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7-11 11:26:55作者:admin2
今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題仍然是給材料作文:“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心靈之書’,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請對作家的觀點加以評說。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的作文。”
“三本書”的作文題該抓住哪個關鍵詞,怎么寫才容易出彩?6月7日,記者邀請中國人民大學附中高三語文備課組組長高建忠、報告文學作家孫侃、兒童文學作家金旸做點評。
高建忠認為,回歸思考和感悟是這道作文題的特點。“人這一輩子都需要經歷這樣一次感悟,先讀有字書,后讀無字書,最后回歸心靈。早點感悟總比懵懵懂懂到最后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道題目的價值很大。”他說,考試題不應僅為考試所用,能夠讓走出考場的考生還愿意繼續思考這個問題,才是成為好作文的重要因素。
他分析,浙江卷今年的作文題同全國卷試題有相同之處,就是考察的范圍非常明了,但理解和寫作需要下功夫——“有字之書”的理解問題不大,但如何理解“無字之書”恐怕會有分歧,“心靈之書”的說法大意好懂,但由于涵蓋范圍較大,對考生來說,需要好好琢磨。“作家的三句話考生都要加以考慮。雖說以哪一句為主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但不管選哪一句為重點,都要考慮到三者之間的關系。這一點肯定過于燒腦,考生會在構思上花去很多時間。”
孫侃說,有形的“有字之書”無疑是必需的,因為它是經典知識的匯聚、人類文明的結晶;無形的“無字之書”同樣重要,因為它是豐富的生活經驗、深刻的人生哲理、可貴的聰明才智;而錘煉意志、燭照靈魂、開啟夢想的,則是一本值得手不釋卷、卻永遠也讀不完的“心靈之書”。
讀懂人生三本書,重點在“無字”和“心靈”兩個詞組,它強調人的精神世界之重要,也在考察每個考生在判題和表述時,是否具備大處著眼、立意高遠的技能,以及從自身出發,感悟和把握這個世界、清晰表達個人愿望的素質。所以寫作時需把著力點放在追求高潔境界、構建精神世界、實現美麗夢想等方面,而且應該結合自身經歷,寫身邊實例,寫個性化故事,否則將是一篇枯燥乏味、老生常談的失敗之作。以此判定考生會不會落入窠臼,或許正是這篇作文出題的目的之一。
金旸說,毫無疑問,在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上,讀懂這三本書都是重要的,因為它都能賦予成長進步以巨大的力量。但是,與讀懂那本記載古今中外經典知識的“有字之書”相比,讀懂現實生活這本“無字之書”,尤其是時時接受良好品德、堅強意志的“心靈之書”滋養,無疑更為重要。材料以遞進排列的方法,逐級提升三本書的重要性,其旨意即在于此。
這篇作文的寫作要點有二,一是“讀”,即人的成長,必須去讀、去感悟,這是一種積極態度,即主動入世;二是“書”,即明確讀和感悟的對象,這三本都是極有用的,應三者兼備,缺一不可,但在境界追求上,不能局限于書本知識的掌握,不能滿足于已有的知識成果,在融入社會、創造人生的過程中,必須提升智慧,講究方法,從容自如地經受各種人生考驗;必須始終明確自我發展目標,用心感受,追求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顯然,后者才是整篇作文的立足點,也是最能讓作文出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