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9-21 20:22:03作者:佚名
距天府國際機場約10公里
成都未來科技城福田TOD旁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
(以下簡稱“中國民航局”)
天府校區建設如火如荼
中國民航局是中國民航局直屬高校,也是中國民航業培養高素質專業人才的主要院校,70%以上的飛行員、80%以上的機長畢業于中國民航局。中國民航局天府校區于去年11月底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23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中國民航大學天府校區究竟有何特色?未來將如何抓住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投入運營機遇、與成都未來科技城協同發展?5月18日,鄭世軍與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發展規劃部主任周翔進行了深入對話,揭秘“中國民航飛行員搖籃”的秘密。
▲中國飛行工程研究院天府校區效果圖,圖片由成都未來科技城提供
談論項目
中國民航大學天府校區預計2023年投入使用
問
中國飛行工程研究院天府校區建設目前進展如何?
周翔:中國飛行工程學院天府校區于2018年底經中國民航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聯合批準設立,2020年11月正式開工建設,總投資98.46億元,占地約1606畝。
目前,已完成主體工程、工程管理設施、土方工程、智慧校園等工程招標,土方工程、工程管理設施工程基本完工,三大EPC施工段正在實施樁基工程。預計今年年底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明年完成大部分室內裝修,2023年6月整體工程竣工,2023年9月全面投入使用,預計2030年可容納2.5萬名學生。
▲中國航空大學天府校區建設現場
問
中國飛行工程研究院天府校區的設計有什么特色?
周翔:中國民航大學將實行廣漢、天府雙校區協同運行的發展模式,新老校區開設不同的專業。
天府校區建成后,作為未來學院主校區,主要培養交通運輸工程(飛行技術、空中交通管理)、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電子電氣工程、機械材料工程等相關學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廣漢校區主要培養機場運營與管理、客艙管理、安全科學與工程、通用航空等學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沙盤圖
基于此,新校區的規劃建設也按照飛行、航管、機務三大組團進行布局,每個組團包括教學樓、學生宿舍、食堂、運動場、實驗室等,學生可以在各自的組團內完成日常學習生活,也可以跨組團交流。每個組團還設有綠色主題,包括櫻花、藍花楹貝語網校,以及超過2萬平方米的水景。在濕地建設上,將利用水生生物形成自凈系統。地形保留部分原有坡度,結合地形,打造書院、櫻花、運動主題的山地景觀。
▲湖畔學生餐廳效果圖
▲民航模擬訓練中心效果圖
問
為何選擇落戶成都未來科技城?
周翔:2017年,中國民航局與四川省人民政府連續簽署三個合作協議,明確支持中國民航大學在這里建設新校區。
同時,天府國際機場坐落于此,如此高標準的國際航空樞紐,其資源聚集效應不言而喻,對學校產學研發展大有裨益。中航大學也希望借此在成都未來科技城形成聚集優勢,助力四川民航及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助力中國民航科技創新和專業人才培養。
從成都未來科技城的定位來看,成都未來科技城立足國際創新型大學和創新型企業集聚區定位,高質量建設世界一流應用科學中心、中國西部智能制造示范區、成渝國際科教城,重點引進電子信息、航空航天、高端制造、科技服務、未來產業等領域項目。這與中國民航局提出的“十四五”期間建成具有民航特色的高水平教學應用型大學、世界一流飛行大學的定位不謀而合。
天府校區在建設過程中也得到了當地政府的諸多支持,比如在市政道路規劃方面,成都未來科技城設計了兩條地下通道廣漢飛行學院,讓校園在地面上成為一個整體;天府校區還利用這部分場地設計了運動場,拓展了學生的活動空間。
▲成都未來科技城規劃圖
問
中國飛行工程研究院天府校區未來將如何與成都未來科技城協同發展?
周翔:除了與學生教學相關的項目設施外,天府校區還建設有12個科研實驗室、6個行業實訓基地、1個高空航空醫學中心,涵蓋發動機維修、飛行技術與飛機安全、飛機消防科學、無人機研發等領域,這些技術將助力成都未來科技城航空產業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民航大學天府校區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合作共建高原醫學研究中心。在民航領域,海拔2480米都算高高原,四川亞丁、康定、西藏拉薩等都屬于高高原地區。該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是解決航空人員在高原環境下的適應性問題,通過數據研究分析,找出影響航空人員高原環境行為、心理、腦控等因素,尋求解決方案。
高海拔醫學是航空與醫學之間的交叉學科,目前在國內業界還是空白,未來我們希望將其建設成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航空大學天府校區建設現場
談論行業
成渝攜手打造航空產業優勢產業
問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即將投入使用,天府校區如何抓住新機遇,吸引人才和資源?對新機場的發展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周翔:天府國際機場正式投入運營后,將與雙流機場形成“一城兩場”。成都規劃容量1.2億人次,天府國際市場將容納近9000萬人次,成為高端人才聚集的樞紐。中國民航大學目前有36個本專科專業,基本覆蓋民航各個領域。行業所需的人才可以在中國民航大學天府校區進行培養,學校也將源源不斷地向天府國際機場、航空公司、空管等現場單位輸送行業人才。
中國民航天府校區還建設了發動機維修培訓中心,該中心由中、美、法三國聯合建設,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的LEAP發動機維修培訓基地和全球唯一的LEAP-1C發動機維修培訓中心。作為國產大飛機C919的動力裝置,隨著國產民機通過“一帶一路”走出去,使用國產民機的外國航空公司也會來到中國民航進行維修培訓。得益于天府國際機場便捷高效的交通,國際友人將可以十分便捷地來此培訓交流,這將吸引更多高端科研人才落戶天府校區。
▲中國航空航天研究院天府校區效果圖
問
您如何評價成都航空產業整體水平?
周翔:成都的航空產業整體實力很強,旅客吞吐量、服務保障能力、航空產業規模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四位。成都發展航空產業也有獨特優勢,擁有集研發、設計、制造、維修、檢測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特別是在飛機制造、飛機設計、維修、檢測等領域,成都的龍頭企業在全國名列前茅。中國民航大學天府校區的入駐,將為成都航空產業鏈注入教育培訓環節。成都未來科技城正在吸引與航空領域相關的重大項目,從中可以預見成都航空產業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
入駐成都后,中國民航局將與成都科研院所共同打造重大產學研合作平臺、技術成果轉化平臺,未來還可以在民航領域申報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助力成都航空產業發展。
問
成都未來科技城位于成渝經濟圈發展主軸線上,未來新校區將如何助力成都乃至成渝經濟圈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
周翔:過去航空業是成渝地區競爭比較激烈的領域,現在成渝地區實現一體化,意味著兩地可以實現優勢互補。
成都、重慶在航空產業區域整合性較強,兩地發展航空產業的優勢在于:成都擁有兩大樞紐機場,重慶機場在全國排名也相當靠前,川渝兩地的瀘州、宜賓機場發展迅速,遂寧機場也在建設中,兩大樞紐在形成產業互補的同時,還能形成各自的產業覆蓋。
從輻射區域來看,成都不僅輻射四川,還面向西藏等地;重慶輻射湖南、湖北等地。從定位上看,成都是商業貿易之地,而重慶更多是工業制造,未來兩地可利用各自優勢發展廣漢飛行學院,形成產業聯動。
除了成都,中國民航局與重慶的合作也由來已久,除了提供行業人才、培訓合作外,還與重慶永川機場在飛行訓練方面展開合作,未來中國民航局也能為成渝地區航空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和團隊支持。
▲師生服務中心效果圖
問
您認為未來航空產業會成為成渝城市群乃至其他城市群的優勢產業嗎?
周翔:航空產業可以帶動一個地區的產業發展。業內有一個普遍接受的計算:航空產業的投入產出比是1:8,即航空的一個經濟量,會給社會帶來8個經濟量。比如一個機場帶來一個旅客,旅客又會帶來商業、旅游、餐飲、消費、物流、制造等,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給城市帶來巨大的回報。
天府國際機場國際樞紐的建成,意味著成都與世界的聯系將更加便捷、快速,大量高端人才和產業將涌入成都。因此,未來航空產業將帶動成渝地區包括電子制造、新基建等高端產業的發展,這也將成為未來成渝城市群的核心競爭力。
成都時政記者 彭祥平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