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7-01 14:37:24作者:佚名
第十五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主會場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外景。新華社記者張蕾攝
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外的巨幅歡迎廣告。新華社記者李剛攝
外國記者在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工作。新華社記者李曉攝
嘉賓(右)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查閱資料。新華社記者 陸洋 攝
6月25日至27日,以“未來增長新前沿”為主題的世界經濟論壇第十五屆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論壇)在遼寧大連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這是夏季達沃斯論壇時隔5年第八次在大連舉辦。
從達沃斯到大連,從阿爾卑斯山腳到渤海之濱,人們的目光都聚焦中國。
本次論壇上,各界代表圍繞“全球新經濟”“中國與世界”“人工智能時代的企業家精神”“產業新前沿”“投資于人”“氣候、自然與能源的互聯互通”等六大議題展開討論,為激發世界經濟發展新動能建言獻策。
連日來,“夏季達沃斯”成為網上熱議話題。
展現“中國風”
中國特別是主辦城市大連為本次夏季達沃斯論壇做了充分的準備。
人民網制作的長篇海報《聚焦未來增長新前沿 達沃斯看點》將本屆論壇特點圖文并茂地呈現,展現了論壇籌備工作的六大特點:一是擴大“朋友圈”,以開放包容提升論壇影響力;二是打好“特色牌”,以經貿互動放大溢出效應;三是突出“數字化”,以科技賦能彰顯時代特征;四是增加“綠色含量”遼寧大學考研論壇,以節能減碳助推綠色轉型;五是展現“中國風情”,以文化為媒深化人文交流;六是傳遞“大連情懷”,以細致服務體現城市品質。
以“中國風情”展示為例,精彩紛呈的活動包括迭代升級的“大連之夜”文化晚宴、精心安排的中華傳統文化晚會,以及設立400米通道展示遼寧產業振興和大連產業優勢、創新成果、文化特色等。主辦方還在論壇期間推出3條產業游線路、3條文化游線路,讓與會嘉賓共同感受“山海有情、天闊地闊”“相會大連,心無限”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發展之美。
北京日報客戶端注意到,大連已做好充分準備。在迎接全球賓客的首站大連周水子機場海外旅客繳費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協助外賓辦理相關業務;在造型類似海浪的論壇主會場、大連市地標建筑大連國際會議中心遼寧大學考研論壇,一切工作已準備就緒,標志性的“世界經濟論壇”和世界經濟論壇經典的藍底白字配色隨處可見。
節能減碳是本次論壇的熱門話題,主會場的布局也充分體現了綠色、低碳的特點。
新華社報道稱,今年夏季達沃斯論壇籌備工作愈發綠色,通過節能減碳推動綠色轉型成為今年論壇籌備工作的一大亮點。其中,會議中心采用自然通風系統,通過電動百葉窗、天窗形成空氣對流熱交換,實現節能降溫;空調系統采用“海水源熱泵”技術,利用海水制冷換熱,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節省電力。
除了主會場的綠色布局,本次論壇的服務保障工作也充分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據介紹,10余家汽車企業為本次論壇贊助了610輛汽車,為大會提供交通服務。其中,80%以上為電動、氫能等新能源車型。
中新網記者在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會場參觀時看到,大廳中央,一個直徑約9米的“未來魔方”營造出裸眼3D視覺效果,富有節奏感和科技感。大廳右側,一棵被兩只手托起的“大樹”給會場帶來了十足的藝術氛圍。這棵名為“共生之門”的雕塑,象征著環保、和諧共存,呼吁人們關注可持續發展。
新華社報道稱,全球政界、商界、學界人士或將偶遇特殊“志愿者”——人形機器人。這些來自大連EX未來科技館的機器人能聽、能看、能說、能答、能“思考”,擁有靈活自由的身影。在館內不同模擬場景區域,機器人“服務”著博物館講解員、商業街零售商、會議活動主持人、體檢中心醫護人員、研學活動指導員等不同角色。
見證中國發展
世界經濟論壇是一個非官方的國際組織,其宗旨是研究和討論世界經濟問題,促進國際經濟合作與交流。世界經濟論壇每年年初在瑞士小鎮達沃斯舉行年會。2007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首次在中國舉辦。
中國網如此評價達沃斯論壇與中國的關系:“從阿爾卑斯山下的美麗小鎮,到黃海與渤海交界處的浪漫之城,世界經濟論壇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中國不斷擴大開放、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的見證者。這種緣分,源于中國與論壇在經濟全球化問題上的相通理念和立場。世界經濟論壇自成立之初,就把促進國際經濟合作與交流作為自己的使命,開放與合作的理念刻在論壇的基因里。中國也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主動融入全球經濟發展。近年來,中國已成為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踐行者。”
中國發展網評論文章稱,到202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將進入第15屆網校頭條,大連將第八次舉辦這一盛會。文章認為,夏季達沃斯論壇是連接全球智慧與合作的橋梁,也像一面鏡子,映照著中國乃至全球經濟的進步。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夏季達沃斯論壇見證了中國的發展,也將繼續見證中國令人振奮的未來。
“夏季達沃斯論壇是我省舉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全球經濟論壇,遼寧從這里觀察新發展模式、學習前沿新技術、啟發振興新思路,外界也從這里通過世界舞臺的‘聚光燈’認識遼寧、理解遼寧、感受遼寧。”東北新聞網評論文章《機遇遼寧牽手世界》從遼寧省視角認為,這是擴大高水平開放的“遼寧機遇”,是展現振興發展新氣象的“遼寧窗口”,是體現新時代新擔當的“遼寧行動”。
推動全球創新
在當前國際形勢錯綜復雜、全球經濟復蘇乏力、氣候變化、糧食、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戰日益增多的背景下,今年的夏季達沃斯論壇備受關注。
央視網報道稱,本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共有新全球經濟、中國與世界、產業新前沿等6大專題,共計150余場專題活動。央視網梳理本屆論壇日程安排發現,“新”字出現數百次,諸如“新技術”“新材料”“新周期”等,成為與會嘉賓關注的熱點。
在達沃斯論壇的見證下,中國多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
人民網報道稱,中國正在成為推動世界創新的新引擎。世界經濟論壇大中華區首席代表陳黎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今年6月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科技先鋒2024》榜單中,中國企業有11家上榜,位列全球第二。世界經濟論壇最新公布的153家“燈塔工廠”中,有62家是中國企業,包括光伏、新能源汽車等高科技企業。中國是全球擁有“燈塔工廠”最多的國家。“這體現出中國正在成為推動世界創新的新引擎。近年來,中國在新能源、移動支付、跨境電商等領域的創新技術和應用走在世界前列,并通過技術轉移、人才培訓等方式與不同國家和地區分享創新成果,助力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
中國日報網采訪了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教授本諾伊特·布萊,他表示,中國經濟勢頭強勁,在高科技領域的發展速度令人驚嘆,“特別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等領域,中國的發展速度令人矚目,中國依靠科技推動經濟發展的做法非常鼓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