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6-10 14:21:16作者:佚名
這小伙子名叫郎玉柱,是一個書呆子。
房子里除了幾萬本書以外什么也沒有。
但他并不認為這是苦,反而沉浸在讀書的快樂之中,成為了一個只愛讀書的宅男。
他特別喜歡讀宋真宗的《勸學》英語作文網,把其中的金句抄下來,貼在墻上,每日誦讀。
比如:富裕的家庭不需要買好田地,書中自有萬谷百谷;安居的家不需要建高高的大廳,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別傷心無人陪伴,書中自有車馬多;嫁人別傷心沒有好媒人,書中自有佳人。
這首詩的本意是鼓勵年輕人多讀書,俗話說知識改變命運,如果能把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本領,等你有了才華,又何必擔心沒有好吃的、高大的房子、好的婚姻呢?
但郎玉柱卻不這么認為,他固執地認為這些東西都是書上寫的,要知道,他還真的碰到過好幾次。
一天,他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廢棄的糧倉,雖然里面的糧食已經腐爛,但他還是大喜,心想:天哪,這不就是傳說中的“書有萬頃”嗎?
還有一次,他在家中的藏書中發現了一輛鍍金馬車,便將其贈送給當時的一位大臣,并賞賜金銀馬匹,他更是欣喜若狂,心想:天哪,這不就是傳說中的“書中自有黃金屋”嗎?
經過這兩次事情之后,郎玉柱更加努力學習,但每年滿懷信心地參加科舉考試,卻都是失敗。
他也拒絕去相親,只是固執地等待書里的“顏如玉”來到自己的身邊。
一天,他在看《漢書》第八卷時,發現里面有一張美人剪紙,他很失望,心想:天哪,顏如玉不就是用紗布剪出來的紙人嗎?
他又看了一眼,發現那剪紙美人極其艷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他立刻被她迷住了,不自覺地盯著她看,忘了吃飯,忘了睡覺。
可沒想到的是,有一天晚上,當他正盯著那張剪紙美人時,那張剪紙美人竟然真的活了過來,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奇女子,郎玉珠癡迷的說道:“天吶,你是顏如玉嗎?”
美女點頭道:“你每天都盼著我來,所以我就來了。”
郎玉柱心里高興極了,便讓美女陪自己讀書。
美女心里想,這是怎么回事啊,這和傳說中的不一樣啊。
傳說一般都是這樣的:一個小書生深夜讀書,遇到這樣的美人,至少會有一番收獲。這郎玉珠,還真是個書呆子。
見朗玉珠如此癡迷于讀書,顏如玉說道:“你若繼續讀書,我就走了。”朗玉珠自然是拒絕的,并懇求美人留下來。
顏如玉就是用這樣的方式教會了郎玉珠下棋、彈琴、出去交朋友,再加上郎玉珠本身又有文化底蘊,所以很快就有了多才多藝、風流倜儻的名聲。
后來,顏如玉不但教會了朗玉珠世事通達,幫助他學以致用,還和朗玉珠結了婚,生了一個大胖子。
一天,顏如玉對郎玉珠說:“我要走了,再不走,恐怕會招來災禍。”郎玉珠跪下來求她不要走。美人說:“你不走也行,不過我要把你的書都燒了。”郎玉珠不肯,美人只好作罷。
后來,郎玉珠在府里包養小三的消息被縣令發現,由于美人背景可疑,而郎玉珠又不肯說實話,縣令懷疑美人是個妖孽,便親自到郎家將她抓捕。
但除了滿屋子的書籍之外,卻不見顏如玉的蹤影。縣令一怒之下,放火將郎玉珠的書籍全部燒毀。
郎玉柱傷心地回到了家,他最珍貴的兩件東西,一瞬間就丟失了。
他在家中擺放了顏如玉的牌位,希望她保佑他能在福建做官。
后來他開始參加科舉考試,并考中了進士。
隨后他被派往福建做官,正好是縣令的家鄉,他在家鄉發現了縣令的惡行,嚴懲了縣令,隨后辭職隱居。
這個故事是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書蟲》,講述一位愛書如命的書生,因書而墜入愛河,又因書而遭受感情痛苦的凄美愛情故事。
郎玉柱原本就是一個典型的書呆子,一個書呆子。
如果一個人能被稱作“瘋狂”,那至少說明這個人極其執著,這樣的人在愛情里會比常人更加癡情、更加長久。
正是因為他這種癡情的性格,才讓郎雨竹感動了上天,書中的剪紙美女化作真人,與他在人間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一個固執的人,總是比別人更容易固執己見,不懂得變通,也更容易給自己帶來災禍。
也正是因為郎玉柱愛書如命,放不下對書的執念,才導致了顏如玉葬身火海的悲劇。
可以說,成功是由于愚蠢,失敗也是由于愚蠢,讓人感嘆不已。
所以我們說凡事都要適度,不管是對感情,對人,對事,適當的堅持是值得鼓勵的,但如果堅持到了極點,那就是偏執。
過于執著于一件事往往會適得其反,并讓你承受后果。
這也許就是為什么這個故事如此發人深省的原因。
其實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美人因癡情而變成真人的故事,在古代并不少見。突然想起一句唐朝的典故,后來被納蘭容若寫進歌詞里,“為她,夢中判我為人,畫中總叫她珍珍。”講的是進士趙妍,連續百日呼喚畫中美人名字珍珍,畫中美人便活了過來,與趙妍結為夫妻。
當然,那是另外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