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3-16 17:15:52作者:佚名
據相關媒體報道,視頻中的地點位于江蘇風景區駱馬湖。 湖區的水呈現綠色,岸邊有很多被沖上岸的死無頭魚,體型相當大。
呵呵? 看到這一幕,不少網友疑惑:第一天就這么綠了嗎? 也有人認為“出事必有妖怪”,擔心這是不好的征兆嗎? 那么,江蘇駱馬湖的這一情況是否與日本核污水排海有關呢? 讓我們一步一步來弄清楚。
稀有的! 江蘇駱馬湖異常變綠、發臭、發現大量死無頭魚是否與核污染有關?
截至發稿,可以看出,這件事其實已經引發了廣泛的熱議,并且不久就登上了熱搜榜的榜首。
從網上廣為流傳的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駱馬湖的水確實不是正常的顏色,而是非常的綠,而且如果仔細觀察的話,還可以看到里面有一些泡沫。 而就在湖岸邊,均勻的躺著許多大尺寸的無頭死魚。
眾所周知,日本將于當地時間24日下午1點,也就是北京時間24日中午12點開始正式開始排放核廢水。 雖然大家都譴責日本的這一行為,但顯然駱馬湖的這段視頻也指出了23日發生的事情。
不可否認,其實早有媒體報道稱,早在8月20日日本首相視察福島第一核電站時就發生了核污水泄漏事件。 但根據我國和其他國家專業人士使用的模型計算結果,需要240天才能到達我國。 當然,你可以猜測,這與日本核廢水排放無關。
有兩個異常! 江蘇駱馬湖為何突然變綠并出現無頭魚?
最新消息顯示,情況其實非常嚴重。 據悉,引起廣泛關注后,當地人員也出面回應,表示將首先向當地環保領導匯報此事。 不過,工作人員也表示,由于屬于多個鄉鎮聯合管理區,所以只能針對自己管轄范圍內的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這片水域除了是景區外,還是當地的生活水源,對于日常生活尤為重要。 因此,需要盡快查找原因。
不過,需要特別關注的是,從駱馬湖附近居民的說法來看,這起事件還透露出幾件奇怪的事情,更需要參考。 首先,這種情況在當地還是第一次發生。 之前湖水本身就很清澈。 其次,這是一個特殊的區域性事件,因為它們同屬于一個湖。 徐州地區變綠,宿遷地區沒有變綠。
那么,結合上述怪事,如果不是核污染核污染水會變成雨嗎,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駱馬湖的這種異常呢?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事件并非第一次發生。 全國其他水體,不僅以前的湖泊變綠了,而且還變紅了。 我們先看一下下面的例子:
同樣在8月,黑龍江省雞西市的興凱湖突然發現湖面變綠,像“菠菜汁”一樣,還帶有輕微的泡沫。 據悉,其目視長度長3-5公里,寬約20米。 由于臺風影響,已采取臨時封閉措施。
2021年9月,約旦死海附近的一個湖泊突然神秘地變成了血紅色。 由于地點的特殊性,再加上那血紅色的湖泊看上去實在是太恐怖了,周圍的其他湖泊并沒有類似的情況,所以一下子就引發了很多聯想。
2020年6月,印度天然湖泊洛納爾湖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這個直徑約1.2公里、由隕石墜落形成的湖泊距離城市較遠,周圍并無異常。 然而,今天卻突然從綠色迅速變成了紅色。 專家暫時不知道原因。
類似的事件還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值得一提的是,其實只要測量一下水中的成分就清楚了。 至于最近發生在江蘇駱馬湖的類似事件,相關專業人員已經前往當地。
最終原因找到了。 據前來處理水質的工作人員介紹,初步判斷該水域存在藍藻水華現象。 有人解釋說,出現無頭死魚的原因是因為天氣太熱,所以有死魚。 至于很多人都在議論的,魚頭為何消失,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解釋,可能真的是意外造成的。
駱馬湖為何突然爆發藍藻? “鰱鳙防洪”有效嗎?
駱馬湖是江蘇第四大淡水湖,橫跨宿遷、徐州兩市。 除作為重要水源地外,還具有灌溉、防洪、航運、養殖等重要功能,甚至是“南水北調”的中轉站。 這種突然爆發的藍藻確實罕見。 那么從以往發生的類似事件來看,影響因素有哪些呢?
當藍藻在水面形成一層藍綠色、有魚腥味的泡沫時,就被稱為“水華”。 這種現象多發生在夏季,會導致水質惡化。 嚴重時會耗盡水中的氧氣,導致魚類大量死亡。 其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氣溫過高導致大量生長繁殖、工業污染等。
當然,駱馬湖藍藻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可能還需要徹底調查清楚根源。 不過,多年來如何控制藍藻是有先例的。 首先,我們可以從源頭上處理水。 其次,可以從生物防治方法入手核污染水會變成雨嗎,比如利用鰱鳙的特點進行養水。
總而言之,藍藻在我國海域并不罕見。 滇池、巢湖、武漢東湖、太湖、千島湖等都出現了大面積的“綠水”,豐富的管理經驗可以作為參考,這也是完全正常的。 這種自然現象并不是網友擔心的“不好的預兆”,所以不必過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