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6-24 04:00:28作者:admin2
個人觀點:天價片酬的天價演員,是經過包裝和炒作出來的,炒作后,為傳媒公司的利益做基礎的。至于天價演員完成某個作品后,其個人得到片酬的多少成不得而知。觀眾深惡痛絕的是,天價片酬的背后,收視率卻在造假,這里面的暗箱操作不得而知。而且,最近幾年影視作品的精品少之又少,說到抵制,如果是精品,即使是天價片酬也會去看,可是事實卻不是,垃圾影視作品滿天飛,帶壞了社會風氣,帶壞了青少年!只有選擇不看!
限薪聲明/倡議真的能夠真正抑制明星的高片酬么?有業內人士對此持懷疑態度。
此前,坊間有聞,優愛騰三家聯合采購的價格,單集采購版權價上限為800萬。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平臺作為采購的終端,只限制單集采購價而不限制集數,對演員影響并不大。比如,一個演員的片酬超5000萬元,只要把劇集拖長,單集采購價格勻到800萬以下,便能達到采購標準。因此,只控制單集成本,不控制總盤,對演員來講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限制。
而今,按照各大影視公司簽署的倡議書的標準,如若真正限制了單集片酬(含稅)不超過100萬元、總片酬(含稅)不超過5000萬元,有大卡司的影視劇,集數也很難超過50集了。
以此來看,今年開播成迷的《如懿傳》命途將更加多舛,根據2017年新麗傳媒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如懿傳》成本中周迅片酬5350萬,霍建華5071.7萬,以全劇87集計算,周迅單集片酬近61.5萬,一次來看,二人的總片酬均超聲明所規定的范疇。
此外,“一刀切”的做法是否適用于所有演員也值得商榷。從某種程度上看,一刀切的限額將實力演員與流量演員放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非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流量演員的天價片酬問題,降低了統一基準之后,反倒會對實力演員的收入產生影響。“限制了片酬,但并沒有說限制明星跑通告,接代言等商業活動,明星一樣可以從它處獲得利益”,一位影視行業從業者告訴投資界(ID:pedaily2012)。
此外,中國電影導演協會亦發文表示,“目前國內影視行業的總體發展是基本良性的,絕大多數從業機構是在合法經營,絕大多數從業人員的薪酬是合理合法的,決不能以偏概全,惡意煽動,進而對于全行業污名化,這是對于合法從業者特別是基層從業者缺乏基本尊重,對于影視行業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只能起到負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