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16 17:39:44作者:佚名
——六師五家渠市葡萄酒產業發展觀察
9月18日,在共青團六師農場,王順利(左)與技術人員檢查釀酒葡萄生長情況。兵團報駐場記者 張琳琳 攝
“發光的葡萄酒杯會提示你立即喝琵琶。” 歷史上,新疆酒的聲譽遠近馳名。
六師五家渠市位于北緯44度天山北麓的葡萄產區。 這里是釀酒葡萄生產的“黃金地帶”。 由于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天山雪水灌溉等得天獨厚的條件,這里出產的葡萄是釀造具有“甘甜平衡”東方特色葡萄酒的優良原料。
仲秋時節,在這片肥沃的土壤上,連片的釀酒葡萄基地綿延整個墾區,許多獨具特色的葡萄酒企業迅速成長,散發著酒香。
歷經10多年,從一顆葡萄到一瓶酒,再到葡萄酒產業的發展,六師五家渠市已成為盛產優質釀酒葡萄的重要產區。 如今,葡萄酒已從這里傳播到世界各地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不僅產生了可觀的“紫色經濟”效益,還支撐著墾區土地的“綠色希望”和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富民夢”。收入。
9月18日,新疆唐亭夏魯酒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灌裝葡萄酒。兵團報駐記者 張琳琳 攝
立足優勢打造黃金葡萄酒產業帶
九月的共青團六師農場,天高云淡。 葡萄種植基地擁有上千公頃的葡萄藤,果實累累。 葡萄園、酒莊車間一片忙碌,酒香四溢。
風從天山深處吹來,吹過郁郁蔥蔥的葡萄園。 走進新疆唐亭夏魯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唐亭夏魯)1800平方米的酒窖,一排排裝滿葡萄酒的橡木桶一字排開。 國際葡萄酒大賽獲獎證書一個挨一個,陳列架上擺滿了。 。
“酒窖通過自動化設備,四季保持恒溫恒濕,有利于葡萄酒的長期保存。” 該公司總經理王順利一邊通過壓力泵從桶中取出一杯酒一邊告訴記者。
隨著手中酒杯輕輕晃動,深紅色的酒液變得更加晶瑩剔透。 “‘入口順滑,回味甘甜’是我們葡萄酒的典型特征。”王順利說。
2012年8月,唐庭夏魯落戶共青團農場兵團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園。
“我們的原料全部選用來自六師軍湖農場和共青團農場的10年以上的優質赤霞珠葡萄,這里的風土非常適合種植釀酒葡萄樹。” 王順利說,他們住在戈壁灘上的工棚里。 吃完方便面,他們又建了650畝的葡萄種植基地和酒莊。 這種堅持最終讓他們的葡萄酒獲得了國際市場的認可。
經過11年的發展,公司目前已具備年產200噸(26萬瓶)高端葡萄酒的能力,產品多次榮獲國際國內競賽獎項。
七部分原料,三部分技術,酒的品質取決于光照、降水、土壤等因素。
破碎、去梗、壓榨……9月18日,走進中糧長城酒業(新疆)有限公司釀造車間,工人們正在加工新采摘的釀酒葡萄。 今年1-8月,公司實現銷售收入超過3900萬元。
“依托優質原料,我們將獨特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推動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該公司總經理曹軍說。
近年來,六區五家渠市充分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擴大葡萄種植規模,打造優質葡萄酒品牌。 中糧長城酒業(新疆)有限公司、唐亭夏魯、新疆天宇葡萄釀酒有限公司等一大批葡萄酒生產企業落戶石獅,形成了種植、加工的全產業鏈和銷售。 2022年,全市葡萄酒產業實現產值6740萬元,完成稅收1388.93萬元。
從一顆葡萄到一瓶酒,再到葡萄酒產業的發展,六師五家渠市正在努力打造一條有影響力、有競爭力的葡萄酒黃金產業帶。
9月18日,新疆唐亭夏魯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順利(左)與技術人員一起取樣。兵團報駐記者張琳琳 攝
打造品牌,向世界傳遞“中國味道”
六區五家渠市的緯度、氣候、光熱、水土等自然條件非常適合釀酒葡萄樹的生長和釀酒。 它經常與法國波爾多相比較。 就葡萄酒而言,這些自然條件的總和稱為“風土”。
“好酒是‘生長’出來的,這座城市的‘風土’豐富而獨特,具備生產高品質葡萄酒的自然條件。” 王順利說道。
5月6日,唐庭夏魯通過了兵團新疆質量區域公共品牌認證,唐庭夏魯產品擁有了專屬的“新疆質量”“身份證”。
作為兵團首批通過“新疆質量”區域公共品牌認證的企業之一,唐庭夏魯自成立以來,在國際國內重大賽事中榮獲50余項獎項。 其中,北庭赤霞珠干紅于2016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四次榮獲布魯塞爾國際葡萄酒大獎賽大獎賽金獎,向世界傳遞“中國味道”。
“優質的葡萄原料是釀造高品質葡萄酒的基礎,先進的生產技術是釀造高品質葡萄酒的關鍵。” 王順利表示,為了保證品質,他們在釀造過程中創新性地引入了先進技術。
王順利介紹,與傳統的選穗相比,粒選更加精準,能夠保證葡萄的品質; 采用重力發酵技術,整個釀酒過程更加溫和,可以有效減少劇烈的機械處理對葡萄果實、葡萄汁和葡萄酒的影響。 液體的摩擦和攪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酒的自然風味; 并且采用錐形罐技術,有利于雜質的分離和最終產品的收獲,使發酵更加均勻和充分。
“正是優質的原料和先進的技術,創造出了贏得金獎的高品質葡萄酒。” 王順利說道。
近年來,為順應個性化、差異化、特色化的葡萄酒消費趨勢,六區五家渠市探索了以酒莊為主的發展模式。
綠色生產、智能管控、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從追逐“紫色夢想”到打造“中國品牌”,知名度不斷提升六師五家渠市的優質葡萄酒已走出國門,走出國門。 登上世界“餐桌”。
航拍六師軍湖農場工人們采摘釀酒葡萄(9月18日攝)《兵團日報》駐地記者李華北攝
影響民生 描繪富民新圖景
9月18日,在君湖農場三聯釀酒葡萄種植基地,一串串成熟的葡萄晶瑩剔透,果香淡雅醇厚,沁人心脾。
“我種的蛇龍珠葡萄是專門用于唐亭下路的,預計畝產700公斤,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該公司員工石永軍說。
在君湖農場,許多員工種植釀酒葡萄藤。 當地種植釀酒葡萄已有十多年了。 如今,發展葡萄酒產業已成為職工增收致富的新途徑。
十多年前,施永軍開始種植釀酒葡萄樹。 “剛開始種植的時候,由于沒有穩定的買家,收購價很低。” 施永軍說,他當時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六師五家渠市擁有一家葡萄酒公司。
為保障職工“種葡萄、收葡萄”,六師五家渠市引進了一批葡萄酒生產企業,建立了“龍頭企業+基地+員工”的經營模式。 公司將為種植戶提供優質、專業的農業技術服務,統一采購產品,幫助員工降低種植成本,規避市場風險。 同時,該市推廣釀酒葡萄標準化種植模式,規范釀酒葡萄苗木市場管理,從源頭保證葡萄品質。
不用擔心銷量,員工只想著如何提高釀酒葡萄的品質。
“我的這塊地,靠近大山,朝陽,四面環山,像一個小盆地,海拔700米,有天山雪水灌溉,最適合生長。”但土地不能隨便種植,必須按照公司統一標準進行管理。這幾年,大家都靠種植葡萄樹致富了。”石永軍說。
和石永軍一樣,六師101團青湖鎮四連職工秦英這兩天也忙著采摘葡萄。
“我家田里的葡萄獨家供應中糧長城(新疆)葡萄酒有限公司,不同等級的釀酒葡萄價格相差很大,如果糖酸比符合釀酒要求,價格會更高。” ”秦櫻說道。
為了保證每一棵葡萄樹的生長,公司技術人員定期深入田間,提供芽接修剪、疏芽疏果等關鍵環節的技術指導服務。
“今年以來,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貝語網校,我調整了種植密度,產出的葡萄個頭大小適中、飽滿、色澤好、價格高。”秦英說。
唐亭下路生產車間的全自動灌裝線上,一瓶瓶瓶裝北亭赤霞珠干紅葡萄酒正有序地通過傳送帶。 技術員李長春嚴格把控每一個生產細節。
今年32歲的李長春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2016年從甘肅農業大學畢業后應聘到公司,幾年來,他一直堅守在科研生產第一線,現在已是公司的技術骨干。 還通過了“二級釀酒師”和“三級侍酒師”專業資格證書。
“用六師的風土釀一瓶好酒”是李長春的目標。 在這片甜蜜的土地上,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秋風吹過,葡萄藤描繪出一幅希望的圖畫。 一場更加絢爛的“紫色夢”正在六師五家渠市綻放。 (通訊員石濤、王若金,星團日報駐記者張琳琳)
來源:軍團日報
編輯:楊思琪
副主任:李新文
導演:方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