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4-29 08:12:07作者:佚名
青海省荒川中學位于西寧市海湖新區。 是一所全日制省級標準化寄宿高中,青海省、西寧市重點高中。 學?,F有高中教學班36個,學生2060余人; 教職工175人,專任教師166人,高級教師60人,一級教師54人,二級教師39人2024年西寧市中考分數線,三級教師13人。 學校現有黨群辦公室、教學辦公室、學生辦公室、教研室、后勤保障中心、信息中心、團委等8個辦公室,有中層干部14人。 下設大一、大二、大四三個年級組,十一個教研組。 學校計劃從2011年起逐年新增2個教學班,最終實現60個教學班、3000余名學生的發展目標。 青海省荒川中學是省市知名教師。 現有教師中,獲得國家、省部級勞動模范稱號的教師5人,青海省教學能手3人,西寧市教學名師1人,西寧中學學科帶頭人12人。 西寧市現有骨干教師8人,其中5人在全國中學教師講課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在其他各級教育教學競賽中也取得多項成績。
2015年
科學進入省前10名有4人,省前100名有53人,關鍵率達99.23%
文科全省前10名4人,全省前100名44人,重點率100%
文科第一名是三年級(11)劉麗雯
西寧市第二中學
西寧市第二中學(原會理西寧市皇川中學)始建于1938年10月,因坐落在美麗的湟水河畔,故名“皇川中學”。 學校坐落于經濟文化繁榮的西寧市城西區。 是青海省一所辦學歷史悠久的中學。 是省級標準化學校、全國著名省級重點中學。 學校先后被命名為:會理西寧市第二中學、國立荒川中學、青海省第一中學、青海省實驗中學、西寧市實驗中學、西寧市第二中學、青海省第一中學煌川中學第一分校。 2014年底,西寧市教育局決定將青海省荒川第一分校更名為西寧市第二中學。
青海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青海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始建于1954年,其前身是西寧高級中學。 1959年更名為青海師范大學附屬中學,1984年更名為青海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學校位于西寧市五四西路西端,前依南山,背靠湟水河。在后面。 北鄰文化公園,東鄰青海師范大學,西鄰海湖路。 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雅幽靜,文化氛圍濃郁。 學校占地面積6.8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88萬平方米。 校園開闊舒展,環境清新優雅。 擁有標準運動場1個,跑道400米,籃球場6個,排球場3個。 學校設有高中、初中、小學,有46個教學班,學生3000余人。
2016年高考,學校共有5名學生文理科進入全省前100名。 學校第一本教材在線入學率文科97.8%,理科91.5%。 其中,高九班學生黃天琪以638分的優異成績,獲得青海省2016年高考文科狀元。
青海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青海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成立于2006年5月25日,是省一級重點中學。 學?,F有51個教學班,教職工170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65人,中級教師66人。 學校教學設施齊全英語作文,教學設備先進; 擁有標準實驗室6個(物理實驗室3個、化學實驗室2個、生物實驗室1個)、語言實驗室1個、多功能報告廳1個、多媒體展廳1個、網絡計算機教室3個、跆拳道訓練室1個、圖書館閱覽室1個,教職工健身活動室1個。 教師配備筆記本電腦。 所有教室均安裝多媒體投影儀。 寬帶網絡覆蓋整個校園。 所有辦公室和教室都是無線的。 上網。 年內,學校將投資將校園田徑場、球運動場改造為塑料運動場,修建新校門,對校園進行改造和綠化。 校園環境優美,條件良好。
2013年,青海師范大學第二中學在中考、高考中取得全面佳績。 中考西寧市第四,高考理科西寧市第四,文科第五。 特別是高考理科優秀率達72%以上。 體現了學校低層次錄取、高層次錄取的辦學特色!
西寧市第四中學
西寧四中位于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天津路69號。 創建于1957年,位于西寧市城北區小橋街54號。 是一所集初中、高中為一體的完全中學。 西寧市重點高中之一。
2008年,參加高考的總人數為241人,高考通過率100%。 本科生172人,本科率87.55%。 其中文科47人,一等19人,二等20人,二等率42.55%,本科率95.74%,整體在線率100%; 理科194人,一級77人,一級升學率39.69%,二級學生56人,二級升學率28.87%,本科升學率85.57%,總在線率100%。
2015年高考,學校的綜合能力在前期高考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其中,校友任啟祥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昆明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專業。
西寧市第十四中學
西寧市第十四中學是一所公辦全日制普通高中,是西寧市教育局主管的省、市重點中學。
西寧市第十四中學始建于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 其前身為青海省西寧市第一職業學校。 解放后,1950年4月19日調整定名為青海省第二中學,此后幾經搬遷、更名,最終定名為西寧市第十四中學。 2015年8月,十四中整體搬遷至城東區桂南路;
截至2017年2月,西寧市第十四中學占地195.06畝,建筑面積66646平方米。 第十四中學有40多個教學班,2200余名學生。
2016年高考,學校取得理科一級成績69.75%、文科一級成績59.57%、文科本科成績100%的優異成績。
湟中縣第一中學
湟中縣第一中學始建于1956年,占地130畝,校舍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 現有教職工261人,其中高級中學教師122人,一級中學教師100人; 66個教學班,學生總數4262人,其中住宿生2341人。 是目前在校生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省份。 是國家級重點中學之一、省標準化中學之一。
2014年高考重點率54.11%,本科率92%,上線率100%。 馬勝清以611分獲得縣理科狀元,王永勤以616分獲得縣文科狀元。 王永勤考入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杜云成考入北京大學。
西寧市五中
西寧五中,簡稱西寧五中,原位于青海省西寧市城中區南大街43號。 現位于青海省西寧市城中區莊河路1號。 學校始建于1962年,現有教職工170余人,其中高級教師50余人,中級教師90余人。 市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14人。 西寧五中現有教學班42個,學生2500余人。 辦學多年來,由于辦學效益好、教學質量高、校風積極、學風濃,已培養出15名青海省高考狀元。 現任校長是西寧市十大校長之一的關金海。 副校長高年紅。
在各類學科競賽中,西寧市五中學生獲得國家級獎項27項、省級獎項525項、市級獎項507項。 高考錄取率穩步提高。 2004年理科錄取率100%,文科錄取率99.85%。 2005年文科錄取率100%,本科錄取率95%,比上年增長19.32%,重點錄取率50%,比上年增長16.89%,理科錄取率升學率98.85%,本科升學率80%,比上年提高5.32個百分點。 %,關鍵率為52.1%,比上年增長9.46個百分點。 2004年,該校學生劉雨燕獲得全國中學生生物競賽青海賽區第一名,免試考入廈門大學。 2005年,安麗坤獲得全國中學生生物競賽暨科技創新大賽青海賽區第一名2024年西寧市中考分數線,并計劃考入南京大學免試入學。 同年,學校榮獲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青海賽區一等獎...
樂都縣第一中學
樂都縣一中擁有教學樓兩棟、住宿樓四棟、實驗樓一棟、綜合辦公樓一棟; 設有語言室、音樂室、美術室、多媒體網絡教室、電子備課(閱覽)室。 、物理、化學、生物標準實驗室、多功能報告廳、圖書閱覽室和天文觀測臺; 學校建有中國遠程教育樂都一中地面接收站,并安裝了有線電視單向廣播系統和千兆校園骨干網絡; 學校圖書館藏書近10萬冊。 學?,F有156名教職員工中,高級、中級教師占81%,教師資格合格率為85%。 教師中研究生畢業38人,3人考入陜西師范大學攻讀教育學碩士學位。
恢復高考后,學校為高校輸送了8033名合格新生,學生兩次榮獲青海省高考理科“狀元”稱號。 在連續多年的省高考中,學校語文、英語科目成績穩定可信。 語文、英語科目已被教育部批準為省高考免考科目。 學校學生參加國家級、省級學科競賽獲獎338項。 77名教師榮獲國家級和省級優秀輔導獎。 3名學生在比賽中表現出色,免試被北京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錄取。 6名學生赴日本交流訪問。 近十年來,學校共向高等院校輸送合格學生11645人,其中重點院校2074人,14名學生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
互助縣第一中學
互助縣第一中學,簡稱互助一中,始建于1947年,前身為互助縣簡易師范學校(初級師范學校)。 1949年并入青海省立職業學校。 是互助縣教育局直屬高級中學。
自1978年恢復高考以來,共向高等院校輸送人才9071人,其中3人考入北京大學,1人考入清華大學。 2004級畢業生王軍當年榮獲青海省文科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