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8-02 20:37:00作者:admin2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高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校園社會化現象日趨明顯,一些治安案件、危及大學生人身財產案件,誘發大學生違法犯罪案件等在高校大學生中也時有發生;加強對大學生安全防范教育和遵紀守法教育使大學生自覺樹立安全防范意識和自覺遵紀守法意識成為目前學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環節。 通過對大學生中一些常見案件分析上看:一些大學生雖然文化知識較高,但因他們踏入社會較晚,社會經驗不足,缺乏安全防范意識,法制觀念意識淡薄,從而導致一些案件的發生。據統計表明:發生在大學生中失竊和上當受騙案件占學生中發生治安案件的75%以上。而這些案件絕大多數是由于大學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識淡薄,思想麻痹、財物保管不當,輕信他人,交友不慎,由此發生的案件,有些造成學生的財產損失有些甚至危及大學生的性命安全。如:宿舍沒有養成隨手關門、鎖門的習慣;夏季開門休息;高檔貴重物品如筆記本電腦、掌上電腦、快譯通、mp3等隨意亂放;現金不及時存入銀行或將存折密碼告訴他人,存折與身份證放在一起等等這些一方面可以誘發犯罪,另一方面也給不法分子提供了便利,這是導致校內失竊發生的重要原因。還有一些大學生在勤工助學或畢業求職中急于求成,不通過合法機構求職,給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機,使之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甚至有些大學生發生被拐賣現象。 現代交通的快速發展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便利,但忽視交通安全也會給人留下終身遺憾。2002年10月某學院三名女生在橫穿馬路時,沒走人行橫道,被一輛違章疾駛的汽車撞倒,造成一人死亡,兩人受傷的悲劇。還有的個別大學生法制觀念不強,違犯學校的規章制度,在宿舍內使用違章電器,釀成火災事故。有的放松對自己世界觀的改造,養成小偷小摸的惡習,久而久之,滑向犯罪的深淵。還有的學生政治立場不堅定,在政治問題上迷失了方向為敵所用,有的誤入邪教,荒廢學業,走上邪道,釀成人生悲劇。
要明白這個世界上那些看似善良的陌生人其實有很多都是虛偽的;
再者就是天上不會掉餡餅;
不要貪占小便宜。
具體如下:
一、發揮教育功能,利用不同形式在大學生中開展安全防范教育和普法教育。
學校可以充分發揮教育職能,利用不同形式對在校大學生進行安全防范教育和普法教育,這是使大學生樹立安全防范意識和自覺遵紀守法意識的重要途徑之一。
1.在新入校大學生中進行入校全面的安全法制、校規、校紀教育,介紹大學生活的特點、大學生常用安全防范知識,介紹校內及周邊治安特點,當地民俗民風。各職能部門在對學生開展安全知識教育的同時,開展一些安全防范措施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安全保護意識和自身保護能力,開展普法教育、心理知識教育,增強大學生的自覺遵紀守法意識。
2.抓好針對性教育。針對典型安全案例在大學生中開展案件剖析、分析案件成因,找出特點、總結教訓、及時根據學校的治安特點,開展專題安全教育。
3.組織大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安全防范、法紀知識學習。通過舉辦諸如安全防范、校紀、校規有關法律知識問題的有獎競賽、有獎征文等形式活動讓大學生通過參與這類活動樹立他們安全防范遵紀守法意識。
二、在有關職能部門組織下,大學生可以成立安全防范和遵紀守法協會。通過自我管理,定期開展自我安全防范大檢查。如宿舍安全檢查、安全隱患檢查、同學之間矛盾糾紛檢查、按事件發生率的統計等通過檢查開展評比,增強大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遵紀守法意識。
三、在學校保衛部門的安排下,大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有關治安管理。學生參與到學校的治安管理中,也是提高學生安全防范意識的一種途徑。
首先學生通過參與學校的治安工作實踐,了解了保衛工作的性質,更能配合保衛部門的工作,對安全防范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其次,學生在參與過程中,通過對違法違紀的查處、糾正,認識到了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段,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防范意識。第三,通過實際參與,使學生懂得怎樣與違法違紀現象作斗爭,從而提高學生的防衛能力。第四,通過實際參與,使學生明白只有在學校的治安管理中充分發揮主人翁精神,才有可能為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才能保證自己的人身財產安全,從而更加自覺投入到治安管理工作中。
四、加強管理,增強大學生樹立安全防范和自覺遵紀守法意識
在對大學生樹立安全防范意識和自覺遵紀守法意識進行必要教育的同時,還要加大管理力度,采取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