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8-06 07:26:46作者:admin2
在家里生活6年,好像第一道染缸。家里教得好,養得好,就像白絲染成紅底子;萬一在家教得不好,養育得不好,比如白絲一下缸已經染成黑底子,以后要改變就難了。所以家庭實施的是基礎素質教育,就像澆好定水根一樣,具有奠基性。家庭素質教育要有其獨具個性的教育思想和策略。注意培養孩子文明的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學習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等,為孩子的綜合性整體素質奠基。
美國幼兒的素質教育
美國的素質教育是從幼兒抓起的。一般認為幼兒的素質教育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智能素質、品德素質、法規素質、勞動素質、審美素質。在這一系列素質中,美國人尤其重視心理素質的教育。
自尊和自信
美國家長不是靠說教,抽象地教孩子要自信、自愛、自強,而是把家長對孩子的尊重既作為營養大餐,又作為獨具特色的小零食,隨時隨地、毫不吝嗇地送給他們。
1 美國人碰了面,遇到家長帶著孩子,一般是先與孩子打招呼,而且,特別講究對孩子說話的口氣和方式。
2 大人要認真傾聽孩子的話,而且還常常蹲下來同孩子對話,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避免他低一等的感覺。
3 如果孩子畫兔子畫成了老鼠,便夸他有想像力,讓他享受成功,而不是失敗、沮喪。
4 美國人反對人前教子。如果你當著別人的面斥責自己的孩子不爭氣、笨蛋、沒出息,會被人看做是沒教養,是父母的犯罪。
5 如果帶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食物或玩具給孩子,家長忌諱提早代替孩子回答不吃、不要之類的話,也不會在孩子想要或想吃時呵斥他,而是尊重孩子選擇的權力、自主的權力。
6 孩子如果做錯了事,家長也不會橫加訓斥,只能根據當時當地的情況做出引導和說明。
自我價值感
培養寶寶遇到難題自己思考、自己判斷并力求自己解決的行為方式。例如同年人發生爭執時,家長不會做裁判一樣評判是非,而是鼓勵孩子們想辦法和好如初。
挫折承受能力
家長支持并鼓勵孩子參加棒球賽、小鐵人三項賽等活動,激發他們與強者抗衡的勇氣和信心。即使家長明白自己的孩子拿不到名次,他們認為膽略和頑強并不總來源于勝利,心態決定一切。培養孩子自強不息的意識和超越自我的精神是最重要的,鍛煉孩子在困境和挫折面前不低頭的堅強意志和性格是最重要的。
人際交往能力
在美國家庭中,家長們經常傾聽孩子的建議,讓孩子在家庭決策中起一定作用;但不能胡來,孩子對自己的行為和選擇要負一定責任。著名的華盛頓砍蘋果樹故事,華盛頓先生對孩子說:失去了一棵樹,我當然很難過,但我同時也很高興,因為你鼓足勇氣向我說了實話。我寧愿要一個勇敢誠實的孩子,也不愿擁有一個種滿枝葉繁茂櫻桃樹的果園。一定要記住這一點,兒子。在人際交往中的真誠就這樣潛移默化地印入孩子心中。
素質教育觀念
1、大教育觀念
幼兒教育的實施,不單指學前機構教育的開展,同時需要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配合,三者協同互進,才會產生良好的結果。
2、立體教學觀念
對于幼兒教學來說,上課、游戲、活動及集體、分散、個別教學等都是教學的形式,并非傳統觀念上的老師講、幼兒聽的上課模式才謂之教學。
3、全面的課程觀
幼兒園課程除語言、常識、計算、體育、音樂、美術等顯性課程外,還包括其他影響幼兒發展的隱性課程。
4、以完整兒童為培養目標的觀念
這是指幼兒教育應著眼于幼兒生理素質、心理素質、社會文化素質的完整培養,達成幼兒體、智、德、美全面和諧發展。
5、以幼兒為主體
尊重、鼓勵幼兒生動活潑的發展應將幼兒的學習活動看作主動獲取、主動發展的過程,而不是被動的灌輸或塑造的過程。