很不成熟、不健康,而大學這樣難得的平臺可以很容易讓你接觸到和你想法不同、比你優秀很多的人。 但如果你只把自己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在自己身上刻下不值一提的價值觀。 年輕人,你辜負了美好的時光。
我和軟學院的女生交流發現,她們中的一些人已經安排好了自己未來的道路,比如回家當老師(拿個教師資格證就可以了)或者回家考公務員(有聯系)已為您找到)。 他們努力學習、讀書、寫作業、參加考試,并獲得高分和獎學金。 當我問他們一個基本的技術點時,“啊,這是什么,我沒聽說過”“呃?還可以這樣,老師沒教過。”
這就是軟庭院的現狀。
想來想去,我只能評價這里的學生“太冷漠了”。
他們不關心國家大事,不關心自己行業的新聞,不知道學校外面的世界正在發生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應該朝什么方向努力。 很多人所做的只是:取得高分、拍漂亮的自拍照、秀恩愛、隨波逐流。 但你的聰明想法、你的新鮮感、你的質疑和探索精神又如何呢? 為什么你們要像后勤部的叔叔們一樣,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事情,就是為了避免惹麻煩、犯錯誤? 為什么老師隨口傳出華師大是985最后一個的謠言,你卻簡單認真地相信了,連查都不查? 你善良、自覺、勤奮,但在組織活動時總是很難產生新的想法,只會重復。 當企業來開促銷會時,前后排的座位總是空著。 遇到問題,首先是抱怨、抱怨,而不是解決問題。 你在學弟學妹面前自以為年紀大了,經驗豐富,但你不知道這個學校每年招收多少本科生,你不知道中北第一、第二宿舍在哪里,你也不知道校車時刻表。 無論我去哪里查看,都沒有注意到學校的活動。 錯過之后,我只是說“奶奶美腿學校在這方面宣傳做得不夠”,而忽略了官網、微博、微信和大家的通知。
在這個問題的回答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葉葉的話。
“一切都準備好了,但要看人。你想在大學里成為什么樣的人,華東師范大學都能幫你實現。”
當然你可以低調、安靜地度過4年,只要你覺得值得。 但如果四年后你還沒有弄清楚自己需要做什么,還在聽從別人的意見,安于一個想法不合常規的小圈子,那么別人的行為舉止就已經和你大不相同了。做事。
我會輕松一點。
依托貼吧這個平臺,我與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的學生有了很多接觸。 走在他們的校園里,和他們交談,看著他們安排事情,總能給我新的想法和體驗。 但我在華師大這里很難得到一個。 在本月的問題解釋中,提問者這樣寫道:
”簡單來說,華東師范大學的校園看上去比較安靜,學生們安靜地走在路上,舉辦活動的時候,顯得安靜、無聲。但對面的門口,每天中午的東區旋轉木馬非常活躍,有各種各樣的活動來促進一個接一個的票務,揚聲器大喊大叫使人們有些不知所措。這些可能也反映了兩所學校之間的差異。我認為,在做事時,東中國師范大學的學生是更加腳踏實地,嚴肅,安靜和腳踏實地。相比之下,對面的學生有更多的想法,更活躍,更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人們變得浮躁。”
此描述基本上與我的經歷一致。 這與有更多的工程專業和更多男孩有關嗎? 一定有一些。 但同樣,這不應該是主要因素。 中國師范大學的許多學生有意識地繼承了中國師范大學的“低調,務實”的特征。 正如我上面說的那樣,其中一小部分是低調的,并且從本科學位畢業后什么都不知道。 當然,來自中國師范大學的大多數女孩都是善良而機智,易于相處,輕松地害羞。 每年,蒂巴的許多新生都想在注冊后見我,但他們不敢獨自一人來找我。 他們只能在小組活動中秘密地問:“哪一個是mo mo? 我想和你一起拍照。” 但是彼此了解后,他們可以放手。 你告訴一個粗俗的笑話,她可以告訴你一個更色情和庸俗的笑話。 如果您一次侮辱她,她可以回答您十次,您無話可說,乞求侮辱她。 沒有負擔與這些女孩交流,他們是最好的好朋友,同性戀和友好戀人的合適候選人。
一般而言,中國師范大學的女孩的特征往往是兩極分化的。 他們要么是非常低調的,要么努力學習,要么在表面上安靜,但內心很兇猛。 另一方面,男孩往往更受歡迎。 相對較少的男孩特別有能力造成麻煩,而且學校中的著名男孩也相對較少。 Wu Xiaolong和Wei Zekai是兩個相對著名的例子。 我有機會和吳小龍共進晚餐,我發現他非常親切,很容易相處。 我認識的男孩(啊,這個人數不到女孩的三分之一),即使是柔軟學院的男孩,也很少有科學和工程男人的光環,例如吉久大學和湯吉大學的男孩。 他們沒有那么獨特的個性,而且表現良好。 。
這是我在中國師范大學中獲得的最難忘的經歷,這也是我對這所學校的最不重要的批評。 因為其他人如何生活并上大學是他們自己的事。 我只是認為某些行為不好。
當您學習一項新技術并想與他人分享時,發現沒有同一個主要的學生理解它; 當您看到行業中發生重量級新聞并想與他人討論時,但是您根本找不到合適的人。 當您想到一個小主意并想讓周圍的人實用,但發現沒有人可以與您合作時,您將了解孤獨和無助的感覺。
7.最后
我幾乎完成了以前列出的所有積分。 感謝所有可以閱讀本文的人。 還有一些學生是因為ID“ MOMO”而來的。 感謝您對我的認可。 但是我不得不說我只是一個普通的IT新手。 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只是利用自己的優勢來做一些好事,并幫助了一些人。 這沒什么顯著的,不能包含在我的簡歷中。 我知道,如果我不這樣做,那么這所學校沒有人會像我一樣做,我對自己的努力并不后悔。 在大學對我來說,泰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歷。 我與各種學生,老師和父母接觸,并結交了許多朋友。 這比我在軟件學院中所學的幾門課程更有趣和有用。 東中國師范大學在各個省和城市的高入學評分越來越高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班級男性新生的比例比以前高出幾個百分點。 這所軟件學校在該國排名第六,在上海排名第一,很快將不再是一所只能接受各種轉會的學校。 新生每年都會變得越來越開放,有趣和個體,這肯定會給中國師范大學帶來變化。
我將永遠愛這所學校為我提供的一切,我將永遠感謝這里的人們的贊美和肯定,蔑視和誹謗,幫助和關懷。 當我在2011年進入學校時,我想到了4年后我會離開哪種狀態。 我將在半年內離開。 我終于可以對自己說,中國師范大學的氣氛已經影響了我4年,使我認真思考。 我已經辜負了我四年來思考自己想成為的人。
學校給您的許多經歷無意中影響您。 您自己的話語,行為和態度也可能影響和改變這所學校其他成千上萬其他學生的“經驗”。
好吧,讓我在這里做廣告: /東中國師范大學宿舍助理是我為改善宿舍電費收費體驗而制作的小型網站。 有興趣的學生應該嘗試一下。 Beta版本,“體驗”還不夠好。
讓我們從SI的“光線瞥見”中的一條線結束:
青年
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遺憾的悲傷
但這不是限制我放棄追求的借口。
謝謝你短暫的燈光
很幸運有你
過去的所有事件都會消失
但是至少我已經經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