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老師要做好四件事:
首先要明確學生在家學習的流程" />
更新時間:2021-08-05 07:45:42作者:admin2
在目前的形勢下,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既能夠幫助老師,又能夠幫助家長,能為防疫工作盡綿薄之力,我感到不勝榮幸。
作為老師要做好四件事:
首先要明確學生在家學習的流程,這樣才能達到師生默契,老師方能做到知己知彼。
通常比較有效的流程是:
老師告訴學習章節并給出自學提綱—學生按提綱自學—書面提出疑問-老師書面引導并推送自學測試題-學生答題-老師評估學習情況。
其次老師要根據大綱要求,科學合理的計劃學習內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且不可貪多,也不能求少,要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還要學懂弄通,這就要求教師吃透教材備好課。
次外要根據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要全面預估每個學生對這節教材的理解程度,爭取做到因材施教,在測試題上掌握深度,做到測試題因人而異。
最后,一定要和家長溝通好,讓家長協助你完成教學任務,這一點非常重要。
作為家長一定要配合好老師的工作,按部就班的來,不要盲目的追求,大躍進,多快好省。
我認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必須從小抓好孩子的“愛國”教育。
但是,由于受“唯分數論、唯經濟論、唯技術論”等偏頗觀念的誤導,使得愛國主義教育在部分情況下遭遇阻礙、效果不佳,致使愛國主義教育“儀式化、規范化、嚴肅化”的長期缺失。
我們知道,愛國主義教育是德育工作的核心內容,其教育環節應該具有更加鮮明的政治立場、更加規范的宣傳、更加嚴肅的儀式形式。但是,在許多已有明文規定、理應嚴肅對待的方面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升旗儀式、會議流程、地圖出版、媒體宣傳用語等,有的甚至長期得不到重視或更正,這將導致“愛國”的重要意義在相當一部分人心中淡化與輕視。為此,必須根據德育的“知、情、意、行”的過程規律對學生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第一,教育學生對祖國有全方位的認知。
對祖國的全方位認知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基石,認知得越全面、越深入、越客觀、越具有辯證性,愛國主義教育的效果大廈就能建得越高大、越穩固。全面認知祖國,包含從縱軸即時間上,了解祖國的歷史發展、文化傳統;還包含從橫軸即空間上,了解祖國的地域疆界、山川河流、人文特征、外交關系;全面認知祖國,在當前也要特別認知祖國的發展道路、理論、制度等。突出愛國主義教育的針對性和親和力,使學生可聞、可感、可知,觸及心靈,讓學生感到“有意思”“都愛聽”“真相信”。
第二,教育學生對祖國有天然、樸素的情感。
祖國經常被比喻為母親。愛國主義教育應教育學生對祖國擁有子女對母親一般的情感,這種情感是天然樸素的,血緣般的情感。愛國,如同愛家;祖國之于我們,如同母親之于游子。要讓學生明白:世界上美麗、美好的國家有很多,但是在我的心中,我的祖國是最美麗、最美好的。習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說:“一個人不愛國,甚至欺騙祖國、背叛祖國,那在自己的國家、在世界上都是很丟臉的,也是沒有立足之地的。”這樣的表述很直白、很通俗,也是很有力量的。我們要讓這樣的道理和情感從小就深深扎根于學生的心靈中。
第三,教育學生有為祖國的強盛而奉獻的堅強意志。
通過各種教育方式、教育途徑、教育活動形式、教育載體讓學生視野更開闊、深遠,有為祖國某方面的暫時不足努力奮斗而改進之的想法,進而擁有為祖國的強盛而奉獻的堅強意志。擁有堅強的意志,能使學生自我規范言行舉止、成就為國奉獻的高尚之舉。能否讓學生立下為祖國強盛而奉獻的決心與志向,是檢驗愛國主義教育實效性的關鍵。
綜上所述,加強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可結合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人民、熱愛家鄉、熱愛學校、熱愛生活等教育,從熱愛班級的點點滴滴做起,從自身做起,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