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1-17 17:15:28作者:佚名
水是生命之源。清澈的水滋養著大地,滋養著萬物生靈。 1952年,毛澤東視察黃河時,首次提出南水北調的宏偉構想。他說:“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果可以的話,借點水也可以。”
為了讓學生了解南水北調工程的地理知識和作用,學習協作共享、艱苦奮斗、顧全大局、克服困難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地理意識。節約用水和堅忍不拔、拼搏進取的意志和品質,章丘雙語學校初八年級師生在綠茵場上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較量。
每個班級在起跑線的水桶后面站成兩列。第一個學生聽到命令后,跑到15米外的裝滿水的水桶前,用容器取水,迅速返回,將水倒入班級的空水桶中章丘雙語學校,并將裝滿的水放入其中。將容器交給第二個學生,然后按順序繼續該過程。在規定時間內桶里水最多的班級獲勝。
比賽過程中,同學們展現出了良好的運動狀態。哨聲一響網校頭條,各班同學都拿著容器沖到對面的水桶前,迅速舀水,然后又快速回到起點。操場上,歡呼聲、笑聲、叫喊聲不絕于耳。在各班同學的共同努力下,桶里的水位不斷上漲。之前的學員也教給大家更有效、更巧妙的運水方法。整個比賽緊張激烈、精彩紛呈。
與學生一起奔跑的還有精神抖擻的雙語老師。老師們被分成兩組。大家競相追逐,也不甘示弱,得到了同學們陣陣掌聲和歡呼聲。師生們一起享受了比賽的樂趣,歡聲笑語美不勝收。
2002年12月27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正式開工建設,這標志著南水北調工程進入實施階段。對于緩解北方地區嚴重缺水形勢,實現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資源合理配置,促進北方地區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經濟、社會和生態。南水北調工程連接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形成我國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配置、東西走向”的總體格局互助”。南水北調工程既是引水線,又是生命線。它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留下新的印記。
經過八年級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本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此次特色課程活動不僅讓學生了解了南水北調工程的相關知識,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融學于趣章丘雙語學校,幫助學生發展全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