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9-10 20:34:43作者:佚名
在學習的日子里,大家都參加過主題班會吧?主題班會是班主任根據教育教學要求和班級學生實際情況,圍繞主題開展的班級活動。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個好的主題班會策劃內容。下面就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主題班會策劃方案》,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主題班會設計方案1
活動:
以游戲的形式反映端午節風俗習慣,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烘托節日氣氛,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活躍學生課外生活。
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由來、習俗,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時,訓練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的經歷等)獲取信息。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動手能力。
前期準備:
準備好活動所需的布料、針線、材料以及粽子、彩線。
活動流程:
1. 開幕致辭
老師:又到了香噴噴的粽子時節了,大家是不是也期盼著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呢?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的古老習俗,早在周代就有“五月初五采蘭沐浴”的習俗。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掛鐘馗像、掛艾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歡度端午節。
2.了解國家文化
班主任:
(1)你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有關端午節有哪些傳說?
學生:愛國詩人屈原憂國興亡,懷抱石頭投汨羅江自盡,感動了天下人。百姓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尸體,就用竹葉包上肉粽子扔進江里。這便是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學生: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當地居民把大量的用竹葉包的粽子扔進汨羅江,以防止屈原的遺體被魚蝦吃掉,并舉行劃龍舟比賽,希望找到屈原的遺體。
(2)我們過端午節有哪些有趣的風俗習慣?
生:吃粽子,穿彩線。
(3)今年的端午節你打算怎么過?
學生:我計劃今年的端午節和家人一起吃粽子。
3. 游戲開始
1. 吃粽子比賽
師:我們先猜一個謎語:粽子是四個長角的三角形,肚里有顆珍珠,要吃珍珠肉,必須解開腰帶,脫掉衣服。(答案:粽子)
班主任:我們來一場吃粽子比賽怎么樣?(班主任講解規則)
參賽選手四人一組,蒙上雙眼。主持人宣布“開始”后,每人轉五圈,找到自己的粽子,剝開粽子,以最快的速度吃掉。吃完粽子后,舉手示意。組長確認一切正常后,示意主持人宣布游戲結束。用時最短的選手獲勝,掌聲雷動。
班主任:從你剛才的表演中我們看得出,同學們感受到了節日的快樂。
(二)縫制香囊
首先由班主任講解縫制香包的要領和針法,然后同學們兩人一組,班主任宣布“開始”后即可開始動手,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幫助,時間限制為15分鐘。比賽結束后,由班干部選出5個精美的香包,制作者們各自佩戴自己的作品,一起合影留念。
(3)捏住彩線
或者同桌兩人分工,每人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彩線,等班主任喊“開始”,就開始自己捏,時間限制為3分鐘。捏完后,把作品放在手上,舉手表示成功。
四、反思與拓展
通過師生討論交流、游戲、作品展示等形式,學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勞動成果和勞動價值,了解了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動手能力。
《端午節主題班會設計方案2
1. 活動主題:端午節傳統
2、活動背景:當今的小學生對外國節日了解頗多,但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識卻僅限于春節、中秋節等少數節日。為了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節日,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我決定引導孩子們開展“端午節說傳統”主題班會。
三、活動目標:
1、紀念祖先,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由來、習俗,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節的起源、習俗時,訓練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的經歷等)獲取信息。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動手能力。
4、以端午節為契機,教育學生學習愛國詩人屈原的偉大精神。
4.活動準備:
1、收集端午節的起源、習俗等相關知識。
2.準備一些有關端午節的詩歌。
3、了解屈原的史料和詩歌作品。
4、選擇主持人,準備視頻、PPT。
5.活動形式:小組合作詩歌朗誦
6.活動時間:第19周班會
7.活動地點:5班、2班教室
6.活動流程:
1. 假設情景,激情介紹
1、發布吃粽子、賽龍舟的視頻和照片。
2、激發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的欲望。
3、主持人引入話題: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同學們對端午節了解多少呢?我宣布,主題為“聊聊端午節的傳統”的班會現在開始。
1. 顯示
(1)首先各小組將所收集到的有關端午節的由來、風俗習慣及屈原事跡的資料進行分享、整理。
(2)每組選出一名代表匯報所收集的知識,師生交流總結,共同學習: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全民族健身、預防疾病、避瘟疫毒害、祈求健康的多民族民間節日。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相傳是中國古代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人之一屈原投汨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農歷五月初五已成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據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悲憤交加,毅然寫下了遺作《懷沙》,投石投汨羅江,殉國。江邊人們競相打撈他的魂魄,沿水召喚他的魂魄,并向江中投擲粽子,以防止魚蝦啃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一直延續到今天,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九歌》、《離騷》等感人肺腑的詩篇,深深扎根在人們心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長嘆掩淚,哀人世之艱辛”、“改不了心歸俗,終將悲窮”等雋永的詩篇,融屈原的才華和人格精神于一爐,影響和哺育了兩千多年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和文人。人們“惜其哀,論其詩,傳其流”。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人民從此把端午節的賽龍舟、吃粽子與紀念屈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擴大,始于春秋戰國時期的端午節逐漸流傳開來,并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中國的端午節有許多別稱,如午午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名稱雖有不同,但各地過節習俗大同小異。主要內容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掛菖蒲艾蒿、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打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雄黃酒、吃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迷信活動已逐漸消失外,其余習俗已流傳到中國各地及周邊國家。
每逢端午節,人們都有自己獨特的方式紀念屈原,端午節誦讀有關屈原的詩篇,賽龍舟,舉行祭祀屈原的儀式,還有插艾、插菖蒲、吃粽子、喝雄黃酒等。
2. 溝通
(1)選出學生代表朗誦有關端午節的詩歌和屈原的作品,師生交流總結
(2)選出代表朗誦李清照《端午節》、《九歌》、《離騷》等詩句,師生點評。
(3)教師朗誦《離騷》詩句,引起學生共鳴,師生共同朗誦,情感得到升華。
3.升華
教師進行情景升華:今天我們了解了端午節的由來、習俗和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事跡、作品。我們要弘揚屈原的愛國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今天的中國不僅需要大批優秀人才,更需要千萬個具有崇高愛國情懷的人。我們小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更應該做愛國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
4.擴展:
(1)討論:為了擁有更幸福的明天,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2)師生總結討論交流。
7.班主任總結
今天的主題班會非常成功,同學們齊心協力,積極參與,老師替你們高興,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們了解了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還有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事跡和作品,真正受到了一次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學會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創造更加幸福的生活,讓我們好好學習,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端午節主題班會設計方案3
1.活動背景: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是培育優秀民族文化的沃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徑。因此,圍繞“走進端午節”主題,我們設計了“端午節由來、端午節習俗、端午節講故事、端午節詩歌大賽、學生談感受”等版塊,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感受端午節的文化內涵,親身體驗我國傳統節日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二、活動目標:
1、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可以了解端午節的由來、習俗,同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的經歷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了解端午節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動手能力。3、活動時間:20xx年6月16日4、活動地點:初三(8)班教室
5.活動準備:收集端午節相關資料,準備材料。6.活動流程。1.開場致辭
老師:又到粽子香味飄來,大家是不是期待著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呢?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午節是我國2000多年的古老習俗,早在周代就有“五月初五采蘭沐浴”的習俗。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掛鐘馗像、掛艾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歡度端午節。2、了解民族文化
師:(1)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關于端午節有哪些傳說?
學生:愛國詩人屈原憂國興亡小學端午節最常見詩句,懷抱石頭憤然投汨羅江自盡,感動了天下人。百姓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尸體,便用竹葉包上肉粽子扔進江里。這便是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學生: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當地居民把大量的用竹葉包的粽子扔進汨羅江,以防止屈原的遺體被魚蝦吃掉,并舉行劃龍舟比賽,希望找到屈原的遺體。
(2)我們過端午節有哪些有趣的風俗習慣?
生:賽龍舟、吃粽子、戴香包、抽彩線、喝雄黃酒、掛艾蒿菖蒲等。(3)今年的端午節你打算怎么過? 生:我打算和家人一起吃粽子度過今年的端午節。??
3. 游戲開始(一)吃粽子比賽
師:我們先猜一個謎語:粽子是四個長角的三角形,肚里有顆珍珠,要吃珍珠肉,必須解開腰帶,脫掉衣服。(答案:粽子)
師:我們來比賽吃粽子吧。(師講解比賽規則)參賽選手四人一組,蒙上雙眼,等主持人宣布“開始”。每人原地轉五圈,找到自己的粽子,剝開粽子,以最快的速度吃掉。吃完后舉手示意。組長確認無誤后,示意主持人宣布比賽結束。用時最短的選手獲勝,并鼓掌。
老師:從你剛才的表演中我們看得出,同學們感受到了節日的快樂。
首先由班主任講解縫制香包的要領和針法,然后同學們兩人一組,班主任宣布“開始”后,即可開始工作,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幫助,時間限制為15分鐘。比賽結束后,由班干部選出5個精美的香包,制作者們各自佩戴自己的作品,一起合影留念。(三)捏彩線
或者同桌兩人分工,每人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彩線,等班主任喊“開始”,就開始自己捏,時間限制為3分鐘。捏完后,把作品放在手上,舉手表示成功。
(四)為了慶祝我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班的同學們制作了手寫報紙,請大家分組展示自己的手寫報紙,選出最好的一張。(分組展示自己的手寫報紙) 七、反思與延伸
通過師生討論交流、游戲、作品展示等形式,學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勞動成果和勞動價值,了解了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小學端午節最常見詩句,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動手能力。
看了你們策劃的主題班會,不只是學生,就連老師們自己對端午節的認識也更加深刻了。今天主題班會就用屈原《離騷》中的一句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來結束,也希望同學們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希望你們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不斷自我鞭策,不斷進步!
感恩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湟源一中
9 年級 8 班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班會
湟源一中
9 年級 8 班
”端午節主題班會設計方案4
“慶端午、憶故人、弘揚傳統”主題班會
1.設計背景: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是培育優秀民族文化的沃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徑。因此,圍繞“歡慶端午節、緬懷故人、弘揚傳統”的主題,我們設計了“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說習俗、端午節講故事、端午節詩歌大賽、學生談感受”等板塊,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感受端午節的文化內涵,親身體驗我國傳統節日的獨特魅力,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活動目標:
1、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可以了解端午節的由來、習俗,同時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的經歷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了解端午節文化,讓學生了解傳統節日,學習屈原,熱愛祖國,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活動地點:
教室 2(3)
4.活動時間:
20xx 年 5 月
5.活動前準備:
上網查找資料,收集故事,多媒體課程等。
6.活動流程
【活動介紹】
1、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嗎?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端午節的知識吧。
3、引入主題:“慶端午、憶故人、弘揚傳統”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一】端午節的由來
(一)端午節的其他名稱
1.端午節的別稱有哪些?
2. 關于端午節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誰能講講?(學生交流)
(二)端午節講故事
1.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2.端午節有許多故事和傳說。你知道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嗎?學生講述有關端午節的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和《屈原投江的故事》。
3.主持人總結。
【活動二】聊聊端午節習俗
(一)龍舟比賽
1.慶祝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兩千多年的傳統習俗。
端午節有許多故事傳說,所以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你知道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嗎?(學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么嗎?(??多媒體課件:賽龍舟)
3.為什么端午節要賽龍舟?(學生交流)
(二)說粽子
1. 端午節除了賽龍舟外,最主要的習俗就是吃粽子。(學生介紹粽子的由來。)
2. 至今,每年五月初,家家戶戶都要泡糯米、洗竹葉、包粽子。粽子的種類繁多。(多媒體課件:粽子)
3.我國不同地區的粽子各有特色,請幾位外地同學介紹一下自己家鄉的粽子。(浙江、江西、山東三位同學介紹)
4.主持人總結。
【活動三】端午節詩歌大賽
1、屈原是一位愛國詩人,為了紀念他,有人把端午節稱為“詩人節”。
2.請幾位學生朗誦有關端午節的詩歌。
(1)唐文秀《端午節》
(二)梅堯臣《5月5日》
(三)《端午節的回憶》
3、主持人小結: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句被廣大人民廣泛接受,因此在我國與端午節相關的民俗文化領域,大家都把它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活動四】談感受,激發情緒
1. 今年的端午節和往年有什么不同?你們是怎么慶祝的?
(學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快板:《民族精神代代相傳》
3.小結:兩千多年在歷史長河中不算短暫,但盡管時光流逝,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中,讓我們一代一代傳承端午節,銘記他,偉大的浪漫愛國詩人——屈原。
【老師總結】
看了你們策劃的主題班會,不只是同學們,就連老師們對端午節的認識也更加深刻了。今天主題班會就用屈原《離騷》中的一句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來結束,也希望同學們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在高二的最后階段好好學習,以好的狀態進入高三。
”端午節主題班會設計方案5
端午節主題班會
【活動目的】
1、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由來、習俗,體驗端午節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懷。
2、在了解端午節的起源、習俗時,訓練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的經歷等)獲取信息。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動手能力。
【活動時間】20xx年xx月xx日
【活動準備】收集端午節相關資料,準備物料。
【活動流程】
1、走進端午。
主持人A: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大家是不是很期待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呢?同學們,你們知道端午節是什么時候嗎?(學生回答)
主持人B:是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午節是我國2000多年的古老習俗,早在周朝就有“五月初五采蘭沐浴”的習俗。這一天,家家戶戶掛鐘馗像、掛艾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端午節,深入了解一下吧!
合:《粽子飄香——話不多說端午節》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2)我們來談談端午節吧。
1、端午節的由來。
主題A: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嗎?你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其他名稱嗎?你知道端午節有哪些傳說嗎?
(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午節、五月初五、午日節、夏節。愛國詩人屈原憂國家興亡,一怒之下持石投汨羅江,感動了天下人民。人們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尸體,便用竹葉包肉粽子拋入江中,并競渡(賽龍舟),希望找到屈原的尸體,這就是端午節的由來。)
(學生講述曹娥救父、黃巢、伍子胥的故事)
2、談談端午節的習俗。
主題B: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兩千多年的傳統習俗。由于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又有許多故事傳說,所以各地的習俗也不盡相同。你知道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嗎?
(賽龍舟、吃粽子、戴香包、拉彩線、喝雄黃酒、掛艾草菖蒲等)
師父B:你知道我們安慶過端午節有什么習俗嗎?
(吃粽子、咸鴨蛋、賽龍舟、掛艾草菖蒲、吃綠豆糕、拉彩線等) 主持人B:你知道端午節最熱鬧的習俗是什么嗎?(??賽龍舟)
主題B:誰能告訴我為什么端午節要舉行龍舟賽?
(楚國人民不忍心看到忠臣屈原投江自盡,于是很多人都劃船去救他。他們劃著龍舟趕走江里的魚群,不讓它們吃掉屈原的尸體。)
主題A:端午節除了賽龍舟,最主要的習俗就是吃粽子。你知道粽子的由來嗎?(屈原投江后,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發出“撲通、撲通”的聲音扔進江里,說是希望魚龍蝦蟹吃飽,不會咬屈原的身體。后來,為了防止飯團被蛟龍吃掉,人們想出了用楝樹葉包住米飯,再用彩綢包起來的辦法,就發展成了粽子。)
主題B:直到今天,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家家戶戶都會泡糯米、洗竹葉、包粽子,顏色、圖案各異。除了這些,你還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的由來?(學生結合屈原、黃巢的故事,講述喝雄黃酒、掛艾草的由來)
主題B:端午節期間,人們還會佩戴香囊和系彩線。你知道彩線是由哪五種顏色組成的嗎?人們為什么要系彩線?
(五色線是由五種顏色制成的。這五種顏色不能是任何隨機的五種顏色,但必須是藍色,白色,紅色,黑色和黃色。這五種顏色根據Yin和Yang的理論和五個要素分別代表木材,金色,火,火,水和地球。在同一時間五色線象征著五色的龍,綁住五色線可以征服人們喜歡將五色線綁在兒童手腕上(為男孩留下的五色線,而右側為女孩),通常被稱為“長壽”,以祈禱抑制邪惡和避免邪惡的毒藥和longevity。
3.龍船節詩歌比賽。
主題A:我們知道Qu Yuan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1)七個字符的經文“龍船節”(老撾她)
(2) Huanxisha (Song Dynasty, Su Shi)
(3)龍船節(Wen Xiu)
(4)“漁夫的驕傲”(Ouyang Xiu,Song Dynasty)
主題:數千年來,Qu Yuan的愛國主義和感動的詩一直扎根于人民的心中。
4.龍船節海關迷你游戲。
主題:今天貝語網校,我們的許多活動與龍船節密切相關。
(1)Zongzi包裹比賽。
大師A:我們有米飯餃子包裝比賽怎么樣?
(主機解釋了規則:每個小組選擇兩名學生,準備材料,并看到哪個小組可以在指定時間內包裝最佳和最快。)
(2)五顏六色的線拉競賽。
主持人B:接下來,我們將舉辦一場競爭,以拿起五顏六色的線程。
(規則:兩個人的每組彼此合作,取出他們準備的五顏六色的線程,等待主持人大喊“開始”,然后開始自己接他們,看看哪個小組的合作最佳。
(3)描述龍船節。
主題A:為了紀念我們的傳統節日 - 我班上的學生們寫了手寫的報紙。
(在小組中表演手寫報紙)
在一起:超過200,000年的歷史并不是歷史上的短時間,但是盡管河流向東流動和時間流逝,但詩人Qu Yuan的形象仍然留在人們的心中。
主題B:以“ Zongzi葉的香氣 - 談論龍船節”為主題的課程結束了。
輔導員的演講:在觀看主題班之后,我們還對龍船節的了解更深入,我們記得Qu Yuan和我們的傳統文化。
“龍船節主題課程會議設計計劃6
今年的Dragon Boat Festival假期是5月31日,6月1日和6月2日。為了讓學生度過一個快樂的假期,Liu老師安排了關于龍船節日期間安全教育主題的課程會議。
龍船節在這里。三天的假期不僅可以讓我們的身體和思想休息,而且還可以通過親自將自己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并體驗生活的傳統習俗。
1.有意識地遵守交通規則,并注意交通安全性,在越過道路時使用人行橫道,越過人行橫道時,請不要穿越或坐在路上的隔離設施上,不要在道路上騎自行車,不要在危險的地方玩危險的危險范圍。
2.少觀看電視,并注意觀看對增長有益的電視節目。
3.積極進行有益的學習活動和體育鍛煉,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改善生活質量。
4.不要與陌生人打交道,不要與陌生人交談,也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
5.了解安全使用的常見感,不要隨便觸摸電氣設備。
6.了解正確使用液化氣的常識。
7.注意食物衛生,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防止食物中毒并注意
保持個人衛生,避免擁擠的地方,并加強對傳染病的預防。
8.請不要在河邊追逐或在農場造成的農作物,或者損害農民的努力,賺錢并不容易,因此您必須珍惜他們的勞動果實。
9.不要在任何地方吐或垃圾,成為一個有公民道德感的人。
10.學生應該熟悉緊急情況(火災119,入室盜竊110,救護車120,交通事故122)。
在關注安全性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注意保護環境。
[“ Dragon Boat Festival主題課程設計計劃”]相關文章:
“龍船節主題課程會議設計計劃02-10
小學龍船節主題課程會議設計計劃12-30
初中龍船節主題課程會議設計計劃12-30
班級音樂節的主題12-30的設計計劃
主題課程的設計計劃會議09-02
主題課程設計計劃07-30
主題課程設計計劃12-01
主題課程會議選定的設計計劃10-04
主題課程設計計劃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