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6-06 10:47:26作者:佚名
第二節課是我組楊老師的公開課,他講授的課文是第六單元小說《劉姥姥游大觀園》,圍繞這部經典名著,他從三個方面組織了課堂教學任務。
在整體了解了文章的主線情節后,楊老師隨即從鳳姐、鴛鴦逗劉姥姥吃鴿子蛋的精彩片段入手,重點講解了欣賞人群的笑聲。通過欣賞喜劇,知其所以然;欣賞笑聲,笑聲顯個性;品味笑話,笑聲訴說冷暖,并逐層、有層次地分析了湘云、黛玉、寶玉、賈母、王夫人、薛姨媽、惜春、探春等人物笑聲的特點,既有群體畫像的描寫,也有個體畫像的凸顯。
可以說每個人的笑聲都有不同的表情,非常逼真。作者巧妙地通過細節的描述表達了他們各自的身份、地位、年齡、性格特征和身體特征。楊老師很聰明,這節課他牢牢抓住了這個重點進行分析。
自然英語作文,這一環節為第三個教學環節打下了極好的基礎,在人們的歡笑聲中,一幅幅規矩森嚴、等級有序的封建社會的透視畫卷浮現出來,有利于學生對主題的進一步理解。
我個人認為楊老師這堂課的教學設計,從情節的整體感知,到人物的分析,再到小說主題的揭示,都是符合小說類型閱讀思路的,并且環環相扣、簡練有力。
但這堂課也有不足之處,在課堂具體操作上,有些地方拖沓,需要細化壓縮。另外劉姥姥進大觀園主要內容,小說中配角劉老老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忽視劉姥姥進大觀園主要內容,這一人物的出現有助于加深對小說主題的理解。同時,通過這堂課的閱讀訓練,學生還可以培養對小說的鑒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