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12-09 08:15:49作者:佚名
教育體系一般指學校教育體系,簡稱學制,是一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的總體制度。對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辦學宗旨、招生條件、修業年限以及相互關系等作出了具體規定。 。學術體系體現了一個國家國民教育的本質。由于不同國家的生產力水平和社會政治經濟制度不同網校頭條,因而出現了不同的學術體系。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吧。
三種學術類型
嚴格意義上的學校教育制度最早出現在歐洲,并于19世紀下半葉基本形成。制度化教育主要指正規教育,即從小學到大學延伸的分層、按年齡分級的教育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雙軌學制,世界范圍內形成了三種典型的學術體系:雙軌制、單軌制和分支制。
1.雙軌制
英國、法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學校教育制度是雙軌制的典型代表。在19世紀的歐洲,學校被分為兩個相互排斥的軌道:一個軌道是專門為資產階級子弟設立的,從上到下,從大學到初中,學術性很強;另一個軌道是專門為資產階級子弟設立的,從上到下,從大學到初中,學術性很強;另一個軌道是專為資產階級子弟設立的軌道,從上到下,從大學到初中,學術性很強。另一條軌道是為資產階級的孩子們準備的。為普通勞動人民子弟興辦從小學到中等職業學校,培養工人。
這些資本主義國家的兩條軌道就像火車軌道一樣,是不相通、不相通的。勞動人民的孩子除非非常有才華或者得到經濟支持,否則無法接受大學教育。兩個班級所接受的教育也不同,不利于教育的普及。不過這個學制的學術水平比較高,牛津、劍橋等大學培養了很多優秀的人才。
2. 單軌系統
單軌制是美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的一種學術制度。其特點是所有學生無論出身都在同一學制內學習,從小學到大學,各級各類學校相互聯系。這與美國崇尚自由,認為人人生而平等,普通家庭的孩子也應該有接受教育改變自己命運的權利有關。
這種學校制度無疑是教育歷史發展的巨大進步。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全民素質的提高。它體現了民主,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效仿。但大家水平參差不齊,教學效率低下,發展不平衡,同級學校之間教學質量差異較大。
3. 院系式學制
科院式學制,簡稱科院制,是蘇聯20世紀上半葉建立的學術制度。它是介于雙軌制和單軌制之間的特殊學術結構。分院制在基礎教育階段較為普遍。孩子們在接受共同的基礎教育后進行了劃分。有的繼續接受普通教育,有的則接受職業教育然后就業。
這種學制不僅有利于教育的大眾化,而且保持了較高的學術水平,符合我國國情。因此,我國采用這種學制,主要通過中考分為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缺點是課程較多、課時復雜、教學方式不夠靈活。
建立學術體系的基礎
1、生產力發展水平
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明顯影響學校的課程設置、學習年限、入學條件和辦學規模。
2、社會制度
學術制度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不同社會的學術制度反映了不同性質社會的政治經濟制度要求。
3、身心發展規律
任何學校制度的建立和改革都必須遵循青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
四、歷史發展
各國的學制都不能脫離本國教育發展的歷史。它必須吸收原有學術體系的合理部分并體現本民族的特色,才能更好地培養人才,實現教育目的。
我國的學術改革
我國近代學術體系的建立始于清末。帝國主義的侵略迫使清政府改革延續了幾千年的封建教育制度,采取“廢科舉學”的措施。
1. 癸卯學術體系
這一學制是清政府于1904年頒布的,主要繼承了日本的學制,是中國實行的第一個近代學制。明確規定教育的宗旨是“忠君、尊孔、敬公、尚武、尚用”,體現了“中學為體、西學為體”的思想。應用”。這種學制規定男女不得同校就讀,蔑視女性教育。
2、壬子癸丑學制
南京臨時政府頒布學制,主張男女平等,允許小學實行男女同校。
3、壬戌學制
1922年,以留美人士為主席的全國教育協會,以美國學制為藍本,又稱“六三三學制”雙軌學制,即小學六年,三年制。初中一年,高中三年。這種學校制度明確以學齡兒童身心發展規律作為學校教育階段的依據。
當前,世界各國教育體系存在幾個共同趨勢,主要體現在:①義務教育范圍逐步擴大,年限不斷延長; ②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相互滲透。例如,職業高中生也可以努力學習進入大學并高中畢業。學生也可升入高職院校; ③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大眾化; ④發展終身教育體系。
如果您覺得文章不錯,請點贊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