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6-06 21:28:30作者:佚名
你快樂所以我也快樂。
關于中國人是否應該過圣誕節的爭論似乎由來已久,隨便一搜就發現中國圣誕節被禁止,早在十年前就有相關爭議話題。在開始爭論之前,我們首先要知道圣誕節是一個什么樣的節日。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它是耶穌的生日,但我相信在如此熱情慶祝圣誕節的中國人中,肯定有人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由于它是西方社會傳統宗教節日,而基督教是絕對主流,因此這也成為中國人是否應該過圣誕節的一個核心焦點。正反兩方最常見的爭論是,支持過圣誕節的人表現出文化自信和文化寬容;反對的人則指出,中國不是基督教國家,絕大多數人都不是基督徒。
至于中國人是否應該過圣誕節,我認為,不管抵制的初衷是什么,最終都是沒有意義的。
第一,作為一個源于宗教的節日,中國有大量的基督教徒,中國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國家,信仰基督教的中國人過圣誕節是天經地義、無可爭議的,不可能從法律意義上禁止圣誕節,這也是不值得從根本上爭論的原因之一。
第二,我想大部分中國人都和我一樣。就我而言英語作文,我不能說我過圣誕節,也不能說我不過圣誕節。我不是基督徒,主觀上也沒有過這個節日的愿望,但每年圣誕節我都會收到親朋好友的節日問候。出于禮貌,我忍不住要回復。這時,我便加入了圣誕節的洪流。現實中是不可能抗拒圣誕節的。
第三,抵制某件事中國圣誕節被禁止,它必須對整體產生實際危害。但作為一個在中國已經嚴重地方化、基本喪失宗教意義的民間節日,我真的看不出它有什么危害。
第四,不要抵制某件事,它一定是有益的。像西方社會一樣,圣誕節常常成為商家促銷的節日,這對促進商業活動有利。對個人而言,它成為民眾辛苦工作后難得的慶祝和放松的節日。比如,作為一個不提倡圣誕節的人,我記得在剛剛過去的圣誕節期間,我確實主動邀請朋友聚會。換句話說,對我來說,它不是宗教文化意義上的慶祝活動,而只是一個獲得一點快樂的理由。據我所知,一些中國公司在圣誕節會放假一天,這種福利并不是民眾想要抵制的。
第五,反抗或許是源自“原教旨主義”的頑固思想。在全球一體化時代,任何文明或文化都很難處于絕對孤立的狀態。人們的生活范圍早已遍布整個地球,在華外國人也過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中國傳統節日,海外華人移民自然也隨從當地習俗,過圣誕節等西方節日。而且,春節已成為西方社會的重要節日。更多的時候,人們只是想玩得開心,并不代表文化認同或順從,太過嚴肅是一種意識形態上的“原教旨主義”。
第六,抵制圣誕節的邏輯結果是什么?一般來說,世界采用的是西歷(公元歷),這對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交流大有裨益,否則就會造成混亂。比如,在華人圈子里,我們說歷史是康熙二十五年,而英國人說歷史是維多利亞十八年,俄羅斯人說是亞歷山大三年。如果沒有全球統一的歷法,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交流就如同雞同鴨講,無法理解,或者我們要花費大量精力去補充其他國家的微歷史。除非聯合國重新開會,尋找一個世界各文化界普遍認可的新歷法,否則成本無疑是驚人的,甚至難以想象的。我們說2017年,這個歷法象征著耶穌時代。 如果再進一步,我們也要抵制每年的1月1日,因為元旦不是我們的傳統節日,如果只抵制圣誕節而不抵制元旦,邏輯上是不成立的。
所以抵制毫無意義,爭論不是目的。不認同就不認同,認同就隨它去吧!不要夸大,不要拿文化嚇唬人。中華文明沒有想象中那么脆弱,相反,我相信中華文明是無比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