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1-08 15:41:37作者:佚名
蔡明剛每年都會舉辦20多場這樣的科普講座。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廈門大學附屬湖濱科技中學理科副校長。今年5月31日,廈門市共聘任科學副校長315名,建立了由500余名專家組成的中小學科學顧問專家庫,實現了全市中小學全覆蓋。
近年來,擁有一系列科技創新標簽和榮譽的廈門,在“普及科普教育、提高青少年科學素養”方面頗有成效,其中政協的智慧不斷涌現。
今年1月,廈門思明第二實驗小學“品·智”青少年科學研究院正式成立。氣象與環境評價、化學與材料激勵評價、信息與工程等六大研究所讓孩子們滿意了。離開學校后你就會了解科學和技術。 “每當看到孩子們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我就知道我們所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廈門思明區政協常委、思明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王平感慨地說。
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王平認為,青少年科普工作可以在頂層設計、系統化、系統化等方面有所提高。比如廈門市湖濱中學,“評價”引領,不同學習階段科學教育的評價標準應該不同。小學要重點考核學生對科學的興趣,中學要重點考核學生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的培養。他們還可以使用“加分”和其他評價。進一步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省政協委員、廈門湖濱中學校長葉瑞碧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要避免單純以學校科學教育質量和效果評價的傾向”。提高競賽獲獎學生數量,采用多元化評價,過程性評價、激勵性評價、增值性評價,及時反饋、有效利用評價結果。”
“大學作為科技創新和科普的主要機構,擁有資源和人才優勢。”廈門市政協委員、民盟廈門市委副主委陳希梅建議,政府部門應通過設立科研成果科普轉化專項資金,鼓勵高校鼓勵高校。教師和社會力量參與高標準科普轉化研發;制定完善的平臺運營體系,鼓勵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走校企科普合作一體化發展道路。
“今年發布的第十三次中國公民科學素養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貝語網校,廈門市民具有科學素養的比例為17.7%,位居福建省第一。”廈門市政協委員、廈門市科學技術局局長孔曙光說。 ,廈門連連,多年來,我們舉辦了科技周、科普之夜、社區科普等各類科普活動。建成市級社區青少年科普工作室58個,市級科普(教育)基地81個。 2023年,基地接待量將突破100萬人次。 “今后廈門市湖濱中學,廈門市將鼓勵科研機構、學校、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學會等各類社會組織繼續參與科普活動,促進科普與科技創新協調發展,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奠定堅實基礎。基礎。” (記者趙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