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17 15:32:19作者:佚名
2016.6.26第一次更新(補充圖片部分)
2016.6.26 第二次更新(改錯字,校訓錯了!)
嚴肅的答案不如聰明的答案更受歡迎
┑( ̄Д  ̄)┍
(交通大廈9樓天臺拍攝)
(交通大廈南側)
(雪后校園的白色空地是結冰的湖,湖邊是2號宿舍樓,左上方的高層建筑是3號宿舍樓,1號宿舍樓被擋在2號樓后面。)
(圖書館)
(紅帆音樂廳)
原來的
2016年高考成績已經出爐,于是我在知乎搜索欄輸入“中國女子大學”,看看它受到了多少關注。 我猜出了得票數最高的答題者,學長們已經互相認可了。 看到評論里有考生詢問學前專業,所以就來這里編輯一下答案。
(主樓及校訓)
個人基本信息
2010年畢業于中華女子學院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畢業后從事聽障兒童康復相關專業工作兩年。 現在我住在學校附近,每周都會回學校吃飯、喝水、逛圖書館。 雖然我已經畢業了,但我從未離開過。
下面將從學前教育專業設置的校園經驗出發,從三個角度回答這個問題。
【校園】
*北校區*
主系無法容納這么多學生,所以學校租用了北京商業學校的校舍和教室,對昌平區北七家鎮沙格莊草巴西路一年級學生進行半封閉管理。 周一至周五你不能離開學校。 周末只能持票外出,并且必須在規定時間之前返回學校。 六年過去了,北京的交通狀況已經完全不同了。 但從距離上來說,從北校區到主城的時間至少要一個半小時。 那時候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和室友在路上來回走了兩個小時去天通苑隆德廣場的沃爾瑪買各種東西。
(北京商學院正門)
*總部*
大二那年,我回到了北四環附近的總部。
男女比例為1:100,學校的安保工作非常嚴格。 男生如進入校園,需由校內學生帶領,身份證件須由門衛保管,離校時領取。 女生出入境基本不會被檢查。 晚上11點后返校的學生將記入名冊,每月將批評通報至系里。
女子學院的校園是北京大學中面積最小的,但該有的設施都有。
主樓擔負著各院系的日常教學和辦公職能。 教學樓包括教室、圖書館、學校職能部門。 文體樓設有舞蹈、美術、體育教室、箱園理療室等,還有鋼琴室30余間。 禮堂設有健身中心和網球場、自助餐廳、宿舍三間。 除了這些建筑外,校園內還有塑膠操場、綠地、湖泊等。 校園雖小,但我在校的三年里,并沒有能夠走遍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2014年受訪者畢業前北京中華女子學院,所有宿舍均為4人。 3號樓現已改建為6人間,所有宿舍均配備空調。 2號樓有獨立衛生間,宿舍內可以淋浴。
(總部正門)
回到總部吃喝玩樂都方便多了。 學校周邊只有新建的未來廣場購物中心。 雖然功能不全,但日常購物、餐飲也足夠了。 受訪者上學時經常去望京吃喝,對各種韓國菜都無法抗拒……門口公交車通向鳥巢、學院路、中關村,還有他最喜歡的乘坐13路公交車可直達。 雍和宮和北海。 東四街也布滿了好吃的小店……(受訪者一提到美食,文風就大變= ̄ω ̄=)
【學習經歷】
*入學前*
受訪者衷心向往北京。 得知自己被錄取后,他在百度地圖上搜索,興奮地看著北四環旁的小校園。 接到通知后,我看到報名地點是昌平北七家鎮。 我測量了一下地圖,發現距離并不是很遠。 到了報到的日子,我傻眼了貝語網校,仿佛來到村里上大學一樣。
(錄取通知書)
*新生*
雖然北校區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方便,但我還是很感激那段時光。 校園相對與外界隔絕,密集的課程安排,類似于高中的生活,給了我們年輕人足夠的緩沖和調整的時間。 防止剛剛飛出鳥籠的小鳥在廣闊的天空中迷失方向。
現在回想起來,我作為學生干部最自豪的時期是在北校區。 由于北校區距離主校區較遠,由新生組成的學生小組負責北校區學生活動的策劃和實施。 沒有了上層前輩的“管理”,想要表現自己的年輕“干部”就可以揮舞拳頭,大打出手。
(北校區社區文化節開幕式)
(北校區社區文化節開幕式)
(6年前北校區跨年晚會攝影技術渣(⊙﹏⊙)b)
(北校區元旦晚會鄭重聲明,女子學院每年招收本科生1000余人,其中播音、主持專業男生10-20人)
*回到總部后的真實大學生活*
當我大二搬到城市時,我開始通過搬家來體驗女子學院的特色。
1000多名女孩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收拾行李,一點一點從高樓上抬下來,然后把重達幾十公斤的行李扔進卡車里。 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一個女孩子的身體再弱,也蘊藏著巨大的力量。
外人很容易認為女子學院的特點是“女性”、“女權”,但事實并非如此。
崇尚道德、博學、崇尚美
自尊、自信、自立、自立
這是對女大學生最準確的表達。
我們是女性,是獨立的個體,不需要依賴于父權社會。
我們都是女性,同樣有能力,可以在不同的領域發光發熱。
我們是女性,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努力擺脫幾千年的“成見”。
這不是要挑戰男性,而是要通過解放女性來實現人人平等。 突破“刻板印象”的束縛,某種程度上也是對男性的解放。 溫柔不再是女性的專屬。 在家做飯、照顧孩子的丈夫也值得尊重。 男人不再需要一直堅強,女人也可以擁有強壯的手臂。
大二時,我選修了法學系趙和軍教授講授的《人類性學》。 起初我很不好意思接受如此開放的教學內容。 當“性”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學術討論時,大家的思想也越來越開放。 我們在課堂上討論性、SM、同性戀。 那段時間,學校門口經常出現暴露狂的男人。 趙老師還教我們如何應對性侵。 由于社會環境和文化的限制,人們很少談論性。 然而,越是回避禁忌,就越容易出問題。 用開放、包容的態度去理解世界上的每一種觀點。 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正確認識世界、認識自己。
女子學院教給我最重要的一課就是我對待世界的態度:
人人生而平等,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的權利。
我可以狂野地走遍世界。
你可以愛上文學藝術,沉浸于讀書、看報、養花。
他可以是一個堅強的男人,也可以是一個一絲不茍的“女人”。
她可以喜歡男孩,也可以和一個女孩長期在一起。
這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這是每個人自己的生活。 我們是旁觀者,不需要干預或改變別人。
尊重是最好的祝福。
*愛*(前方虐待狗)
(受訪者引以為豪的畢業照)
受訪者高中時很早就戀愛了,男友本科就讀于北京郵電大學。 她和男友已經交往8年了。 因此,受訪者本人在大學期間沒有找男朋友的經歷。
符合女人之家的精神,談戀愛也是一件自由的事情。 無需受社會潮流影響,擔心成為剩男剩女。
然而,女子學院的男女比例問題卻很難通過女生內部解決。 雖然校園里沒有男學生,但北京外校的男學生很多,我可以聯系。 重要的是成為最好的自己,才能吸引更好的他。 你可以培養一兩個穩定的興趣和愛好,通過社區交流、城市活動等結交校外的朋友,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也是為了開闊視野,結識更多的人。有趣的人。 走出去才知道,天外有人,天外有天。
有一個互相溫暖的男朋友是很幸福的,沒有男朋友也可以過滋潤的生活。 時刻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愛情到來之前從不打招呼。
【學前教育專業設置】
女子學院的主要優勢學科有:婦女研究(第一版)、社會工作和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專業每年的就業率都很高,大部分畢業生進入幼兒園或幼兒教育機構。 平均每年有2-3名學生考入研究生院繼續深造。 現在二胎政策全面開放,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高素質的幼兒園教師將是未來就業市場的缺口。 公立幼兒園教師的工資與當地公務員基本持平,北方略低。 以北京為例,經過一年的實習期,公辦幼兒園教師的月薪為
5000
元上下。 南方沿海省份相對會高一些。
北京的公立幼兒園基本上只招收北京的畢業生。 少數部委直屬單位幼兒園將招收外地學生。 近兩年可以獲得北京戶口。 然而北京中華女子學院,進入北京的人數卻在逐年減少。 未來戶籍問題是否解決,需要持續關注政策變化。
如果你擅長琴棋書畫,并且有很大的耐心,那么幼教專業非常適合你。 如果你對這些事情了解不多,也沒關系。 來到這里之后,自然就知道該怎么做了。
┑( ̄Д  ̄)┍
PS 聽一位2016年即將畢業的同學說,于震的一位老師今年要去另一所大學任教,很遺憾。
專業課程設置:
(此為受訪者大學專業課程教材截圖,部分科目可能未包含)
(壁畫創作-三葉星云)
(酷老頭張德鎮)
(舞蹈課準備)
(幼兒園活動組織模擬)
(紅帆合唱團指揮段博一老師也是專業聲樂老師)
除了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學習外,系還組織為期兩周的幼兒園實習和兩個月的教學實習。 據用人單位反饋,女子學院畢業的學生知識技能水平較高,踏實肯干,在各幼兒園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結論】
和我同時畢業于女子學院的女孩們一定會記得張麗熙校長的《溫柔可以改變世界》的講座。 講座以一首詩結束:
“只要女人邁出了自我解放的一步,
一定有一個人發現自己離自由之路更近了。”
——南希·史密斯《只要有女人》
歡迎來到這個包容自由的校園,也許你還能在校園里看到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