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2-24 08:02:26作者:佚名
沈祖蕓:所以在這里補充一下,其實每一個家長要注意,尤其是你在茶余飯后、家庭交流的一些話題的時候,當有孩子如果冒出來對某個老師的不滿時,一、你不要跟隨他的不滿的情緒,也去指責老師,那你破壞了一段關系,你首先要把他的聽清楚,他是對什么不滿,是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比方說他到底因為什么而產生的情緒,還是因為老師批評了他的要好的同伴,你首先一定要知道發生了什么。
然后呢,把這個負面情緒幫他轉化為看到老師好的一面,他不會打扮,那你就說她天天把經歷撲在你們身上。家庭的話語體系千萬不要順著任何一方,家長、父母在私下里談某個老師不好,容易被孩子聽到,孩子有點負面情緒,這個老師今天對我怎么怎么不好,一切在家庭的環境場合當中,不要說不利于這個老師的話,因為你想到今天你圖一時痛快,到學校的時候,他就在破壞一段關系,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我很多時候就覺得,這個很多家長來問我學校發生這個沖突怎么辦?那個沖突怎么辦?關鍵我發現家長能不能忍住,前面你能不能忍住不和孩子一起進入到負面情緒,另外再是你能不能忍住那些負面信息不說,實際上大部分家長都是因為忍不住。
主持人:對,所以其實養孩子的過程,家長要學會成長,要學會自我完善。
沈祖蕓:是,知道那個目標是什么,都為你孩子成長好。
萬能的錦囊:隨時表揚,定期批評
主持人:我在想,其實在跟沈老師的聊天,短短的20分鐘一下子就過去了,但實際上我覺得只是一個開始,我覺得沈老師可以告訴我們很多,最后我想問一下沈老師,因為您在得到大學上也開了一門課,可不可以簡單跟我們講一下這門課,以及最后送給我們廣大網友一句話,關于孩子成長的。
沈祖蕓:因為我本人定位,我是一個學校研究者,而不是家庭教育的專家。我看了大量的學校,后來我就發現一個問題,我們家長有時候出現無奈、苦惱,是因為他不知道學校如何運轉,他掌握了很多很多育兒方法,結果他到了學校場景當中容易發生沖突,因為他不知道學校有一套自己的運轉的規律和方式。
學校的真相,中國的學校長期受了蘇聯的教育影響,班額比較大,四五十個人,所以我們長期老師都是抓兩頭帶中間,就是最優秀的、最差的,希望對他們的關注來帶動中間,但是教育規律是什么?教育規律是抓兩頭帶不了中間,所以還是帶著這兩頭,所以對于家長來說,老師還是大班額,你該怎么辦呢?那么抓兩頭帶中間,對于老師來說很無奈,我為什么抓這兩頭,因為他們分數最高和分數最差,所以基本上是看著分數這一個維度的。家長該怎么做呢?有一個方法,叫如何創造你孩子的頭部位置,你能不能看到你孩子的潛能,有一個孩子,家長發現他平時有舞蹈的潛能面,他就弄了一段小視頻發給老師,然后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有個機會,這個孩子就在這方面嶄露頭角了。而且顯示了他的領導力,能夠帶動一班的孩子起來,這個孩子就在這一塊領域當中成為頭部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