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1-27 14:00:53作者:佚名
今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國家分數線)。莞工祝愿各個考生復試順利,如愿進入到心儀的高校。同時莞工歡迎考生們來到東莞理工學院,成就自己的學術夢!
“第一次來到這里的時候,我就覺得綠化很好,風景很美,唯一不足的就是復試的時候迷路了。別的大學是建筑里面找樹,東莞理工學院是樹里找建筑。”19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研究生高佳曼和其他莞工研究生一樣,對學校的第一印象就是滿眼的綠色。
2019年8月31日,伴著夏季的微風,東莞理工學院迎來了19級研究生。回憶起第一次見到莞工的印象時,“綠化很好”、“面積很大”、“發展特別快”是最常被提起的關鍵詞。“東莞理工學院處于珠三角位置,這幾年的成長很快,莞工的師資力量及對研究生的重視程度讓我對這里有了憧憬。”來自19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研究生周翰林說到。
01
生活上給予關心,科學研究才能放寬心
在他看來,學校給予研究生的福利特別多,這為他們適應新的環境提供了幫助。學校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發放覆蓋率達100%,不僅如此,莞工還提供助學津貼,各位在讀研究生還可以根據需求申請“三助一輔”崗位以及各種研究獎項和資助,這解決了研究生們的后顧之憂,讓他們更好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大到實驗室配置新電腦,小到平時使用的文具,只要我們有科研上的需求,學校都會滿足我們。”19級環境工程的李唯就是其中一位享受到這些福利的學生。
疫情期間,學校研究生處會定期電話聯系留校學生,了解他們學習、生活上遇到的困難,并給予關懷和幫助。還為學生申請網絡流量補助費東莞理工學院教務處東莞理工學院教務處,幫助學生申請困難補助以及電話慰問在疫區生活的學生,及時為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同時積極發揮班干部的作用,定期開展主題班會。
除了學習,研究生處還會組織冬泳比賽、運動會、研究生籃球賽等課外活動,充實他們的生活。“無論是在生活、設施還是教學上,每一個細節都體現著學校對我們的重視。”而這份重視與呵護,讓來自天南地北的研究生們感受到了莞工的熱情與溫度。
02
教室、實驗室、圖書館、辦公室四點一線
研究生教育與本科教育有著極大的不同,相同的是時間表上滿滿的安排。研一上學期的課程很多,高佳曼偶爾會從早上八點半一直上課到晚上十點。比起其他跟導師做項目的同學來說,她更多的還是在進行理論上的學習。“研一的理論課程很多,要求也高,我基本就是在教室、實驗室、圖書館還有導師的辦公室度過日常生活,很忙,卻很充實。”
進入研究生階段,比起本科最大的區別就是“自由”。“我們可以自由支配學習時間,自由進入實驗室,更重要的是培養一種‘思維自由’的想法。”19級環境工程的彭晗君有著自己的感觸。研究生的課程不再拘泥于學習“這是什么”,更多是培養發散性思維。
學習,不再擁有唯一正確的答案,導師更希望學生能夠養成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究的習慣。就如高佳曼所說:“本科更多的,是老師扶著你在旁邊走,教你:他是怎么完成這個工作和項目的,而研究生是:老師給你一個問題,你自己去思考怎樣去解決這個問題,而老師在一旁給你提示和指點。
03
產學結合,在這里掌握理論與實踐
導師是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莞工一直都非常重視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導師隊伍中既有院士、國家杰青、珠江學者等高水平學者,也有學科建設中的領軍中堅力量,是一支有豐富經驗又有生命力的導師隊伍。導師雖然各有不同,但是都十分認真負責。生態環境與建筑工程學院副院長邱永福在給學生提供教材前,會橫向比較了二十多本教材的內容,最終選取最適合學生、質量最高的版本,當學生拿到資料時也會驚訝,教材兼顧了趣味性和專業性,這更加激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疫情期間,在研究生處以及各學院的指導幫助下,19級研究生在企業微信、優學院等平臺進行線上學習,在此之前,學校還給研究生進行了線上教學培訓活動。聊到學校在疫情期間的安排,周翰林說到:“導師線上指導我進行文獻閱讀,并定期匯報文獻綜述。這或許是有史以來最長的一個假期,也是我們學習的好時間。”
如果疫情防控工作允許,今年暑假開始,資源與環境專業的研究生們也要開始新的學習歷程,他們將結束繁重的課程學習,進入一年左右的專業實踐階段,深入學校建設的聯合培養基地以及和導師有深度合作的企業、新型研發機構,從事專業實踐活動。學校將為每位研究生的專業實踐配備校外(企業)導師,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外導師都在企業研發一線工作,具有豐富的工程實踐經歷以及技術研發經驗。
這幾年,學校通過廣東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東莞)的實踐積累了經驗,南方日報頭版曾用近半個版面以“校企聯合培養研究生,破解產業一線技術難題——企業實驗室變創新夢工廠”介紹了我校和易事特聯合培養專業碩士的成功案例。依托東莞成熟的產業基礎,以及校內外雙導師的指導,研究生們將具備更好的職業素養、理論研究的實力和產業實踐的能力,為未來就業和深造墊好基石。
“在這里就讀,是一件有盼頭的事情。”研究生們在經過一學期的學習后感嘆道。
疫情期間,高佳曼也沒停下她的學習時光,“這段時間,我的計劃是學會一門新的編程語言—— Python,每天也會利用英語學習軟件背單詞,看文章,聽聽力等。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讀相關的文章。”
校內生活基本是學習和研究之間兩點一線,直到現在高佳曼仍不能完全熟悉校園的道路。但是在研究道路上孜孜不倦的她不斷成長,從被老師引導著到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已然完成了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轉變,莞工成了她新的家。
#這里有你關注的#
文字來源 | 朱映睿 辛承祚圖片來源 | 受訪者提供資料來源 | 東莞理工學院研究生處圖文編輯| 辛承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