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2-07 08:35:03作者:佚名
各地各部門多措并舉,推動職業教育創新發展——
學好職業技能 讓人生更出彩(一線調查·特別報道)
本報記者 姜泓冰 丁雅誦 李 蕊 張騰揚
擇一事終一生,執著專注;干一行鉆一行,精益求精。技能人才培養,離不開職業教育發展。
今年10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技能型社會,弘揚工匠精神。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職責。本報記者深入上海、山東、河北等地,調研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新路徑。——編 者
傍晚,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工程實訓中心里,智能制造與控制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專業的大三學生林晨正在一套機械設備前認真操作,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工程實訓中心的藍老師請教。
這套設備被稱為機械加工中心,是集車床、銑床等數控加工于一體的先進實訓設備。工程實訓中心還有數字制造中心、電氣技術中心、虛擬仿真實踐等,集納了多種功能,車工、銑工、鉗工、焊接、鑄造、熱處理等不同工位區域標識清晰,與工廠車間毫無二致。
“初中畢業后,我讀了職校,后來通過‘中本貫通’模式升了本科。回頭看,選擇很正確!”林晨說。
職教規模,不斷擴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好技能,也有前途”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以下簡稱職成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職業教育每年向社會輸送畢業生1000萬人左右,每年培訓上億人次,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中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教育類型。
林晨是上海“中本貫通”模式的受益者。根據上海市教委發布的中等職業教育—應用本科教育貫通培養模式試點方案,中職生畢業后,可通過轉段考試升讀大學本科,“中本貫通”學制一般為7年,專業主要為技術技能型。
5年前中考時,林晨的成績可就讀區重點高中。但在之前一次“職業體驗日”活動中,從小喜歡拆裝、制作模型的他,走進一所中職院校——上海市工業技術學校,立刻被各種各樣的機械設備迷住了。“我喜歡機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好技能,也有前途。”
上海市工業技術學校是“中本貫通”模式首批入選學校。林晨想去試試,父母卻不同意。“我父母不想讓我讀職校,這個新模式到底怎么樣,他們心里也沒底。”林晨說。有了做化學工程師的爺爺對林晨的“力挺”和對父母的“力勸”,林晨如愿以償。
就讀于山東省濰坊商業學校計算機專業的周曉紅,今年19歲。2018年夏,周曉紅查到中考分數后知道上高中無望了,著急地哭起來。“沒什么大不了的,”姐姐拉著周曉紅的手說,“讀職校也挺好,將來就業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