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8-18 11:31:58作者:佚名
原創(chuàng)燒白
小白指南:看到標題,有外國孩子的家長可能就覺得不對勁了!別慌,情況是這樣的:
為落實教育部《關(guān)于做好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工作的意見》要求,上海市教委已對上海市21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進行更名。自3月28日起,更名后的學校將統(tǒng)一對外標識,并做好更名、牌匾登記、招生等工作。
其實,這一要求上海北美國際學校,教育部早在2015年就提出了:
外籍人員子弟學校只能使用一個名稱,外譯名應當與中文名稱一致。外籍人員子弟學校名稱應當體現(xiàn)各國普通教育的性質(zhì)、層次和類別,不得冠以“中國”、“中華”、“全國”、“世界”、“全球”等字樣。學校名稱前應當冠以所在省份或城市名稱,并必須以“外籍人員子弟學校”作為校名后綴。
上海市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更名名單(簡要閱讀,重要內(nèi)容在最后)
序列號
中文名
英文名
上海美國學校(原上海美國學校)
上海美國學校
上海市長寧外國語學校(原上海市長寧國際學校)
上海社區(qū)國際學校
上海協(xié)和外籍人員子女國際學校(原上海協(xié)和國際學校)
上海協(xié)和國際學校
上海虹橋德國外國人子女學校(原上海德國學校)
上海虹橋德國學校
上海英國學校(原上海英國學校)
上海英國國際學校
上海德威英國國際學校 (原上海德威英國國際學校)
上海德威國際學校
上海外國語大學外國語學院(原上海法國學校)
上海法國學校
上海市外國人子女日本語學校(原上海市日本人學校)
上海日本人學校
上海市外國語學校(原上海市韓國學校)
上海韓國學校
10
上海利文斯頓美國學校(原上海利文斯頓美國學校)
上海利文斯頓美國學校
11
上海虹橋外籍人員子女國際學校(原上海虹橋國際學校)
上海彩虹橋國際學校
12
上海新加坡國際學校(原名上海新加坡國際學校)
上海新加坡國際學校
十三
上海市西華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原上海市西華國際學校)
上海西區(qū)國際學校
14
上海耀中國際學校(原名上海耀中國際學校)
上海耀中國際學校
15
上海英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原上海英國學校)
上海大英百科全書國際學校
16
上海惠靈頓國際學校(原上海惠靈頓國際學校)
上海惠靈頓國際學校
17
上海市東津外國人幼兒園(原上海市東津日本人幼兒園)
東信國際幼兒園
18
上海市美秋外籍人員子女幼兒園(原上海市美秋第一幼兒園)
上海美丘蒙特梭利幼兒園
19
上海市愛思家外籍人員子女幼兒園(上海市愛思家日本人幼兒園)
上海OISCA日本幼兒園
20
上海市外籍人員子女恩格爾幼兒園(原上海市恩格爾幼兒園)
上海安琪幼兒園
21
上海市泰寧外籍人員子女幼兒園(原上海市泰寧國際幼兒園)
Tiny Tots 國際幼兒園和幼兒園
嗯,改了名字之后感覺接地氣多了,畢竟字數(shù)跟農(nóng)民工子弟學校(“菜小”)差不多╮(╯▽╰)╭
嗯哼,咱們進入正題。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是我國改革開放時期興起的一種特殊涉外教育形式。此前,國家對這一領(lǐng)域的管理有些混亂,制度上也存在一定的漏洞。雖然今天的公告只是正名,但從《意見》的文件指示來看,未來還將出臺更多措施,規(guī)范涉外學校招生,保障外籍人員子女在上海接受教育的權(quán)利。
說到這里,國內(nèi)一些想讓孩子出國留學的家長可能會問,這次整頓對國內(nèi)孩子出國擇校會不會有影響呢?
其實這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很多家長對國際學校、XX學校國際部、雙語學校一直很困惑,我們區(qū)分一下就明白了。
外籍人員子弟學校 VS XX學校國際部 VS 民辦雙語學校
1.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原國際學校)
主要招收在我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合法居留的外籍(含港澳臺)人員子女(外籍),可實施以外國人為主辦、完全采用國外教育教學模式的學前教育和普通中小學教育。
上述21所要求更改名稱的學校,就是這種性質(zhì)的學校,一般來說,它們并不是華人家長的選擇。不過,也有華人家長為了讓孩子考上國際學校上海北美國際學校,不惜一切代價改變孩子的身份,但真正能做到的,畢竟是極少數(shù)。
課程大致可以分為五類:
A-Level課程是英國中學教育體系,主要針對去英國或者英聯(lián)邦國家留學的學生,該類型的課程比較多。
IBDP課程(簡稱IB)對開設學校的要求相對較高,普遍受到全球很多名校的認可,由于課程難度接近美國高三的課程內(nèi)容,因此是難度最高、入學門檻最高的課程。
BC課程主要包括加拿大BC省課程和安省課程,多為3+0模式,畢業(yè)后主要申請北美及英聯(lián)邦國家留學。
AP課程(美國本科預科課程)。很多家長會問是選AP課程還是IB課程。準確的說,很多AP課程是和IBDP課程一起學的網(wǎng)校頭條,所以AP和IB并不沖突。很多家長會在中國高中課程的基礎上,輔修AP課程。
美國高中課程介紹的是美國高中文憑課程,但是各個學校的課程設置并不完全相同。
2.XX學校國際部
自2008年起,公立高中開始大量申請舉辦中外合作項目班,但主要集中在示范學校。以上海中學國際部為例(上海最早開設國際部的公立學校),上海中學國際部招收從小學到高中的學生。高中開設AP和IB課程,但只有排名前30的學生才能進入IB班。類似學校還有: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復旦大學附屬中學、上海市建平中學、上海市曹楊二中。(原則上,部分公立學校的國際部招收外國學生)
對于留學生來說,除語言科目外,課堂語言為英語,但授課教師以中國人為主,因此語言環(huán)境存在過渡。公立學校開設的國際部管理模式和學習壓力與國內(nèi)學校基本相同,學生人數(shù)眾多,競爭激烈。
3. 私立雙語學校
此類學校是中國教育部批準的體制內(nèi)辦學,但與普通學校相比,更注重外語能力的培養(yǎng),有趨向國際學校的一面,也有趨向國際班的一面,需要具體學校具體分析。
雙語學校招生情況相對復雜,既有針對國內(nèi)學生高考路線的制度化課程(如康考迪亞精英班),也有針對外國學生的國際課程(如世外語國際部、PYP等),也有不受國籍限制的雙語融合班,學生可以選擇高考或出國留學(如康考迪亞先鋒班、福山政大雙語融合班等)。
過去,一些民辦雙語學校為了招生方便,會自稱“國際學校”,或者把一些收全民招生的綜合課程稱為“國際部”。但其實通過對比,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國際學校”不是“那個國際學校”,這個“國際部”也不是“那個國際部”。所以這是極其不規(guī)范的。去年上海市教委就這個問題約談了一些雙語學校,要求其整改。具體情況,可以參考這兩篇文章:
總結(jié)
國際學校改名之后,我們就可以更好地區(qū)分這三者了。以后我們在小學講外籍人員子弟學校,就是指只招收外籍子女、由海外人員創(chuàng)辦和辦學的涉外學校(基本就是上面說的21所學校);講國際部,就是指公立學校和中介教育機構(gòu)聯(lián)合辦學,幫助外國學生將來出國的學校。而我們中國孩子出國選擇相關(guān)的“國際學校”,其實是指私立雙語學校的一些具體課程。這個對比,你看懂了嗎?
這個問題有幫你解決一些問題嗎?
歡迎留言和我們討論!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教育部關(guān)于做好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工作的意見》
近期熱門文章
模擬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