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4-16 09:22:29作者:佚名
從文史類的角度看,最高556分,最低541分,第一批最低錄取分數線,最大相差25分;文史類第二批最低錄取分數線,最高499分,最低465分,最大相差34分。從文史類的角度來看,差距相對也是比較小的。
而陜西省、吉林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黑龍江省、青海省等五省三區,使用的是全國Ⅱ卷。
以上五省三區2020年高考,理工科類第一批最低錄取分數線,最高517分,最低352分,最大相差165分。理工科類第二批最低錄取分數線,最高411分,最低301分,最大相差110分。從理工科類來看,差距是非常大的。
從文史類最低錄取分數線的角度看,第一批最低錄取分數線,最高543分,最低482分,最大相差61分;文史類第二批最低錄取分數線,最高443分,最低356分,最大相差87分。差距相對也是比較大的。雖然,比理工科類差距要小一些。
所以,造成2021年高考使用全國乙卷地區,最低錄取分數線差距比較大的原因之一,是試卷的難度值原因造成的。
第三,與各省、市、自治區高考報考人數相關。
比如:2021年河南省高考報考人數是125萬人,而夏季高考實際參加考試人數是78萬多人,名列全國第一位。2021年高考,安徽省報考人數是54.3萬人。2021年高考,安徽省報考人數是49.3萬人。
以上三個省份,都是高考報名人數的大省。各省、市、自治區的錄取分數線與各省、市、自治區報考人數,密切相關。
第四,與各省、市、自治區高考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的錄取率也有關聯。
一般而言,高考報考人數多的省、市、自治區,由于第一批、第二批錄取絕對人數要多一些,其第一批、第二批錄取率相對就要低一些。這對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錄取分數線的劃定,就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第五,與各省、市、自治區高考評卷的尺度寬嚴直接相關。
我國高考錄取指標,是直接分配到每個省、市、自治區的。每年高考,各省、市、自治區高考雖然命題可能不相同,但是組織考試,高考評卷都是由各省、市、自治區自主組織的。
這就造成了每個省、市、自治區在高考評卷過程中,執行的評卷標準不相同。這也造與了各省、市、自治區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錄取分數線不盡相同。
第六,與各省、市、自治區高考模式改革密切相關。
有的省、市、自治區,高考不再分第一批、第二批,重點 批與本科批已經合并了。也就是說,只剩下第一批(重點批和本科批)和第二批(專科批)了。這也導致了各批次錄取分數線差距比較大。
四、2022年全國高考乙卷省、市、自治區分數線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有網友一定會問,2022年高考,使用全國乙卷地區的12個省、市、自治區的高考分數線會有哪些新變化呢?
根據目前所得到的信息顯示,我國高考各地區試題的難度,將保持相對的穩定,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的現象。也就是說,2022年高考無論是全國乙卷、全國甲卷,還是全國新高考Ⅰ、Ⅱ卷,自主命題省、市試卷,其難度都不會發生大的變化。
尤其是“3+1+2"和“3+3”高考模式的地區,采用賦分制的方式,高考試卷的難度對賦分影響很有限。因此,2022年高考,無論是采用什么樣的高考模式,其錄取分數線只會有局部調整,變化很小。在這一點上,家長和考生,都應該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