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2-26 16:13:27作者:佚名
第一版葉君健翻譯的中文版《安徒生童話》,書中留存著珍貴的譯者筆記
“全世界的人都愛安徒生,中國人更是如此。安徒生的故事超越了時間,跨越了文化,即使是200年前所寫,在今天看來也絲毫不過時。”
劉娟娟
年逾七旬的葉念倫先生拿著一本中英文對照的《安徒生童話》,一句英文一句中文地將故事讀出來,錄制成一個個小視頻,發在社交媒體上。
葉念倫是中國第一位《安徒生童話》翻譯者葉君健的兒子。他告訴《環球》雜志,“我現在正在做的一個工作,就是把《安徒生童話》168篇故事用中英文全部朗讀下來。”
中國與丹麥的緣分,似乎總也繞不開安徒生,繞不開童話。而葉君健與葉念倫父子正是通過童話牽起兩國情緣的使者。
一部童話,兩位大師
講起父親葉君健與《安徒生童話》結緣的往事,葉念倫滔滔不絕、興致勃勃。
葉君健1944年進入英國劍橋大學讀書,通過丹麥的同學接觸到英文版的《安徒生童話》,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后來,他又讀了德文和法文版的《安徒生童話》,越讀越發現不同譯本之間的差異。他認為,要把《安徒生童話》介紹給中國的兒童,就必須到丹麥去,學習丹麥文。于是,葉君健利用寒暑假前往丹麥,住在同學家,研究安徒生,參觀他的故鄉,學習丹麥文,尋找最權威版本的丹麥文《安徒生童話》。從1947年開始,他便在劍橋大學利用課余時間翻譯《安徒生童話》。
1949年,葉君健帶著他認為的最好版本的丹麥文《安徒生童話》回到中國,在工作之余繼續翻譯這部16卷、200萬字的鴻篇巨制。1953年,他終于完成任務,該書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這也是最早的中文版《安徒生童話》。此后安徒生童話選集讀后感250字,《安徒生童話》的幾個名篇出現在幾代中國人的語文課本、課外讀本中,包括《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皇帝的新裝》等等。
葉念倫告訴《環球》雜志,父親最喜愛的也是這幾個名篇。“《丑小鴨》是很好的勵志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揭露舊社會,《皇帝的新裝》諷刺高貴者的愚蠢……這些都很貼近舊中國當時的社會現實。”
葉念倫說,父親與安徒生有著相似的童年,一個是丹麥的鞋匠,一個是中國的貧雇農,父親對于安徒生揭露社會黑暗、諷刺權貴的寫作精神很贊賞。“父親和安徒生都追求真善美,這是他們共同的思想基礎。”
葉君健眼中的《安徒生童話》絕非只是童話,它也是為成年人、為家長寫的,不同年齡段的人看《安徒生童話》感受不一樣,成年人能從中悟出人生哲理;安徒生也不只是童話作家,還是政治家、哲學家和詩人,《安徒生童話》具有政治思想,追求真善美、文風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