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12-13 20:12:58作者:佚名
3月29日,
江西師范大學附中國際部大四學生鄧雨涵,
收到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的錄取通知書。
這所大學的錄取率比哈佛大學低
位于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該校被譽為世界上最難進入的大學之一。
有人說,在那里讀書,
相當于:
中國背景+4年中東經驗+美國高等教育+
世界一流大學學歷+中文流利+英語流利+
流利的阿拉伯語+世界各地的朋友+全球校友網絡。
你知道,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
被網友稱為“神級學校”~
而實際上卻為鄧雨涵提供了約人民幣
200萬元巨額獎學金,包食宿。
還有城市游、八星級酒店派對等項目。
還包括每年兩張阿布扎比至中國的往返機票。
還,
鄧雨涵還獲得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獎項,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13所名校錄取通知書。
真是讓人羨慕啊~
這是另一個家族的傳奇孩子。
當然,這樣的大學
這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進去的。
鄧雨涵自然有自己的長處。
我在 SAT 考試中取得了 1560 分,并且在高中時至少獲得了 A。
鄧雨涵是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國際部的一名大四學生。
眾所周知,
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是一所
南昌市排名第一的省重點中學,
甚至是江西省最好的中學之一。
令人敬畏的歷史
1954年5月,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成立,建校時僅有初中;
1956年開始招收高中生,成為全日制中學;
“文化大革命”期間,附屬中學遭到嚴重破壞,1968年10月遷至江西省靖安縣,并入靖安工貿;
1973年9月,附中遷回原址南昌,恢復校名“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1983年7月,學校隨江西師范大學更名為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1986年被江西省教育廳批準為第一批省級重點中學之一。
1996年被教育部批準為第一批省級優秀重點中學。
2009年4月16日,經南昌市教育局批準,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設立濱江校區。
春去秋來,歲月留下痕跡。附中創辦于新中國成立初期,一切尚待完善。它在國家曲線發展的困難時期成長起來,并不斷發展壯大。它是在國家經濟騰飛、走向輝煌的改革開放時期發展起來的。
現在依然棒棒噠
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是江西省首批榮獲“省重點中學”、首批榮獲“省優秀重點中學”的全國知名學校之一。學校多次受到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表彰,先后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優秀體育學校”、“全國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中國百強中學”等。其他榮譽稱號。
師大附中是北大、清華等多所名校的“優秀生源”。學校學生錄取率名列前茅,學生連續多年榮獲南昌市理科一等獎。
2017年高考,師大附中一本書在線錄取率達86.15%,全省最高; 600分以上考生212人,為全省最多; 13名考生獲得北大、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資格。 。
全省成績最高的100名考生中,有20名來自師大附中。
在“江西人民滿意教育”評選中,附中名列江西第一名。
在2012年(首屆)“全國最具特色中學”新聞發布會上,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被評選為“2012年全國素質教育最佳特色學校”。
在2017年全國百強高中排名中,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位列全國第55名。
“2017中國最具影響力中小學100強”,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榜上有名。
在2017年中國優秀中學排行榜中,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位列全國第19名。
部分知名校友
謝維和,著名教育社會學家,現任清華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宗九啟,當代學者、歷史學家、詩人、書法家。
最好的年華
最好的年華
在芬芳的歲月里
她教給我們的
不僅僅是豐富的知識
它還教導我們...
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中國人
明月池邊經常可以看到學生們在嬉戲,各種錦鯉成了學生們課余時間的好伙伴。還記得曾有一位學長將一小塊金屬鉀扔在明月池邊,引起水花四濺,從此成為學校傳奇。
雛鷹臺上矗立著一只雛鷹,象征著在校學習的莘莘學子,蓄勢待發,展翅翱翔。學校雖然不大江西師大附中初中部,但一草一木都銘刻在附中學生的心上。學校學習成績非常好網校頭條,一年級連續多年名列全省第一,并為國內外知名大學輸送了許多優秀學生。但學生積極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學校合唱團、排球隊多次獲得國家級榮譽。
每次課間休息,學生們都匆匆下樓做廣播體操,學校似乎思考了很久,是先做廣播體操,還是先做眼保健操,以更充分地利用時間。校服的藍綠設計也格外引人注目。雖然女生的綠色校服經常被男生詬病,但這個組合已經伴隨我們三年了。
每年的六月是我們高中一年中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因為六月是收獲的季節。廣播里播放著學長們精心準備的高考助威歌曲,校門口的LED屏幕上滾動著高考助威視頻。 “我們在這里等你”的聲音激勵著每一位高中生努力前進。
距離高考還剩170個小時的這一天,高三學生們在撕書的快感中釋放著內心的壓抑,低三學生們也在拼命地吶喊。 “高考加油!前途光明!附中必勝!”那些響亮、鼓舞人心的口號至今還回蕩在我們耳邊。
落在逸夫樓前的,不僅僅是高中生卸下的重擔,還有三年來在學校與同學們朝夕相處的美好時光。看著窗臺前掉落的試卷,多少人的眼睛都紅了。轉眼間三年過去了,青春也將在這一刻結束。
前面的路還很長,還有高考等待我們去征服。即使前進的道路布滿荊棘,帶著師生的殷切希望,我們也會義無反顧地前行,迎接夏天的收獲。 。
那個盛夏,
我們可以擁有的最美好的歲月。
在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日子
(來自知乎網友)
各班的過年對聯簡直就是一場文學比賽
這是被訪者在一二年級班上寫的一副對聯:
【腳有一五層樓高】【頭頂有一片天空】【勒夏特列沒有它就活不下去】【利用動能定理】
我就不說橫向批評貼心班主任了好嗎?
大家都是丑的,安心學習江西師大附中初中部,安心學習(→也許這就是附中成績好背后的真相……)
夏天的白襯衫,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 !
哦,你實際上可以看看夏季校服。雖然各個學校的質量差別很大,但關于“哪款夏季校服最透氣、吸汗、沒有黑點”的討論卻是受訪者初中時期的日常生活。
我對每次洗的那件白綠大衣沒什么可抱怨的(主要是它真的很實用,可以擋風擋雨、擦桌子、擦屁股……)
附中的音響系統是提高全體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最大功臣。
聽說下雨天,潮濕的磁帶更適合聽力測試。
許多年后,我想起高中時和北京西路的日子。我想到下午上課前坐在明月池邊的窗邊,看著小藍人和小綠人下樓。不知道食堂的雞排漲價了沒有。那時我最愛吃的面包現在食堂里已經不賣了。同學們,我希望每年的六月,當你們走出考場時,都有英雄出鞘的光輝。
原中國藥科大學十四班校友
回想起在北京西路的那些日子,我覺得和附中的朋友們一起度過了三年的高中時光,真是太好了。午后溫暖的陽光,我最喜歡的奶茶,英語課上有趣的故事……小小的校園里的一草一木都能勾起我的回憶。正如歌詞所寫,我們的故事只是一場甜蜜的夢。田野,那也是我心中最美的閃爍。
鄧越,原高中六班,現中國藥科大學
每次打開書,我都會想起在附中學習的日子。明月池里悠閑的鯉魚,幼鷹坪旁走動的學生,講臺上講不完的老師們,這些場景都還歷歷在目。如今我已進入大學,母校的教誨和“做一個負責任的中國人”的誓言依然在我耳邊,時刻提醒著我。我希望我的母校能夠發展得更好,也希望和我一起學習的人能夠過上最好的生活。
黃滿秀,原高中六班,現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三年短暫,轉瞬即逝;
三年是一段很長的時間,會讓人銘記一生。
因為在北京西路的那些日子,
這是你和我自己的故事。
無論我們離開多久,
在北京西路度過的美好時光永遠不會被忘記。
附中教會我們做有責任感的中國人,
我很自豪,我是附中的!
- 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