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3-02 07:07:01作者:佚名
四川農業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和以生物技術、農業科技為優勢、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雙一流”建設大學。 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優秀大學。 現任黨委書記莊天惠教授,校長吳德教授。
學校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其前身是創建于1906年的四川省立通農學堂。
后入四川高等農學堂(1912年)
四川公立農學院 (1914)
公立四川大學農學院(1927)
四川省立農學院(1932年)
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1935)
四川大學農學院(1950)
以及歷史發展的其他階段。 1956年,四川大學農學院遷至原西康省(1955年撤銷)省會雅安,獨立成立為四川農學院。 1985年更名為四川農業大學。 2001年,四川林業學校全面整合。 學校現有雅安、成都、都江堰三個校區,總占地面積約4500畝,館藏文獻資源1165.89萬冊(件)。
學科門類齊全,特色鮮明。 現有27個學院、15個研究所(中心)、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成都農業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培育模式,涵蓋農、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醫學、文學、教育學、法學、藝術學10個學科門類。 。 擁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二級學科4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二級學科88個,專業學位類別10個,本科專業91個;
有國家重點學科和重點培育學科4個,部省級重點學科20個。 2005年,學校被確定為國家援疆學科建設計劃40所重點大學之一。 根據2017年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綜合評分結果,學校在全國農林院校和四川省高校中分別排名第7位和第4位。
農業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4個學科ESI排名繼續穩定在世界前1%。 農業科學、獸醫學分別進入2020年世界一流學科前50名和100名。 前 51-75 名。 2017年動物營養與飼養科學、2018年作物科學入選國家普通高校學科創新和人才引進計劃(111計劃)。
師資力量雄厚,名聲顯赫,現有教職員工3600余人
其中:教授426人,副教授574人
博士生導師272人,碩士生導師833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杰出高級專家1人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名、青年學者3名
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
8名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4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國家萬人領軍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4人
國家973計劃首席青年科學家1人
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5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7人。
四川省特殊人才計劃人選14人,天府萬人計劃杰出科學家4人。
天府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3人,天府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0人。
有四川省教學名師13人,四川省模范教師2人成都農業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培育模式,四川省名師、輔導員7人。
何梁何利基金得獎者2名及霍英東教育基金得獎者14名
四川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3人、四川省杰出人才獎2人
學校是全省第一批人才優先發展試驗區首批兩所試點高校之一。
現代農業技術培訓目標
培養學生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較強的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能力; 掌握農業行業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面向農作物生產、種苗育種、農業技術指導、農業生產服務等職業群體,能夠從事優質農業生產、農業經營管理、農業推廣與服務工作技術技能人才。
就業前景與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可從事園藝規劃設計、農業設施建設與生產、技術推廣與開發、農業管理部門、果蔬生產單位、園藝大型溫室及種子種植、園藝工程等工作。其他相關部門。 我們工作于苗木公司、農產品外貿公司、現代化農場、現代高科技示范園區。
現代農業技術專業的相關介紹就在這里。 現代農業技術專業雖然是冷門專業,但人們的生活和經濟發展都離不開現代農業技術。 可見,現代農業技術專業的發展前景還是比較客觀的。
就業方向:主要面向綠色食品生產、加工、檢測和營銷企業,從事農作物生產及病蟲害防治、種子生產、實驗、推廣和銷售崗位組,從事農作物生產技術指導、種子生產技術指導、綠色食品生產及銷售等工作。銷售、植物檢疫和農業投入品管理和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