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5-19 21:00:14作者:佚名
西部新聞網報道,西安財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2010屆畢業生趙靜,自畢業后便每年如約前往銀行償還助學貸款,經過四年的不懈努力,她終于完成了這項任務。趙靜感慨萬分地說:“國家的優質政策使我得以順利完成學業,而學校的誠信教育則使我能夠信守承諾,按時還款……”在西安財經學院,像趙靜這樣堅守誠信、按時還款的學生并不少見。
西安財經學院在過去的十余年里,將誠信教育視為人才培養和辦學特色的核心要素。自2005年起,學院以誠信教育為核心西安財經大學教務系統,不斷探索并完善誠信教育模式,擴大了誠信教育的途徑,豐富了教育內容。在此基礎上,學院成功構建了包括誠信教育內容機制、實施機制和監督評價機制在內的“三位一體”的大學生誠信行為養成教育體系。通過這一體系,學院在立德樹人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有效培養了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西安財經學院高度重視誠信教育內容的構建與機制完善,通過實施“堅定理想信念教育、嚴謹治學教育、誠信立身教育和樂于助人教育”等四個維度的教育,旨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培育學生具備優秀的思想道德素養和誠信品格。
針對該教育主題,首先,我們致力于實現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立體化教育,以培養學生的誠信觀念;其次,強化誠信教育,構建起以制度、文化、環境三位一體的誠信教育體系;此外,我們還發布了《西安財經學院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實施意見》以及《大學生誠信基金實施辦法》等相關制度。
其次,通過校園環境打造誠信的學術氛圍,將主要道路命名為“立誠路”,并定期舉辦宣傳欄以普及誠信教育,同時在櫥窗及人人網平臺設置失物招領專區,借助校園廣播、校報、校園網絡等校內媒體,共同營造一個積極的誠信道德教育輿論環境。
第三點,鑒于網絡空間中傳統道德規范的影響力逐漸減弱、網絡誠信嚴重缺失的現狀,學校實施了實名制登錄校園網絡、個人公共主頁以及學校論壇的措施,并對校園卡登錄電子圖書館的流程進行了規范。要求所有學生對自己在網絡上的言論承擔相應責任,旨在凈化網絡環境,增強網絡誠信度。
針對部分大學生價值觀與主流存在偏差以及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現象,學校將強化法制意識的教育視為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環節,旨在讓誠信成為學生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進而塑造大學生較為完善的法制意識。
同時,我們實施了一系列措施來確保誠信行為養成教育的實際效果:堅守一個“承諾”,即引導新生簽署《大學生誠信承諾書》,并舉辦誠信宣誓儀式;突出“兩個陣地”,即強化誠信教育在課堂和校園文化中的地位;實施“三個結合”,即將誠信教育與實踐、評價和激勵相結合;把握“四個環節”,即從教育、實踐、評價到激勵的四個環節全面開展誠信教育。
設立“誠信考場”以來,自2005年至2016年間共建立了194個此類考場,參與誠信考試的班級超過200個,學生人數累計超過4000人次。這一舉措顯著提升了學校的考風和學風。同時,全校學生的違紀率也顯著下降,從原來的0.56%降至目前的0.27%。強調“兩個陣地”的重要性,意味著要構建起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同等重要的誠信教育體系,通過組織誠信主題演講、誠信知識競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西安財經大學教務系統貝語網校,進而有效促進誠信教育習慣的養成。
首先,將誠信行為的培養教育融入學校人才培養計劃,全校44個專業共開設了80多門以誠信職業道德教育為核心的專業課程;其次,從教學計劃層面確保了學時、學分以及教材的合理選用;再者,誠信教育也被全面融入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全過程中。
二是倡導各相關部門、二級學院借助第二課堂這一平臺,廣泛開展誠信征文、演講比賽、辯論會、主題班會、誠信家書等形式多樣的誠信行為培養活動和社會實踐,通過這些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得到教育和提升,打造出獨具我校特色的誠信行為培養教育體系。
推行“三個融合”,即課程教學與專題教育相融合、誠信校園文化活動與誠信教育日常行為管理相融合、專業教育與誠信教育特色人才培養相融合,以此確保誠信教育貫穿于日常教學活動、日常行為管理和專業教育之中。
理解“四個環節”的含義,即是掌控誠信貸款的兩個關鍵節點——助學金的貧困資格審核及助學貸款的“零拖欠”執行、對學術誠信實施嚴格監管、確保畢業生誠信教育融入管理與服務質量、以及開展誠信行為培養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從而全面推動誠信教育在助貸誠信、學術誠信、就業誠信以及誠信理論與實踐研究等四個領域的深入實施。借助誠信貸款和就業誠信教育,畢業生的貸款回收率高達99.8%,而他們的履約率亦超過97%。
學校構建了一套針對誠信教育的監督與評價體系,涵蓋了科學合理的組織架構、評估標準、監管措施及懲罰機制;通過優化組織結構、構建誠信行為培養的評價體系、強化誠信行為培養的監管力度、以及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確保誠信行為培養工作得以穩固且高效地推進。
學校制定了《大學生誠信管理獎懲細則》,將其作為獎學金評選、評優等關鍵依據。同時,學校還發布了《大學生誠信檔案管理辦法》,為每位新生建立誠信檔案,詳細記錄他們在校四年的誠信表現,確保誠信記錄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評價與考核標準。學生畢業之際,其人事檔案連同信用記錄一同移交給雇主,以此將學生的信用狀況擴展至社會層面。
成功實施的大學生誠信行為養成教育體系,孕育了眾多德才兼備的西財學子,這些學子在社會實踐和科技創新領域展現了卓越的品質與出色的成績。
近年來,西財學子綜合素質顯著提高,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的成果喜人。他們在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榮獲16項大獎,在國內眾多學科競賽中斬獲國家級獎項73次、省級獎項322次;在創新創業訓練項目中,獲得國家級獎項39項、省級獎項80項;此外,學校足球隊連續14年蟬聯陜西高校冠軍,7次代表陜西出征全國大學生足球賽,并取得了全國第四的優異戰績。
陳樂明,商學院工商管理1201班的學生,憑借堅定的信念,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奇跡。他以真摯的情感激發出巨大的力量。2013年,陳樂明因其在西安心心特殊兒童發展中心的表現,榮獲“優秀志愿者”的榮譽稱號。此外,他還因勇敢地搶救落水少年,獲得了中共河北省遷西縣委宣傳部頒發的“見義勇為”稱號。
優秀的師資力量和全面的教育體系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眾多企業對于該校畢業生的滿意度高達98.8%。在近年來,西安財經學院已成為眾多考生競相報考的焦點院校之一,其招生第一志愿的錄取率平均超過96%,而且該校的教育教學成果也多次被中省主流媒體所報道。
六十五載光陰,該校向全國及西部區域輸送了超過十三萬具備實際應用能力、能扎根基層、業績突出的杰出人才;在全國統計系統中,九分之一以上的縣級行政區業務骨干均出自該校;而在陜西,超過七成的縣級以上財政、稅務、統計系統的局長和副局長均由西財校友擔任。西財校友中涌現出了眾多杰出的黨政領導人才、在學術領域具有深厚造詣的專家學者,以及在企業界取得顯著成就的精英人士,他們各自在各自的職位上對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黨委宣傳部 新媒體中心
來源丨西部網-陜西新聞網
網絡編輯丨喬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