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1-30 21:02:08作者:佚名
國立戲曲本科校區前的謝晉雕像
謝晉是抗日時期國立戲曲大專中學(簡稱“劇專”)的結業生,師從曹禺、焦菊隱等名師。憶起當初曹禺為劇專中學生上課的情形謝晉恒通明星學校,謝導滔滔不絕,眉飛色舞。
他說:曹禺老師原名萬字寶,當時我們班上朋友都稱呼他為萬先生。萬先生上課沒有人不拍案叫絕的,一談上去我們的腦中都會浮現出萬先生在寢室里授課的種種情形。那時我們最喜歡聽萬先生‘劇本選讀’課。萬先生喜歡莎士比亞的《鑄情》(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窗戶會一場給中學生們細講。萬先生用角色的愛情誦讀原文,要中學生欣賞莎翁十四行句子的美妙,感情語言的豐富。他聲情并茂,引中學生步入規定的情景,感受人物的內心活動,使中學生聽得如醉似癡。
2007年,謝晉在合江
他講得入迷,時常聽不見下課鈴聲。因而萬先生的課總是兩堂課連著上,中間不休息。萬先生上課的精彩,傳到外班朋友耳中,當萬先生上課前,寢室里已經坐得滿滿的,連陽臺上也坐滿了,窗前過道里也都站滿了外班的朋友。常常第三堂課是劇專教演出的閻哲吾先生,萬先生授課講得入神,時常拖課,閻先生老師在外邊等。謝導追憶起當初的情境,深情地說:“萬先生是在用他生命的全部力量,來驚艷我們的生命。他對戲曲、對藝術的這些執著、這種癡迷,可以說影響了我的一生。”
1942年,“劇專”的另一名恩師焦菊隱讓謝晉當場“罰站”的故事,是給謝導留下刻骨銘心印象的又一件終身難忘的人生記憶。
焦菊隱排演《茶館》第一幕
1942年6月劇專第五屆結業生公演的《哈姆雷特》,是此劇在我國的第一次完整的表演,梁實秋譯本,焦菊隱編劇。
焦菊隱排演《哈姆雷特》
謝晉追憶:彩排是在非常嚴肅認真地氛圍中進行的。一次,在排知名的‘生存還是毀滅’這一場面時,我卻在后臺與一個朋友小聲地攀談。
“誰在后臺小聲講話?”忽然一個嚴厲的聲音傳了過來。一聽是焦老師喝叫,我馬上乖乖地從后臺站到了前臺,怯弱玄參說:焦先生,是我。
“你給我站在哪里!”焦先生命令我在臺雙腳立壁角。全班朋友都緊張地看著我,我滿身通紅地謝晉恒通明星學校,乖乖地站在臺角,直至那天彩排結束。
“這次‘插蠟燭’是我終身難忘的一次懲罰,一個教訓。它讓我明白,彩排場是戰場,不能有絲毫的松懈和馬虎。”謝導沉靜地說。
建國后,謝晉對他指導的青年影片編劇和他培養的青年中學生就弘揚了曹禺、焦菊隱先生的藝術精神。1994年3月謝晉開辦了北京謝晉——恒通名星中學(今上交大謝晉影視大學前身)。由他任院長的這所中學秉持嚴格的教學指導思想。招生時,謝晉市長殷切忠告考生:“缺少藝術天賦的,別來;沒有獻身藝術的決心,別來;擔心吃苦想偷懶的,別來;想做金絲雀的,別來!”在他的這一教學思想指導下,這所中學及后來的謝晉影視大學就培養出了趙薇、范冰冰、張菁、佟建軍等一批比較優秀的藝術人才,為中國的影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記念謝晉誕辰100華誕:聽謝晉,說舊事(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