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01 07:42:28作者:佚名
2023年,教育部教育考試機構聯(lián)合發(fā)布了四套高考語文試卷:國卷A、國卷B、新課程標卷一、新課程標卷二。 我們山東考生考了新課程標準卷一。
增強自信心,培養(yǎng)家國情懷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國心和靈魂,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2023年高考語文試題引導考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愛國意識和情感,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新課標卷一寫作試題以“故事的力量”為中心話題,引導考生思考故事載體所蘊含的事實、圖像、情感、真理,以及重要性。講好故事。
新課標試卷一寫作試題
“故事的力量”
23。 閱讀下面材料,并按要求寫作。 (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表達和交流,觸動心靈,啟發(fā)智慧; 好的故事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可以展示一個國家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上述材料引發(fā)了您什么聯(lián)想和想法? 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概念,明確風格,準備好自己的標題; 請勿復制或剽竊; 不泄露個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必須通過講故事講述深刻的真理,才能打動人心、說服人們。” 什么是好故事,應該講好什么樣的故事,如何講好故事2023年高考語文試卷2023年高考語文試卷,都是好的寫作視角。 考生可以思考《精衛(wèi)填海》、《愚公移山》、《蘇武放羊》、《木蘭從軍》等故事給自己帶來的啟發(fā)。 也可以從新時代中國故事“主講人”角色出發(fā),探索如何向世界呈現(xiàn)真實、立體、生動的中國形象。 。
新課程標準第一卷現(xiàn)代文學閱讀I教材摘自赫克托·麥克唐納的《后真相時代》。 西方媒體在有關拉美藜麥生產(chǎn)和消費的報道中大量使用“相互競爭的事實”,引起讀者的誤解,甚至引發(fā)良心危機。 試題通過該例題引導考生深入思考信息時代理性分析和審慎判斷的重要性,提醒考生在面對熱點事件時走出感性判斷的誤區(qū),清晰思考、深入思考,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看問題。 國卷B《文學史與文學批評》節(jié)選自王夫人的《文學史與文學批評》。 討論的重點是文學批評與文學史的關系,也具有很強的思辨性。
審視形象思維,提升審美素質(zhì)
形象思維是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主要思維方式,對于豐富精神、凈化心靈、提高修養(yǎng)至關重要。 2023年高考語文試題充分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選取文學作品,結合作品特點出題,帶領考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之美,并在直觀體驗,調(diào)動聯(lián)想和想象,表達對文學形象的感受、理解、思考。
新課標第一卷古詩詞閱讀材料選取南宋林希夷所著的七言《答友學問》,以詩詞的形式探討治學原理。 最后一副聯(lián)“看花籃上的桃李,這句話讓我想起了現(xiàn)在的鶴山”,引自韋了翁:“如果你不想看花籃上的桃李,你必須看到樹頂和樹枝底部的活生生的精神。” 第16題由此題目而設,啟發(fā)考生思考:花籃上的桃李雖然也色彩斑斕,但生機不再; 只有回歸本源,才能獲得知識的真諦,就像樹頂樹下賞桃李一樣。 ,你能體會到它活潑的精神嗎?
漢語課程是學習使用祖國語言文字的綜合性、實用性課程。 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通過主動的語言實踐活動積累和構建并在真實的語言使用情境中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能力和素質(zhì)。 。 2023年高考語文試題將從閱讀與欣賞、表達與交流、整理與探索等方面考查考生的語言積累、整理與遷移應用能力。
新課標第一、二卷第17(3)題設置了現(xiàn)實生活情境來檢驗古代名句的運用。 答案并不唯一。 填寫的內(nèi)容只需符合設定的場景即可。 它不僅考驗考生是否具備按照課程標準背誦古詩詞名句、散文的能力,更考驗學生能否學以致用,將背誦的名句遷移到具體情境中,運用語言表達能力。來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
新課程標準第一卷、第二卷
第17題(3)小問題
(3)小剛臨摹了一幅諸葛亮的肖像,想在上面寫兩首詩,但他沒有想過。 王老師認為還是用古句比較好,比如“_____,_____”。
(3)小剛在歷史小說《義歌》中寫道:文天祥月光下獨自在河邊散步。 眼前的壯麗景象,讓他忍不住背誦了前人著名的場景描述臺詞“_____,_____”。
對接編寫教材推動課堂改革
2023年,17個使用國家新課程標準的省份使用的教材均為國家教材。 新課標一卷試題系統(tǒng)地增強了與統(tǒng)一教材的銜接,指導一線教學用好統(tǒng)一教材,優(yōu)化教學方法,注重新內(nèi)容,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質(zhì)量。
與統(tǒng)一教材中的學習任務相關。 新課標第一卷文學課文閱讀第9題要求考生寫一篇短評。 這一命題指向了語文統(tǒng)一教材高中必修卷第三單元“學會寫文學短評”的學習任務。 教材為初學者提供了實用的指導,比如抓住最深的感受去評論、善于聚焦、抓住小切口等,試題給出了兩組不同的關鍵詞A和B,都符合這個指導方向。
創(chuàng)新出題形式,減少機械題
2023年高考語文試題落實《新時代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改變相對固定的試題格式”的要求。 采用了多種新題型,同一模塊的試題在不同的卷型中也有所不同。 此舉傳遞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分數(shù)的提高取決于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素養(yǎng)的提高,死記硬背、機械答題的好處會越來越小。
四個寫作題有不同的格式和側(cè)重點。 國卷A寫作試題為“人·科技·時代”,材料具有明顯的思辨特征; 國卷B寫作試題是“一朵花獨開不是春天”,使用了兩個相關且緊張的材料; 新課標卷一寫作試題《故事的力量》圍繞特定主題組織材料; 新課標第二卷寫作試題“青春的自己的空間”為閱讀與寫作結合的測試,材料來源于試卷中其他模塊的材料。 其中,讀寫結合試題是新推出的題型。 由于首次在全國高考試卷中正式使用,因此僅與其他模塊材料弱相關,以避免閱讀障礙造成復習問題的困難。
四套試卷文言閱讀材料中,國卷A、B為單文,新課標卷一、二為復合文。 這些材料由兩個相關的文言文段落組成。 新課標第一卷的兩本文言閱讀教材分別選自《韓非子·難易》和《孔子·孔子·答案》。 他們集中討論“賞罰”問題,展示了法家與儒家的差異和兩派的爭論。 在反駁的對抗中,兩種材料之間形成了一種張力; 第14題是針對兩份材料設置的,要求考生進行比較閱讀、批判閱讀英語作文,思考子虞在批判韓非時如何抓住論點的要點。 漏洞。
新課程標準第一卷
文言文閱讀分句題
10. 在材料2中,有三個地方畫了波浪線,需要句子碎片化。 請用鉛筆將答卷上相應位置的答案編號涂黑。 每個正確位置將獲得 1 分。 如果超過三個地方被黑,則不予扣分。 (3分)
韓非的書 A 云夫子 B 善者 C 通向原版 E 則 F 則難者 G 何以不同 H?
四套語言文字使用試題的格式和考點各不相同。 新課程標準第一卷使用語文一、二,分別采用“一對二”和“一對三”的形式。 考點包括句子改寫、錯句糾正、重疊詞的含義、標點符號的表達能力、不同語境下的詞語使用等。 意思是在.
山東商報·蘇寶新聞網(wǎng)編輯 董雪
來源:教育部教育考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