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1-24 16:29:09作者:佚名
在傳統的職業教育中,學生上課就是教授專業知識,理論知識與綜合素養方面不那么看重,這就意味著,學生們能夠接觸到的所謂“知識”,很可能只是最基礎的技能,也意味著,即便學好了這些,在日后工作中能夠用到的機會也不大。
在《中職學校的困境及對策》一文中,作者提到在一些地方的中職學校,在招生時實行不正當競爭,向學生承諾可以用國家資助金抵扣學費。
但國家的資助金往往很難及時到位,這就使得很多學校資金常年處于短缺狀態,發不出工資也無力支付正常的教學開支,從而嚴重影響了中職學校的正常生存。
可見,中職學校想要正常生存尚且不易,更何談發展。
一名來自廣東順德某校的中職學生面對采訪,笑嘻嘻地說,自己所讀的模具專業,其實只是掛牌模具專業。
在這個專業待了兩年,他們根本沒有見過模具,平時上課只能看圖片,他把這個歸結于學校資金不夠。
此外,在一些中職學校的課程中,教授的內容相當落后,在會計電算化普及的如今,會計班的學生竟然還在練習數錢,學習的內容不過是處理簡單的賬面知識,做些雜事。
這些教學內容完全不足夠讓學習這個專業的學生得到系統的培訓。
對此,學校的校長振振有詞:中職教育必須要脫節,最新最高科技的知識,是留給本科生的。
顯而易見,同樣是會計專業,畢業于本科院校的學生已經掌握了足夠應付工作內容的知識,而中職生卻沒有,無怪乎會被擋在市場選擇之外。
有曾經讀過中職的網友分享稱,自己讀中職只是為了體驗一下高中是什么樣子,在他所讀的學校,不僅管得嚴(有待考證),還學不到什么知識。
學校的老師天天給學生們“洗腦”,稱中職畢業的學生比正常上本科的學生早奮斗好幾年,等到時候本科生找不到工作濟南職業學院讀一年多少錢,反而要給中職生打工。
但事實是,本科畢業的學生能夠找得到的工作,中職生或許連門檻都邁不過去。
這種學不到真才實學、畢業即失業的困境,也是如今職業教育面對的一大難題。
想要真正從根部抓起職業教育,除了社會的重視,還需要對職業教育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2021年6月中考結束后,杭州很多中職院校公布了自己的招生分數,讓很多人感到吃驚的是,一些中職院校招生的分數甚至與本市重點高中持平。
杭州市試點中職學校的目的不言而喻,是在于改善學校生源,同時加大師資力量的部署,從多個方面解決“職業院校學生差”的現狀,讓中職校園不再是“差生回收營”。
結語:
根據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指出,在我國,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2020年的人才缺口將達到1900萬人,等到2025年,這個數字將會接近3000萬人。
我國需要實用性人才,發展職業教育是大勢所趨,但同時也應該認識到,職業教育改革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解決好貧困地區職業學校的建設、關注中職、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與教育問題,才能真正做好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